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博客來-這輩子,你該做什麼?(全新增訂版)

人生迷惘時,不知道要怎麼努力,沒有方向,對工作或生活沒有衝勁,這本書,可能會給你啟發,也可能讓你更迷惘。因為這本書並非告訴讀者遇到狀況A可以運用什麼策略,而是用作者蒐集不同人的人生故事,讓你思考自己想要成為哪一類的人,價值觀在不同環境、不同國家、不同身分上都不一樣,每個人的成長背景、家庭環境、教育程度、個性、經驗、風險承受度等也都獨一無二,因此面對同樣的問題,每個人的看法或做法也許南轅北轍,而每個人這輩子要做什麼才能快樂幸福,最終還是要從自己身上找出答案,這本書提供57個人生故事,或多或少都可以給讀者一些想法,讓你與現實生活遇到的類似問題提供一些啟發,以下分享個人在閱讀過程中讓本人很有共鳴或是具有啟發性的觀念或句子,給曾經或正在面對問題時的你提供一些建議。

1.美好的生活不取決於你的財產,而是取決於你的技能。美好生活不是要有大房子,而是要有建造大房子的志氣。不是取決於擁有三個小孩和一隻長毛狗,而是要有當好父母的能耐。你可以分享你犯錯的經驗,在失敗中可以學習到的東西,其實和成功一樣多。

2.有機化學是可預測的,如果你知道規則,就能相當準確的預測結果。但如果認為人類就像課堂上的方程式那樣可預測,那就大錯特錯。解開疾病的謎題需要嘗試錯誤,需要有些希望,有些信心,同時做些猜測。找出人生方向也一樣,那不是可以在紙上解開的謎題,你必須做些嘗試,看看管不管用,然後從中學習。

3.以前我也做過不用大腦的累人粗活,可是我們一向都了解自己幹的只是低賤粗活。但在這裡,每個人都假裝我們在做什麼了不起的大事,假裝才是最糟糕的部分,我的工作是用10個數字鍵的手動計算機,把差價表上的每欄數字加起來,以確定電腦沒有在四捨五入上犯錯。

4.「白金級浪人」在知名研究所、大企業、著名的贊助機構間不斷跳槽,看來頗為理智,其實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他們不是天生偷懶,他們想真的工作,只是不想做不適合的工作,或為錯誤的理由工作,他們其實有很大的才華可貢獻世界,但也要等他們搞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最後這故事的主角停止向外界找尋答案,發現自季從沒有往內心去尋找。原來她一直是為了他人的認同感和成就感而活,從來沒有想過內心深處的想望。

5.「何時是我不去追求夢想,安定下來的最好時機?」這本書裡每位主人翁都有在生活中迷失的感覺。對一些人來說,認知到這個問題引領他們追求夢想。但有時放棄夢想才是最聰明的決定。作者不只表面上同意這樣的說法。他曾看過追求夢想的正負面結果。

6.有時候人們需要的不是一份新的工作,而是工作以外更好的生活。很多時候,我們會把工作當作無法擁有更好生活的藉口,事實是,我們擔心被別人拒絕、與家人關係緊張;對自己生活覺得不滿意、缺乏歸屬感。而工作永遠需要我們。情緒上,我們傾向對於在工作上的付出感到驕傲;相對的,對於要慢下腳步去傾聽內心久被忽略的需求,卻覺得忐忑不安。

7.活在真正屬於自己,而非他人的生命裡,不要把自己的生活和腦中想像他人的生活做比較。對於自己的作為,不論是喜歡還是厭惡,都不是取決於當天、甚至當月的結果為何。讓內心的爭戰自然休止,而不是強迫它停止。

8.大多數人在人生道路上奔波,質疑下一步怎麼走,他們選擇的標準大都是哪裡能賺最多錢,什麼能提供最大的發展和最佳的機會。一般的成功故事都是在說,主角怎樣一步步賺了更多錢,贏得更多尊敬和財富。我寧願介紹一種另類成功故事—主角一步步找到了安心的立足點,發揮了才能,展現了人格力量,彰顯出人的天賦必須貢獻給這個世界。

9.為什麼那麼多人遲遲不肯改變自己?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想做怎麼樣的人,而是因為他們不想做個放棄舊友,另結新歡的人。究竟什麼時候算是逃開,什麼時候算是對你好?對你所離開的人來說,你的離開永遠像是逃離或背棄。

10.感覺不舒服是件好事。如果一直很舒服,你多少還會維持老樣子。讓自己不舒服最快方法,就是一個人去旅行。我發現一個人旅行和想通問題之間有很大的關聯。有時候一個人旅行時,你會覺得在世上完全是孤立的。藉著孤獨旅行,相當長時間的獨處,跟陌生人交談,逼自己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你可以慢慢習慣這種可怕的感覺。最後,孤獨的恐懼從此不會再阻撓你。

11.她說很多和她一樣處境的人會選擇接下那份工作,以作為未來規畫的積蓄,並相信錢是通往自由的道路。她不這麼做的原因,是她發現真正的自由來自於她相信可以用自己的方法過自己的人生,不管這個方法是什麼。她透過她的時薪工作和分租房間證明她的想法可行。更重要的是,她對於目標和意義的看法並不受限於薪水,因為她從工作中得到了更多精神上的收穫,讓她從浮華中解放。

12.警察的工作讓作者很驚訝。他們得動多少腦筋才能度過難關,處理情況、評估風險。在事發時,或壞事發生前,先看出徵兆,然後及時打電話尋求支援,而且風險高的嚇人。你必須判斷正確,必須搶先一步,在任何人懷疑你的告密者之前,要演技逼真的給她扣上手銬帶離現場。在巡邏車衝進幫派滋事的大型公寓前,要調出人手先去抓等一下可能越牆逃走的人犯。在警鈴大作的衝進倉庫前,要先打電話叫直升機巡邏屋頂,並打電話調警犬嗅出竊賊的藏身處。

