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566972004_large345

如果對投資規則、市場及數字不是那麼在行的投資人,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切入-投資人的心理,大家是如何接收資訊→產生決策→面對詭譎的上漲下跌會有甚麼反應→這些反應會如何影響交易。

了解大眾投資心理的基本概念,就可以針對這些行為設計出投資策略(若再加上對投資企業的財報了解、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更是加分)。也可用更客觀的角度來觀察自己是否發生同樣的投資心理偏誤。這是一本"非傳統投資概念養成但更深入了解投資人行為本質及驅動交易的原因",從更高的視野看整體的投資市場,是相當推薦的一本投資心理大作。

重大發現,「交易心態原理」(2019)這本書其實就是「投資人的大腦革命」(2008)再版而已。

銳利讀者應該很好奇為何書裡面舉的例子都是在2007年前,因為這是一部舊作品新包裝的書籍,本人在一開始閱讀時完全沒發現,直到閱讀到書中的故事覺得很熟悉,原以為是同樣故事在其他投資書籍引用過,但是當閱讀到第二個第三個故事都覺得有印象時,出於好奇心我回去找一下去年閱讀「投資人的大腦革命」的筆記資料,一比對傻眼了,原來這本書我已經看過了,而且想找機會補分享這本作品的心得,在誤打誤撞中竟然又取得這部作品,這樣的命運巧合真是令我驚喜。

投資是一種預期未來的行為,如何增進投資績效,儒斯.富勒認為投資人可以培養三種優勢:

1.取得更多公司基本面或市場的私有資訊。

2.改善資料的處理能力,從基本面及財務面找出可能的預測關係

3.了解投資人的行為偏誤。找出行為偏誤對股價的影響,需對心理學要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3點也是本書的重點,作者理查.彼得森是一名市場心理顧問執行長兼精神科醫師,他花許多篇幅說明大腦在投資過程的運作機制及人類如何不理性的決策。

書中引用了許多實驗數據告訴讀者在面對機率(賭博)、在不同情緒下會如何影響人的決策、形成許多偏誤,每種偏誤都來自於人性,因此我們也很容易不知不覺的犯同樣偏誤的錯誤。

以下列出的偏誤可能多到讓讀者怯步,但是了解這些偏誤對於投資而言有很大的幫助,若能深入了解這些偏誤、錯覺的原因可以讓投資人更理智的進行決策。

1.情緒偏誤:人會因為樂觀而增加風險、因為悲觀而趨避風險。

2.預測偏誤:低估自己適應未知意外的能力。

3.控制錯覺:對個人的預測能力產生過份自信。

4.機率效應:機率不確定時,傾向高估機率;但很可能發生時會低估機率。

5.損失趨避:做決策時,會把損失的痛苦高估獲利樂趣的二倍,導致獲利太早了解,虧損續抱。

6.賭資效應:獲利後容易承擔過多風險

7.時間折現:投資人容易屈服及時享樂的衝動

8.團體迷思:同質性的團體得出相同但容易錯誤的結論

9.從眾效應:指人容易受多數人一致化或行動影響

10.權威效應:容易受市場專家或意見領袖影響決策

11.回復均值偏誤:認為"升久必跌"或"跌久必反彈"會回到均值附近

12賭徒謬誤:1.誤以為過去的結果會持續發生。2.過去連串的結果會回復至平均值。

13.後見之明偏誤:事後諸葛,認為自己"早知道"事件會發生,此情形讓人無法從錯誤中學習。

高績效的投資者有哪些人格特質?書中羅列了以下幾點:

1.個人風格:主要分成五大特質,包含了神經質、開放、外向、嚴謹及親和力。

2.認知能力:大腦靈活度、審慎思考、速度與智力。

3.EQ:動機與熱情、勇氣、因應情緒的技巧與自我認知。

4.訓練:用訓練來改善個人缺點、強化優點。

如何避免或影響投資不理性造成的錯誤投資決策,作者提出以下方法:

1.注重決策流程,而非投資結果。

大家投入市場都是為了賺錢,但市場充滿未知與隨機事件,沒有哪個投資人可以每筆投資都獲利,因此整個投資生涯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而非最終的結果。若一直執著於獲利的結果、追求財務成就的人較容易不快樂,要記得獲利只是附帶好處,幸福滿足的人生才是終極目標。

2.以學習為目標

這本書又再次提到"心態致勝"中的成長心態,投資績效是由內部控制的,是一個持續進步、面對挑戰、從失敗經驗中學習進而改善績效;大腦是具有神經可塑性的,藉由思考自己決策的流程,不論獲利或虧損都去分析、改善它,最好的方式是去紀錄投資決策過程(如下表)

決策前 投資這檔股票的理由為何
  這項投資給我甚麼感覺
  我對這個決策有多少信心
  我的優勢是什麼
  別人為什麼沒有發現這個機會
  哪些客觀條件變化會讓我變更決定
  我賣股有哪些特定標準
決策後,結果前 我對決定有任何懷疑或感覺嗎
結果後 這是正確的決定嗎
  判斷或決策過程有瑕疵嗎
  這個決策和之前決策有共同的型態嗎
  是否偏離自己的投資理念或哲學
  這決策最好的地方是什麼
  從這次決策有學習到什麼新的觀念或知識

3.情緒管理

從書中我們知道壓力、衝動、負面情緒都會影響投資決策,應該要訓練自己的專注力、自制力(自律)、培養正確的心態、讓一切順其自然。對於自律作者有幾點建議

1.每天重新開始,讓自己心胸開放、不自滿、心懷謙遜

2.投資感到放心的金額,獲利及虧損時不至於影響情緒

3.計畫與預期,藉由計畫可以不壤情緒主導交易。

4.不要太常觀察股價,太常看股價會受波動性影響情緒,可能導致過度交易。

投資這項技能可以應用到其他領域,能在投資領域學習各樣的知識、概念,體驗學習的樂趣,並從決策過程中改進自己的策略,打造出個人獨一無二的投資哲學,進而可以影響自我的價值觀與成就感。

這本書很厚,高達351頁,但裡面說明的觀念不只應用在投資,也可應用在職場、家庭、朋友,相當廣泛,可以沉浸在學習的樂趣、專注的思考、理性的行動,在過程中獲得幸福與快樂。

賺錢只是附加的,就跟成功一樣,越去追尋它就越得不到,不曉得各位是否也這樣覺得?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黑光計劃 的頭像
    黑光計劃

    黑光進化黑洞(分享閱讀心得及精彩旅遊故事),每週末更新文章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