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縮時

這本書比較難懂,閱讀時花了不少時間,因作者是研究學者,在著作內容大量的沿用科學術語及專有名詞,造成在理解及吸收上需要花更多心思思考及咀嚼。

作者在探討:為何與時俱進的科技理應幫助人類節省更多時間,因為科技更加進步,電腦處理速度、網路頻寬、硬體設備等等都越來越升級,為何大家感覺還是很忙碌覺得時間不夠用?這些進步應造成節省時間的效果為何沒有感覺?

這裡提出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科技的進步讓人類對於生活的標準提高了,因此科技並沒有省下時間,而是換成另一種形式:提升生活品質。書中提到一個例子是洗衣機。理論上洗衣機可以幫助人們免於手洗衣物,在將衣物丟入洗衣機讓機器自動運轉後人們可以去安排其他事情,但因為洗衣機省去了人們許多體力及時間,人變得更加注重服裝儀容的潔淨度,因此洗衣的頻率及要求跟過去相比提高了,這樣的結果導致洗衣服這件事情現在與以前相比所花的時間沒有減少。

作者提到:

1.資訊科技並不單純壓縮時間,而是改寫工作跟代辦事項的本質和意義,重新調整社會互動的時空基礎。書中在時間的各面向:在工作中、家庭裡、男女性別等等皆有深入探討科技在這些狀況下對時間所造成的影響,有些還有實際的研究結果呈現給讀者了解,利用科學證據來舉證說明在不同時空背景下科技與時間的關係。

2.當我們在說一個人有更多時間的意思是:在決定如何花時間有更多選擇,對時間有較多的自主權,能自由任意的控制你的時間。

3.富有的人在以前是以休閒時間的多寡來定義,但在一世紀後卻是越忙碌才有威望。社會上對於富有人對於時間的利用觀點改變。

4.作者研究指出:手機的使用主要原因與工作並沒有關聯,而主要是在維繫社交,數據指出只有百分之21是與工作有關,其他則是聯繫家人與朋友。

5.資訊通訊科技創造了多重時間跟新的日常生活模式。

6.令我們感到倉促感的機器同時也能替我們空出多餘時間。

7.忙碌並非源自科技,而是出自於自己設下的優先權和條件。

閱讀這本書讓我對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觀點又有不同的見解,以前我認為智慧型手機會造成人類的使用成癮,進而打亂人的生活及與周圍親人的互動,但在這本書提出了新的見解:新科技(智慧手機)跨越了地點的限制,同樣可以與周圍的親人進行互動,只是利用科技作為仲介,另外,如果自身感到"無聊"或"想讓這件事情加速",使用智慧型手機可以"暫時脫離現場,進而打發時間"。這是科技帶來的好處,科技本身沒有時間概念,時間感是由人去創造的。

看完又讓我對科技與時間的關係有更不同的見識,科技與省時不能畫上等號,人類要做的是讓時間的使用"品質"更加升級。在現代地位與薪資決定了人的時間價值,時間的不一致與社會不平等的現象密切對應。

這本書提出的概念較為深奧,花了許多心思及時間來研讀,但作者提出讓我覺得很新穎的概念,強調新的科技並不能單獨用加速或省時來做比喻,其間的許多交互作用與關係是相當複雜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黑光 閱讀心得 縮時社會
    全站熱搜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