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科技進步大家還是需要花很多時間、甚至加班過勞的工作?科技的目的不是減少人類勞動但增加產出嗎?為什麼我們必須每天工作8小時而不是4小時?為何大家容易有工作倦怠?覺得自己工作沒意義?工作對人類真的這麼重要,重要到需要花費週一至週五,每天至少8小時的工時嗎?這本書書名乍看之下是對工作進行批判,且這本書內容還蠻多的,可見有很多人對於社會價值的現況,也就是應該要有一份「正當的工作」這議題提出許多反思,個人認為這本書探討了不少工作、時間、人生活意義的價值等議題,不單只是批判工作本身。從自媒體的崛起,有許多年輕世代已經不想被一般工時所綁架,網路方便性也促使工作與生活的分界越來越模糊,這本書揭露全球不同國家的人遇到爛工作的情形,讀到書中例子還真讓我覺得:這工作還真的沒意義到極點。這本書對於沒意義的工作分為5大類:
1.幫閒
主要是讓某人看上去或感覺上舉足輕重,例如:僕人、侍從、馬屁精和各式各樣的打雜(走狗)。工作說穿了是站在老闆的四周,感覺老闆舉無輕重。
2.打手
某一類人的工作帶有侵略成分,但工作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其他人有僱用。例如:軍隊。如果各國都沒有軍隊,那就不需要軍隊這工作了。還有像是說客、公關專員、電話銷售員、企業法顧等。
3.補漏人
因為組織有某種小錯或故障,才需要這種工作,負責解決本來不該存在的問題。舉例來說:一個屋主發現屋頂漏水,但因為僱用鋪屋瓦工人來重鋪太費事,因此放個水桶在底下接水,再僱用人來做全職工作,工作內容是桶子一滿就把水倒掉。
4.打勾人
存在只是為了讓一個組織能宣稱它有在做某件事,但事實並非如此。
5.任務大師
又可分成二類。第一類人的職務完全是指派工作給別人。也可稱為幫閒的對立面:任務大師是不必要的上司主管;幫閒是不必要的下屬。
第二類則是創造沒意義的工作任務,他們做的事情是創造沒用的任務給別人。
除了五大分類之外作者還提到另一個可能的分類型態:想像朋友。他是受僱來讓人情淡薄的職場多些人情味,可惜實情多半是強迫人捱過冗長的假裝遊戲。
大家可以自行評估目前工作型態及內容是否屬於沒意義的工作。但其實每個人的想法觀念不同,有可能這份工作對你而言沒意義,但對其他人而言意義重大,因此,我們可以說若對工作覺得沒意義可能是因為自己待在錯誤的位置,或是沒有看出這份工作背後的意義。
探討完沒意義工作分類後,作者提到為何人類會甘願被這樣的工作型態所綁架,可以回到學生時代所受之教育,在有先工讀機會的內容中,有很多成分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工作內容,因此學生會學習到以下幾件事:
1.如何在其他人直接監督下作業。
2.無事待辦時,如何假裝工作。
3.人不是因為做真心樂在其中的事情而獲得酬勞。
4.人是因為做毫無用處或毫不重要,而且沒人會樂在其中的事情而獲得酬勞。
5.拿錢執行不樂意做的任務,也要裝做樂在其中的樣子。
社會替年輕學子做這些心理建設,訓練如何假裝工作,這樣的情形在世界上很普遍,我們也可稱這是一種精神暴力。
這本書認為其實人不需要這麼長久的工時,那為何實際上不需要但社會價值觀賦予「人必須要一天工作8小時」呢?
這裡提出黑光個人的觀點:在「富蘭克林」自傳裡,這位偉人有列出他的每日行程表,工時就是8小時,或許世人認為勤奮工作是一種美德,若已經有前人這樣訂出【一天八小時的工作,那就沿用吧~】,如此一來就不需要在動腦思考規畫要怎麼安排有勞動力的人要如何打發大量悠閒的時間。
而書中則是提到:要讓大家每週工作20小時,甚至15小時並非難事,但與其放手讓人類自行安排時間,不如讓人類一年又一年耗費生命,假裝工作。讓人類有事情忙,即使瞎忙也無所謂,因為監管機構擔心若給人類太多悠閒時間,一定會滋事或是搗亂。
上述是從政府角度切入,讓人類太閒對管理者而言會造成困擾,那對老闆資方或是受僱者勞方而言,減少工時各代表什麼意義?
老闆通常都會有這樣的心態:「我付你薪水不是讓你悠哉的,在工時之內你的時間是歸我所有」。將時間與金錢畫上等號,此連結可以延伸出一個道德邏輯:偷懶不工作就算是一種偷竊,浪費工作時間偷竊薪水,也就是薪水小偷。
書中提到:其實一個人的時間可以賣給另一個人這樣的觀念其實很詭異。我們必須把【勞動力】量化後把它注入時間中,才能買賣勞動力。第二個是時間是可以被金錢衡量的,也就是社會允許一個人可以利用金錢買另一個人的時間,買下這些時間是為了這個人付出勞動力。這在古代大部分存在於奴隸身分的人身上,自由的貴族不會這樣賣出自己的時間及勞動力。
若工人的生產力增加,理論上工資也會增加,但據統計員工的薪資自1972年起就沒有增加的趨勢,在科技的發展下增加的生產力及利潤跑到哪裡去?很大一部分都為最富有的百分之一的人身上,例如投資方、主管、專業經理的高層。還有階級的建立,基於佔有和分配財貨,將權力下放,將衍生出許多沒意義的工作,目的是讓階層的頂端體驗到自己的重要性。
那沒意義的工作有什麼解決方案呢?這本書最後探討到:作者認為應該實施全民基本收入。讓工作與收入徹底脫鉤,不論工作內容,皆付給每個人相同的報酬,基本收入提供所有人「合理」的生活水準,消除必須工作的苦衷,容許每個個體自行決定是否追求更多財富。
這本書探討工作對於人類的意義,探討人類是否需要維持這麼長的工時,還有為何人類個體及社會願意維持這樣的運作型態,但這樣的模式是否是正確的?不知道,但每個人都可以去思考及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工作是個人價值觀的延伸,我們可以選擇符合社會價值觀的行為,也可以選擇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