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拯救水資源危機

以色列-一個相對來說非常陌生的國家,其地理環境、氣候及地緣政治的關係讓以色列處在一個相當不利的位置,但他們排除了自身不良的條件-地處國土近6成沙漠,降雨量為台灣的1/3,可以讓自己成為不缺水的國家,並且還可以把治水管理技術輸出國外,甚至還可以把周圍敵對國家團結起來共同為「水」而合作,其中秘訣就由這本書來揭曉。

水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就像空氣一樣,人一天沒有水就可能死亡,在台灣,因為水太便宜了,台灣屬於海島國家,大家對水這個資源就不太重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資源,但是這樣的心態其實可能需要改變,以下是由今周刊整理以色列及台灣用水的比較表格:

Israel vs Taiwan_0827

臺灣水資源真如一般大眾想的那般玩全部用擔心嗎?去年沒有颱風入境台灣,造成的結果就是如下面新聞的報導....

缺水難題:北雨南旱缺水危機又來了

缺水

這告訴我們水資源要珍惜,以色列國家對於水資源的重視是全民運動,大家都明白"水"的重要性,國家也傾全力在扶植"水科技",可以發現他們即使先天環境不良(降雨才不到500毫米),但他們利用許多科技,例如:海水淡化、汙水處理等等,利用科技把水的使用效率最大化,簡單來說就是開源節流:利用科技使可用水可以變多,節流是向消費者收取"實際水費",可以看到比較表格每度水以色列是台灣的8倍,可想而知,若台灣把水費調到2倍可能就被罵到臭頭....不得不佩服以色列對於水資源的重視很有遠見,他們很早就開始發展水利設施技術的開發,並且把觀念灌輸於人民,政府也重視這個領域,結果幾十年的經驗累積及開發之後,以色列已經有全人類最好的技術可以輸出至全世界,並可以協物不論是先進國家如美國、或是經濟發展較慢的國家如非洲、甚至周圍有衝突的國家巴勒斯坦及約旦等等,都可以提供技術支援。

以色列對於水資源的規劃與態度就類似於我們人對於財富的態度,以色列知道自己先天的不足,知道若就這樣不改變最後的結果更難以承受,便想辦法讓國家擁有更好的水淨化技術、更優質的水質、更專業的人才等等,他們對於水的重視真的應該讓各國學習,在個人方面也有所啟發:選擇不行動也是一種行動,即是選擇維持現狀。維持現狀是一種看似安全實則危險的狀態。例如:我身邊有100萬,我擔心投資會虧損,因此只敢存銀行定存,現在定存利率0.8%,但通貨膨脹率是多少呢?每年至少2~3%,也就是說,若我把100萬現金放身邊,每年都在減少這100萬的價值(購買力下降),擺銀行定存看似有些許利息,但被通貨膨脹吃掉也是倒賠1.2%以上。所以不行動(投資市場及增加自己正確的理財觀念)選擇維持現狀其實相當危險。

之前看過一部紀錄片「看見台灣」,就有提到南部岸邊超抽地下水的景象,至今依然震撼著我,台灣對於水資源這樣不重視,也許這一代沒有感覺,等三代之後將會體驗到:對於環境及自然的不重視,最終苦的還是自己,只是我們生命短暫無法承受到自己造就破壞環境的苦果。

曾經看過李鴻源針對台灣水資源藍圖的演講,深深覺得台灣對水資源的重視遠遠不如以色列,希望臺灣未來可以更加重視,每滴水都很珍貴,不能浪費,就跟錢一樣,過度消費就是一種浪費。

以色列之於人、水之於錢,以色列用時間證明具有遠見的人,不但可以解決自己的危機還可以幫助其他國家(人)並創造財富,我們應該要改變自己的態度,對於一切的理所當然要更加珍惜,畢竟這一切的理所當然都是由前人辛苦打造出來的,我們在享受成果之餘也應對未來下一代做著想,不要短視近利,老生常談:地球只有一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黑光計劃 的頭像
    黑光計劃

    黑光進化黑洞(分享閱讀心得及精彩旅遊故事),每週末更新文章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