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41JQaQm7pYL._SX342_SY445_QL70_ML2_

閱讀心得:

這本書個人覺得還好,主因是作者為美國政治學家,作品從美國政治探討教育、階級流動及公平性,對我而言可以了解美國人如何看待美國遭遇到的問題。

書中開頭從富有家長舞弊賄絡大學入學顧問,造假成績讓委託人的子女可以申請到理想的大學,這詐欺案顯示出有錢階層從子女的學歷就要「卡位」,確保子女在出社會前佔據有利的位置。這也表示在資本社會中,有錢人會利用資源優勢讓自己的地位可以世襲,而底層階層的人則是更難翻身,資本社會造成資源分配不均及更顯著的不平等,而美國現在明顯有這個問題(但其實全世界國家都有此問題)。

作者 麥可.桑德爾藉由這本書提出幾個觀點,個人覺得有些想法還不錯,但有些問題則是點到為止,作者認為需要更多的討論來制定未來的決策方向,但就這本書對成功的定義,就我的理解是「具有社經地位的有錢人」,但個人覺得成功定義不應該這麼狹隘,有錢並不等於成功,但這僅是個人看法,書中想探討的是美國在面對成功的迷思要如何打破與解決階級問題。

個人覺得不錯的觀念有三點:

1.階級充分流動的社會令人嚮往主要有二個理由:第一為它體現了一種自由觀:人的命運應該由自己決定,不受出身背景左右。第二是它顯示了人們希望才德配位,也就是一個人能成功,是因為他值得配上成功。但擁有某向市場所需的才能有時是運氣,並非個人的功勞。

2.你能成功絕不是單靠自己做到的,能成功一路上一定有人給你協助。可能遇到偉大的老師、打造一些體制造就一些機會。但有些成功人士認為是因為自己的聰明才智及自己努力而成功的,作者認為這並非正確觀念。

3.擅長賺錢既不代表更有才德,也不代表貢獻更有價值。而是他們出於天才或狡詐、時機或才能、運氣或堅持等難以解釋的因素,有效滿足消費者當下需求與慾望。滿足消費者需求本身沒有價值,是其目的背後的道德意義給了它價值。

作者想表達的是應該打破從教育開始資源競賽的惡性循環,提供一個更平等的條件:讓貧富不均的差異變小,讓未能賺得財富或權位的人也能過的小康與尊嚴,培養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發揮所長,贏得社會尊嚴,在學習文化的氛圍中分享與成長。

對於這本作品個人覺得比較偏向美國整個政治圈與政策面的探討,若對美國政治生態沒有特別研究,很多內容較為無感,這本書個人覺得還好,對美國階級政策有興趣的人可能會從中獲得啟發,但對我個人而言,除了已經知道階級制度很難翻身之外,也很難找到有政治人士願意為這個問題做改變,畢竟這個問題看不見摸不著,政績並不明顯,也非短期能解決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想辦法讓自己更有競爭力,努力而不讓自己後悔的過日子,知足而長樂,才是讓自己繼續認真過日子的最佳策略。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黑光計劃 的頭像
    黑光計劃

    黑光進化黑洞(分享閱讀心得及精彩旅遊故事),每週末更新文章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