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光又來說書了~今天這本書簡單易讀,全篇39個小文章,認真閱讀大概一至一個半小時可以閱讀完畢,簡單入門卻隱藏解決問題的大道理,這個簡單的道理就是:把問題背後的問題找出來....
什麼?就這樣。對~就是這樣,The end。如果真的這樣結束也太騙點閱率了,這裡要做一些應用及延伸,稍微擷取書中的概念與大家分享。
書中有舉許多例子,他們都用自己靈活的思考解決客戶或工作上的問題,而因為這些人養成了良好的習慣,當遇到機會時就會被發掘從而得到更好的工作及待遇。
這讓我聯想到最近不同聚餐時都有人問我:你花了這麼多"時間""閱讀"有什麼成果?我思考這背後的意思是:閱讀習慣有提升生活品質(可以賺錢)嗎?
我已經忘記當下回答什麼了,但我心中的答案是:富有的人也是花許多時間閱讀,培養一個好的習慣,也許三、五年還感受不出來,但十年後的結果肯定不一樣,為什麼這麼肯定?因為複利曲線阿!(還有富有的人也都這樣做)。
不斷的閱讀可以讓自己的視野更廣、看事情及問題的角度不同,我舉二個例子:
1.我把自己在這二年閱讀的書籍及追劇分享在部落格,紀錄自己在這段期間的「進化」過程,現在看我二年前個人覺得在表達心得上有些微進步,且目標越來越清晰,從現在看二年後要嘗試及分享更多有用的資訊,讓讀者可以更快更容易吸收我想表達的東西,無形之中雙方都共同成長進步,創造雙贏的局面。
2.近期閱讀了許多書籍,關於「行銷」、「談判」、「投資」、「商業模式」等等,最近我去體驗試乘新車(被載運,非負責駕駛的),同一天體驗二種不同品牌,作為一個觀察者,同時可以看到業務(口條話術)、行銷(營業所給顧客的感受)、產品(汽車的品牌)、服務(業務及服務人員的應對進退等等)同時運作,我所觀察到的事情與沒有閱讀這些書籍所體會到的截然不同(註:在養成閱讀習慣前也曾陪朋友去賞車,看完車就結束,花了時間卻沒什麼具體收穫)。
回到主題,問題背後的問題就跟品質系統的矯正預防措施是相同道理,當發生一個問題時不是從發生這件"事情"去解決,而是從更高的層面(系統或流程上)去處理,說到品質系統我又可以分享一篇文章談談品質系統的運作、核心理念及如何應用在個人身上....個人想表達給大家的是:當閱讀到一定程度以後,將會發現很多道理及觀念是互相連通的,整個串聯起來就可以知道如何在這個社會生存(或偷懶),問題背後的問題是一本很多企業名人都推薦的書籍,簡單易讀,而且應用範圍極廣、可以做許多的連結,大家可以跟著這些企業名人的腳步一起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