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較為冷門的書籍,書中是以歐普拉與精神科醫師培理對話形式而成,主要是探討小時候所受到的創傷會影響到成人的行為,心理精神上的疾病很難從外觀分辨,容易忽略,只會給這群人貼上"特殊"標籤,但若深入詢問對方"你發生過什麼事"?許多行為背後的原因就能理解。個人很喜歡書中提到關於大腦應對壓力時的反應及機制,這不僅在受心理創傷的小孩身上發生,在大人身上也會發生,只是正常人可以自我調節,當壓力狀況解除後可恢復平衡,但小孩對於大腦發育及心理尚未成熟健全,因此發生心理壓力的年齡越小,造成的傷害越大。
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歐普拉講述自己與媽媽在人生末期的故事,歐普拉是傑出的採訪主持人,訪問超過幾萬人,可以想出話題與對方討論,但她發現對於她媽媽,幾乎無話可說,還要從看護手冊找話題與媽媽閒聊,後來她有工作得離開,在半路上覺得要把想說的話與媽媽說清楚,不然就沒機會了,因此回到醫院與她媽媽說:「妳一定很辛苦吧,在不知道未來會如何下突然有了小孩...我想謝謝妳留下那個孩子(指歐普拉自己),我知道在很多時候,妳不知道該怎麼辦,妳只能在能力所及的範圍中盡力—我不介意。所以妳可以安心地離開了,妳知道一切都很好...」。歐普拉利用轉換角色及同理心,並明白她的母親也是發生過某些事情,導致她照顧小孩的方式與一般母親不同,歐普拉能釋懷並理解她媽媽,是相當有智慧且感人的故事。
另外書中還提到一點是人際關係是人類健康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因為人是社交的動物,若讓人孤立(被排擠),長期下來會影響到心理健康。在職場上若有同事可以訴苦,較能在高壓的環境下堅持下去;年老時有固定的親戚朋友可以閒聊,可以讓心情愉快、抗憂鬱及減緩老年退化,因此,有良好且深入的情感連結具有維持心理健康的好處,從兒童至老年時期皆適用。
以下節錄書中的一些不錯觀念,個人覺得書中整理的圖示與表格很簡潔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