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刻意練習

源起:

印象最深刻是看"讀懂一本書"及一些關於學習相關的書籍裡提到"刻意練習",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相當感興趣。

內容簡介:

刻意練習這本書的觀念很簡單,但作者以大量研究及例子來映證這簡單的觀念:人類大腦與身體的適應力,如果用正確的方法長時間的練習,就能成為這領域的專家。

正確的方法為何?作者提到

1.有目標的練習比一般方法更有效

2.透過長期訓練塑造並駕馭大腦及身體的適應力

3.訓練心智表徵,透過練習精進技能,促進一個良性的循環

4.刻意練習的黃金法則

(一)刻意練習培養的技能已經有一套成效很好的訓練技巧(例如圍棋)

(二)只在跨出舒適圈後才能奏效,需要不斷嘗試突破現階段的瓶頸

(三)必須有定義清楚的明確目標

(四)必須全神貫注,有意識的行動

(五)練習需包含意見回饋,並根據回饋調整努力方向

(六)刻意練習能產生有效的心智表徵,也仰賴心智表徵的運作

(七)練習等於加強或調整先前習得的技能,必須著重技能的特定面向,努力改善,隨著時間投入最終會達到專家的境界

5.如何邁向非凡

(一)產生興趣:應用好奇心對某項技能產生興趣

(二)變得認真:培養技能和習慣的同時維持興趣與動機

(三)全心投入:因為表現不錯開始想更加進步,自動自發學習並投入

(四)開闢新路:超越自身領域的既有知識或成就,創造獨特或新的貢獻

作者並介紹如何在生活上及工作中應用刻意練習,讓人類在這些領域有傑出的表現

心得介紹:

智商不是無法學習一項技能的藉口。作者利用許多例子告訴讀者,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大量的練習將可以把一個領域變成專精。

作品引用像是圍棋、音樂、記憶數字、研究英國計程車司機大腦等等例子告訴我們:大腦有極高的可塑性,會因為長期學習一項技能而將大腦未利用的區域填滿神經突觸,而神經突觸是讓大腦擁有更多連結形成記憶。這些生理實驗顯示出人真的有無限的潛能,只要找對教練、用正確的方法花費大量的時間練習、就有可能學會及專精一門技術。

而長期的經驗若不菲用正確的方式學習,則這些經驗並無法讓這項技能更進步,書中以醫生及護理人員為例子,因為他們沒有辦法依循過去經驗做有效的學習,長期的經驗累積與剛畢業的新手醫生相比表現沒有顯著差異。

另外還提到心智表徵:頂尖專家在同一項目不同專業程度上心智表徵的質與量不同,它有助於認出模式,迅速回應。例如外行人看籃球比賽可能會一直盯著球跑,但專業人員就可以觀察出在球場上整體的模式,場上的10位球員間的競爭角力及教練的戰術運用,這就是心智表徵。

在自行舉一個例子,魔術方塊。外行人要把一面變成同一個顏色就要花很多時間,專家甚至可以觀察幾秒後閉著眼睛在幾十秒內就能移動完成6面同色。作者在心智表徵的定義是:弱的人看起來隨機或混亂的一堆事務,專家有能力看出其模式。

這是一本專業探討大腦及刻意練習研究的書籍,內容豐富又淺顯易懂,重點是可以激勵人心:只要有心,用對方法大量練習就可以專精自己想要的領域,也打破了個人過去的一些錯誤觀念:我不會某項技能是因為遺傳的結果,事實是因為沒有用對方法進行刻意練習,因此才無法獲得這項技能。

我相當喜歡這本書的概念,利用研究的方式證明了刻意練習的效用,人類會因找到新的方法突破過去的極限,科技也跟著進步,讓人類可以更加激發自己的潛能。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黑光計劃 的頭像
    黑光計劃

    黑光進化黑洞(分享閱讀心得及精彩旅遊故事),每週末更新文章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