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個人覺得還好,主因是書中較為強調進行天賦線上測試,共分為34種天賦,像是心理或性向測驗的說明書,讓可讀性下降,個人覺得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前面提到關於天賦的一些重點,共2點:
1.每個人的天賦都是持久而且獨特的。
2.每個人最大的成長空間在於他最擅長的領域。
這二點大概就是這本書最重要、最值得吸收的觀念,剩下的都是由此去延伸說明,關於34種天賦在這篇文章就不做介紹,簡而言之就是每種天賦都屬於中性,如何發揮則依每個人情形不同而不同,書中除了介紹34種天賦之外也舉出許多案例,若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研究。 以下節錄個人覺得這本書值得蒐藏的觀念:
1.這個社會需要的是知道自己使命的人,如果你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感到高興有成就感,這多半就是你的天賦。
發展員工天賦並非企業的觀點:
(1).每個人經過學習幾乎都能勝任每件事情。
(2).每個人最大的成長空間在於他最弱的領域。
這是一種謬誤。我們在自己不如人的地方花太多時間是不值得的。我們應該做真正的自己,不要委屈配合他人,我們的缺陷不是去改進他,而是去控制它不要始之造成太多傷害。
2.如果真心喜歡一件事情,就不停的練習讓喜愛、擅長的事情變的越來越強,才會擁有獨一無二的天賦。
3.有自信的人生有3個原則:
(1).能力活動必須是常態的表現。唯有了解自己做某件事時能週而復始,樂此不疲並表現傑出,才稱得上是一種能力。
(2).卓越不代表全才。成功者很少是全方位人才,但必然特質鮮明。
(3).唯有將能力發揮到極致才能脫穎而出,不是去改善弱點。
4.天賦的定義:被形容為「與生俱來的特別能力或資質」,任何一種具有效益的重複性思想、感情,或行為模式都可以稱為天賦。只要這種模式可以為個人帶來效益。天賦是可以持久不變,能帶來效益的重複性思想、感情或行為模式。
5.天賦、知識、技巧三要素構成能力。有許多人在獲得相關知識與技巧後,可以到達某種程度的表現,但如果欠缺必要天賦,永遠無法持續近乎完美的表現。因此知識+技巧≠天賦。
6.想改變人生,以能力造福他人,請改變價值觀,別浪費時間改變天賦。每個人對生命的生活方式不會有太大改變,但可以改變生活重心。
7.天賦可以藉由三種方式找到線索,分別為:渴望、快速學習和滿意度。
這本書個人覺得只有在描述天賦定義及挖掘天賦這部分蠻值得閱讀吸收,之後介紹34種天賦個人就覺得有點無聊,但若對想找到自己天賦的人或許可以測驗一下,並了解這些天賦該如何應用,這本書主要想要表達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找出來並發揮它將可以讓你獲得成就感並對世界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