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

想與規劃,若沒有配合行動一切都是空談。

這本書作者謝文憲,是行動派專家、時間管理專家、演講家及創業家,總之行動力超強,閱讀完會讓讀者滿腔熱血,書中主要想表達:不要等到時機成熟,也不要過於莽撞,只要有一點點把握就盡量去嘗試,嘗試後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執行後再修正,就如同實驗,實驗失敗也沒關係,檢討後改參數及方法再試一次,書中有許多名言佳句及觀念都值得細細品味,簡而言之是一本個人認為蠻值得一讀的成長書籍。

雖然說成長勵志的書籍好像都差不多:作者有良好的口才與文筆可以激勵讀者,讓讀者覺得未來充滿希望,但因為作者本身已屬於成功人士,有可能屬於「倖存者偏差」,也就是很多與作者一樣作法策略的人,失敗了就不會出書成為名人,能存活在檯面上好像講什麼都很合理,而實際上真正能跟他一樣的人少之又少。即使如此,書中還是有許多觀念可以複習與實踐:

1.大家時間都一樣,笨蛋才會躊躇不前,浪費生命又一事無成。盡量做到不要花時間抱怨與不當比較。

2.靜下心來思考自己是否每天利用一點空檔與自己對話,利用科技安息的時間讓自己喘口氣,好好想像自己的人生要何去何從。

3.風險決策模式:當風險高報酬高時,適用「三點不動,一點動」原則,緩步前進;當風險低報酬高時,盡量趕緊行動,但要深入思考是否有什麼事情是尚未思考到的。

4.作者建議大家應培養的技能:1.保持自己獨到的專業,而且要與時俱進。2.保持良好的溝通技巧,跟任何人都能配合合作。3.在職場上,與人為善,寧可多個朋友也不要多個敵人。

5.三點不動,一點動:攀岩者向上攀登的過程不會大膽冒進;通常會看好目標、檢視體力,待四肢固定後,一次只動一個點,朝目標前進。如果你想轉職,請先將轉職過程中最重要的四個變數或決策條件寫下來,一下子變化太大,容易造成失誤,成為職場上的犧牲者。

6.小確幸的自我滿足,與批評他人會讓自己更好的錯誤期待,是造成個人進步緩慢的主要原因。

7.在小範圍中慢慢學習,再練習不斷擴大,嘗試在大範圍中,找到思考的自由與奔放。

8.當遇到機會,先實驗再說,一面前進、一面檢討、一面學習,再一面前進,是嘗試新鮮事物最好的辦法。

9.只要想做的事,都有方法解決,除非你不想做;時間有限,是否有充分利用,會決定你的成就。

10.文字能力是十年磨一件,天天寫、常常寫,不要怕被笑,拿出獨到觀點,就有機會成為好文章。

11.你的人生只要開始行動,就只剩下目標以及達成目標的方法而已。

12.用心察覺環境改變,用心觀察周遭事物,仔細聆聽內心聲音,面對挑戰,眼前看似壞事,將人生放長遠來看,都會是好事。

13.當遇到不知如何決策時可以思考:1.確定自己的目標。2.思考未來十年哪個會對你更有利。3.一次改變一點,循序漸進成功機會較大。

14.作者說:你看我玩,其實我再工作;你看我在工作,我真的就是在工作,我們工作是:體驗人生。

15.作者的PDCA:40%的準備即可,先衝再說→進行小實驗、樣本測試,邊做邊改→反覆不停思考進步動能,收集經驗後規劃行動計畫→養成習慣並持續改進。

16.機會成本是從A與B當中擇一,沒選的那個造成的損失,就叫做機會成本。作者建議年輕時要有實驗精神,盡量嘗試新事物;中年時借力使力是關鍵;中老年則是要設定停損,只做自己擅長的事。

17.如何成為持續成長的角色,作者認為關鍵是:閱讀習慣。養成持續且大量的閱讀習慣,是每個人成長,成為一個專家的必經過程。大量閱讀可以一面累積人生經驗,一面在書中找到有人跟你想法雷同或不同,或者找到比你更好的架構,來印證你的觀點。

18.在職場經營上,作者認為專業能力比專業知識更重要,專業能力包含許多軟實力:團隊合作、解決問題、時間管理、簡報口語、清晰思考、獨立作戰、處理挫折與壓力等。

這部作品有許多作者的經驗分享、工作上遇到的事情、演講時遇到的趣事等,檯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作者能有這樣的成就,在10年或20年前就已經養成良好習慣才能達成,我們除了吸收之外,也要適時選擇,時空背景專業不同,有時也不能一概而論,軟實力需要培養,但專業也很重要,我們看到作者能年薪千萬,他在書中也提到:他很努力很認真的工作,而且把工作當玩樂,屬於工作狂那類,這對許多人而言就很難達到,很多人連目標都不明確,先衝再說可能導致花更多時間原地打轉,勵志書,可以參考與學習成功者的思維,而實際上,人生還是自己在過,也許你是適合60%才衝的人,閱讀書籍時,盡信書不如無書。事情不能一概而論的,但這本書個人還是覺得值得一讀,你何時可以遇到年收千萬的人跟你分享秘訣?這本書就是。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黑光計劃 的頭像
    黑光計劃

    黑光進化黑洞(分享閱讀心得及精彩旅遊故事),每週末更新文章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