13.由於你和孩子的關係是那麼意義非凡,相形之下生命中其他事情變顯得很沒意義。人在這種體驗下常走上另一個極端;很多人本來一直在尋找有意義的工作,現在忽然覺得解脫了。他們對這種領悟感到非常滿足;家庭提供了生命的意義。審查意義機制驅使他們追求人生更高的標準;她們再也無法浪費一半清醒的時間去做些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工作。她們不願孩子眼見父母過著一種毫無熱情的生活。

14.為人父母一直被形容為一樁改變人生的大事。它會打斷你的現狀。只要我跟某個已經有孩子的人提到考慮生個孩子,他們一定會盯著我,露出一副老天保佑的表情,然後提出警告說,「你的人生從此就不一樣了」。他們指得也許包括好事與壞事,不過重點是你得跟你所熟悉的過去說再見。

15.他們不像大多數人那樣,拍張照片後待五分鐘就走了。他們在那邊待二個鐘頭,問題一個接一個問個沒完,注意著一件件父親一輩子都沒注意的事。這對父親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好像兒子是被派來教導他專注事情,珍惜當下。

16.你們捫心自問,在辦公室裡真的有過多少激發心智的談話?你談的只不過是工作。我的法律職務不過是包裝得比較漂亮的填表工作而已。

17.廚師與學者是兩極化的精神狀態,學者的快樂是讓心靈漫遊,沒什麼時間限制,勞力的產品是知性的—一種晦澀的想法,或幾行很好的句子。可是主角再也不想活在心靈裡。他需要壓力,需要環境的推動,需要外界給他規則和標準,需要成為團隊的一份子,需要有顧客再他烹飪不當時把食物退回來。他發現少用大腦快樂多了,而且也能打斷那些佔據他心神的悲慟思緒。

18.「重新開始什麼時候嫌太晚?」總有人會回答:「永遠不嫌晚」。我覺得這種思考太單向了,當然會有太晚的時候,可是我想不清什麼條件下會嫌晚。我問的每個人都抱著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哲學,也就是如果你沒有退路,自然就不怕了,可是我還是想不通這是什麼道理,社會遊戲以及為競爭而競爭,主要都是年輕人為尋求自我證明而刻意做的事情,如果你了解自己的價值,這種事就容易處理多了。

19.耐心、長程計畫、彈性。當你擁抱你真正認同的價值時,你會發現自己擁有從來都意想不到的豐沛力量。沒有任何目標會嫌太大,還有就是你必須願意使用別人的語言(設身處地的了解別人)。

20.人們想找到自己真正有熱情的工作,提出好處和誘因都只是妥協而已。教育的確很重要,但並不太夠。我們需要更佳的引導。如果人們喜愛自己的工作,產能就會爆發出來,如果每個人的工作都能適得其所,我們等於開採到了極具爆發力的潛在產能。

21.通常我們有的只是種模糊的念頭,也許來自我們讀到的一篇故事或與他人短暫的會晤,是一種好奇心,一種內心溫馴的聲音在低語,其餘部分就要靠我們苦心琢磨出來。只有那些願意傾聽、真正關心的人,才能追求到豐碩的成果。找出自己該走的路事人生最重大的一齣戲碼,別好高騖遠,這是你真真正正擁有的人生。

22.人生目標並不能憑藉聰明才智而獲得,而是要用心去找尋。以前作者以為人生像是一長串供人選擇的菜單,現在作者認為其實人只能選擇真誠面對自己和他人,剩下的事情倒比較像是掀開蓋子,或剝去外皮,不過是發現我們本來以為自己沒有的天賦而已。以前作者想改變世界,現在則敞開心胸,讓世界來改變作者。

這部作品講了諸多人生故事,而且不同價值觀都有,有的人非得要名車、豪宅、美女、高薪的生活;有的人不把金錢當第一順位;有的人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到作者出書前還在追尋;有的非常滿足於自己的現況,感到快樂與幸福。對於這輩子該做什麼並沒有標準答案,但社會及資本市場制定出一個遊戲規則,讓大多數人類有目標追尋,但並非每個人都適合這樣的機制,我們應該不斷問自己對於現況是否滿意,有哪些重要的事情很想做卻一直找藉口不去嘗試,這讓我想到之前讀到幾本書籍提到關於後悔的一段內容:

安寧護理師布朗妮維爾訪問數百位臨終病患,發現他們前五名後悔的事情:

(1).但願我有勇氣過忠於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別人期望我過的生活。(2).但願我沒有工作的那麼賣力。(3).但願我有勇氣表露自己的情緒。(4).但願我有跟知己朋友保持聯絡。(5).但願我有讓自己比較開心。

社會機制只是一種讓大部分的人有方向與目標去遵循,若你自己有獨特的見解與方法,可以給自己一段時間去測試與實驗,跨出跟別人做不同事情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而且結果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但人生就只有一次,當你越拖延,想要跨出去的風險成本會越來越高,最終就是只能放棄,可能在年老時才在懊悔年輕時不夠勇敢,或許每個人這輩子最該做的就是去嘗試失敗,失敗後才有機會大徹大悟,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我想這本書想表達的,是你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想要突破自己挑戰極限也好;或是平淡過日子也好,重點是讓自己這輩子感到幸福快樂並且不後悔。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黑光計劃 的頭像
    黑光計劃

    黑光進化黑洞(分享閱讀心得及精彩旅遊故事),每週末更新文章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