鮭魚之亂觀察到的現象:
1.不要小看台灣人貪小便宜心態
2.媒體跟風大肆報導,一則免費幫店家打廣告,二則忽略更重要之議題
3.應教導正確價值觀
壽司業者進入戰國時代,想出新的行銷方案無可厚非,利用"鮭魚"來促銷,一開始行銷應該沒想到真有人會為了吃免費而跑去改名出現"鮭魚"二字。
1.太小看人貪小便宜心態,若有免費就要想辦法取得,就像蝦皮拍賣將蛋塔標錯價,大家拼命搶購一樣,只要有一個漏洞,許多人就拼命去鑽。鮭魚之亂也是,為了幾餐(活動日期只有二日)鮭魚免錢就跑去改名字,一句話就是"吃跑太閒"。不過他們也有想出套利的機制,開始網路揪團,一餐可以找5個人(扣除鮭魚本人),每個人收100~200元,一餐可以賺500~1000元,假設開店12小時,每2小時湊一團,可以有12團,總共可以賺6000~12000元,換算時薪大概250~500元。划算嗎?對大學生可能真有這個吸引力。依照遊戲規則,店家吸收了不少成本(但也創造更多廣告效益)。
2.媒體就是亂源,這種無聊事情可以當新聞個人認為是錯誤示範,沒有教育價值、也沒有新聞性,是一種把無聊當有趣,大家茶餘飯後拿出來笑笑:多誇張,為了吃免費鮭魚跑去改名字~~。這幾天新聞報鮭魚,有注意到世界上其他更重要的新聞嗎?(缺水、缺電、空汙、人口老化都正在發生,這些才是更應深度報導的新聞。)
3.為何會有這樣偏差的價值觀?教育到底發生甚麼事情?這樣瘋狂的行為連作家"苦X"都發文表示支持(刷存在感),這是在灌輸下一代甚麼樣的價值觀?還是年輕一代已經看清一切,放棄了。反正現在是窮忙族、薪水追不上物價、房屋永遠買不起、上一代佔據大部份資源、企業集團化創業更困難、階級複製無法翻身、這樣爛的大環境找到小確幸就好....
鮭魚之亂不只表面的亂,還代表著下一代對未來惶恐做出的反應、新聞也跟風、一個行銷壽司活動看出整個社會正在發生問題,從鮭魚一窺台灣貪小便宜的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