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源起:
每個人都會經歷的就是死亡,但死亡可以有多種形式,藉由接體人的眼中看著每個不同的故事,讓讀者有更多的反省與思考。
內容簡介:
作者大師兄為接體人員,殯葬業對於一般人而言都敬而遠之,作者藉由他親身體驗及觀察,道出了36則人生百態的故事。
心得:
生、老、病、死。
人生必經之路,但人活在當下,忙於生活、享樂,有多少會去思考,若是遇到突如其來的意外該如何是好。
作者用平易近人的手法讓"死亡"這件事情不那麼嚴肅,但同時呈現了當親人往生時,生者的各種態度。
藉由接體員的角度:闡述人們應當珍惜活著的每一天。
而一些生命的消逝則伴隨著讓活著的人痛苦與懊悔。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這些人做這些行為時,背後的原因為何可能只有當事人才知道。
旁觀者除了觀察也只能沉默,並提醒自己不要走到那般境地。
從"街友"看到"接體員",我看到了許許多多哀傷又沉重的故事,這些都是"值得借鏡的經驗"。
督促著自己往更好的方向進步,並向這些領域付出勞心、時間的工作人員給予很大的尊敬。
因為你們的分享,得以讓一般人了解這行業的辛苦,而得到寶貴的經驗及教訓:
不要碰毒品、勿交損友、勿賭博;壓力大時需要尋求協助。
注意自己身體健康、適時關心家人,若有困難在能力範圍內伸出援手。
這本書提供一個不一樣的角度:在往生者面前觀察生者的第一反應及態度,看盡人生百態。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