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了解習慣的威力;再從「原子習慣」淬鍊出許多成功者都是培養良好小習慣,每天都進步一些而後累積出巨大的優勢;「鉤癮效應」從商品角度切入,創造者希望使用者可以對產品使用產生不用大腦就會自動使用的習慣。這本書「設計你的小習慣」從另外一個角度切入:告訴讀者如何去規劃自己良好的微小好習慣,且從日常生活中開始,讓我們知道並實際應用書中提到的工具及方法來改善自己的行為。
不免俗的依個人主觀比較上述幾本的喜好程度:「原子習慣」>「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設計你的小習慣」>「鉤癮效應」。
前二部用許多案例告訴讀者微小好習慣的益處,或是壞習慣可能造成的傷害,「設計」本書也有許多例子,較為生活化,是日常當中我們可能遇到的情形,相較之下激勵及印象程度就沒有前二部這麼鮮明。
「設計」先闡述概念,之後用很多例子及工具來練習"如何培養出小習慣",若擷取培養小習慣的最最重要的重點點主要是7大步驟:
1.釐清志向。2.探索行為選項。3.為自己匹配出具體行為。4.從小習慣開始。5.找個好提示。6.慶祝成功。7.排除障礙、重複和擴張。
對於行為有一個具體公式:行為(B)=動機(M)+能力(A)+提示(P)。
當三個條件都具備時行為才會出現,以滑手機為例子,手機APP會出現有新訊息的提示、引起使用者的注意力及產生好奇心,好奇心會引發想看新訊息的動機、而使用手機的能力門檻很低,因此在空檔時滑手機行為相當容易出現。而想要培養出的新習慣(行為),可以依據動機、能力及提示決定我們可以容易地達到行為產生就很重要,這整本書的核心價值就在如何利用作者福格博士的方法及工具讓讀者可以學習培養新習慣,以及習慣如何放大影響到周圍的人,甚至影響整個團體,在商業上也可以應用。
若將7步驟結合公式,可以變成:行為=動機(1+2)+能力(3+4)+提示(5+6+7)。
作者福格博士更進一步說明動機又包含了三元素:想要做某一行為的「人」;此人的「情境」造成的動機;做這「行動」的獎勵。並指出動機是最不可靠的因素,因為人都是有惰性、容易善變、三分鐘熱度,因此若要養成新習慣,能持續製造動機就相當重要。
關於能力的部份福格博士提出「能力鏈」的概念,它包含了時間、金錢、體力、腦力、慣例這五種要素,若要改善某一行為習慣,則增加執行能力的難度可以藉由這五種要素切入,例如想改善沒事滑手機的行為,可以將手機收在鮮少活動及很遠的地方,要用手機就用多花「時間」及「體力」才能使用,藉此減少使用頻率。
提示,找到錨點。需藉由提示才能引發行為產生,提示可以回到動機三元素:人的提示、情境提示、行動提示。人的提示就如字面意思是內在驅動的行為,例如餓了會找東西吃、渴了會喝水,這樣生理內在提示會使人產生行動;情境提示為利用工具提醒,例如請同事、手機、便利貼等,但情境提示的缺點是若忽略這些提示,沒注意到時這個提示就失效;行動提示是福格博士認為較容易培養出新習慣的方法,在舊有行為後面加入新行為,在舊有習慣的最後一步驟又稱為錨點行為,例如早上起床刷完牙,放下牙刷後+新行為(例如交互蹲跳二下)。藉由上述三大因素結合七大步驟可以養成一種新的小習慣。
獎賞,在完成行為之後要讓大腦對這個行為產生"渴望執行下一次"的驅動力,就是自我獎賞,讓完成行為感到愉快,大腦就會慢慢地學習及記住這個行為之後會有獎賞(快樂),久而久之就會培養成新習慣。
在看完培養小習慣後回頭檢視一個習慣是如何養成的?「鉤癮效應」的圖例如下:
在等式之前為「鉤癮效應」的文字,等號之後為「設計」探討的內容。觸發=提示;行動=行為(包含動機、能力、提示);變動獎賞=完成行為後獎勵自己;投入=持續培養新行為。
「設計你的小習慣」與其他三本書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福格博士用許多例子及工具提供給讀者,讓讀者可以設計自己的小習慣,並舉出許多"習慣教練"的故事案例讓我們知道養成新習慣對生活造成的改變。個人覺得若想改變自己的一些壞習慣,這本書是相當好的範例,不過如果希望看到的是激勵人心成功者案例的話這本書著墨較少,建議可以去閱讀「原子習慣」,追本溯源是同樣的機制,我們要養成一個習慣是要靠新的習慣去取代它,而不是禁止去做某件事情,禁止的話效果不彰,福格博士從大觀念到規劃細節,甚至行動範例都分享給讀者,對於想有所改變的人而言這本書不容錯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