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身體的想像,比心思更犀利:用姿勢與行動幫助自己表現更強、記得更多與對抗壞想法- TAAZE 讀冊生活

已經遺忘為何會找到這本書了,有可能是閱讀了「姿勢決定你是誰」書中內容提到的延伸書籍,這本書主要是要表達:行動力會影響你的情緒、自信、直覺、記憶等,因此除了動腦之外,動動身體對於上述都有機會改善,除此之外也介紹了靜心、冥想等活動,可以讓你感到更愉快(對於冥想最近也閱讀了「正念的力量」)。

作者擁有人體運動學及心理學雙博士學位,因此在書中有諸多大腦、運動、心理及環境等交互影響的探討,有些觀念有點超乎常人想像(例如開放性姿勢可以讓人更有自信),閱讀這本書還蠻有意思的,有些有趣的研究,不過回到這本書的主軸,個人覺得是若想要大腦靈活健康,身體的活動與運動也要配合、加上良好的環境、健康的人際關係、強健的心理,這些綜合在一起將能擁有更愉快的人生。

以下節錄個人覺得不錯的觀念,提供給各位參考:

1.大腦結構有可塑性。持續在同一時間活躍的腦細胞,彼此之間會建立連結。單一神經元活動有助於帶動其他神經元的活動,當腦細胞一次又一次接受刺激,就會在腦細胞之間形成一種更強大的連結或代謝變化,讓腦細胞可以更有效率的互相刺激。

2.語言最奇妙的地方在於我們可以運用語言來表達事情或行動,也可以傳遞抽象概念,即使那些概念我們看不見或沒做過。

3.大腦利用順向模型的神經迴路,得以預測自己與他人行為的後果,即使這些行為尚未發生。當我們採取一項行動,大腦就會發出執行的訊號給肌肉,同時間大腦也會複製這項命令,用來評估行動後的結果。這讓我們在尚未行動前就獲得理智的回饋意見。

4.研究顯示身體距離會讓人覺得等同於心理上的距離。如果你想要與人達成共識,那麼和對方共處同一空間就十分重要。如果我們使用身體距離的資訊來判別彼此心理上的距離多遠,或許更難與別人在談判時達成共識,彼此信任,最終獲得互利的成果。周遭環境會讓我們油然而生親近或疏遠的感受,而我們卻渾然不知。

5.擁有健康的身體對心智有益,對錢包也有好處。與其承諾運動會帶來完美的身體,不如強調運動對腦力的助益。運動有益於認知功能,身強體健的老人與久坐不動的老人相較之下,二者的大腦健康有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會影響他們的思考、推理與記憶等能力。

6.大部分時間,我們腦子裡想的都是當下沒發生的事,我們要不是正在回顧過去的事,就是在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事。這種思緒漫遊的狀態被視為大腦預設的運作模式。雖然思考周遭發生的事,可以幫助我們從過去的經驗學習,有效的推想未來,不過,一旦我們沒有全神貫注於當下,就得付出情緒的代價。當思緒到處亂跳,而非專注的安於當下,人們就會比較不快樂。可以透過靜心來減少思緒漫遊。

7.改變身體可以對心情造成正面影響,例如把坐姿從彎腰駝背變成挺身坐直,學習如何掌控身體、如何減輕疼痛與促進動作流暢平衡的方式行動,可以改變思考能力。我們的大腦總是東想西想,這種傾向會延伸至身體。我們有能力重拾身體的掌控權—透過運動、靜心、身心整合訓練。

8.只要注意力集中在充滿壓力的情況,思考就會改變,神經元進入危機模式。使得大腦各區域難以協調合作,無法幫助我們發揮最好的能力。即使帶來壓力的情況解除,這種危機模式依然不會停止。我們身體在筋疲力竭之後需要時間恢復,大腦在耗盡腦力之後也需要時間復原。置身於紛亂的環境一分鐘,用來處理後續腦力就會受到不利的影響。可以藉由一些思考來突破,例如:列出磚塊的所有用途;或是當人類失去閱讀與寫字的能力,會有什麼後果?

9.大自然對我們的思考有強大的影響力。花時間待在戶外對我們健康與幸福有正面的效益。和大自然和諧共處,例如太極拳、武術、靜心與瑜珈常常在公園進行。大自然不只影響身體健康,也延伸影響到心理健康。

10.你對現實世界的理解,主要不是取決於環境本身,而是成功穿越這個地方或度過難關需要花費多少精力。當我們身體上的資源耗盡了,山坡看起來就會比較陡;若我們有沉重的心理負擔,也會發生同樣情況。但如果有社交上的支持,會改變我們的大腦,降低我們判斷任務的難度,也會減緩身體對壓力的反應。習得的無助往往伴隨著憂鬱症,人們不覺得自己可以掌控特定情況或結果,因此停止追求目標。

11.身體和環境影響我們思考、推理、行動與感受情緒的方式,影響之大超過我們的想像。我們的大腦總是在重播、理解與預測周遭環境發生的事。休息可以恢復大腦的活力。我們不應把大腦與身體視為分離的個體,思考不只侷限於大腦,也可以運用身體確保大腦發揮最好的功效。

這本書不斷強調擁有靈活的大腦,身體的活動、運動、姿勢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大腦與身體之間是互相影響的,除了動腦思考之外,我們也要不斷的活動,探索這個世界,這本書與許多書籍與觀念都有連結,從心理學、正念、腦科學等都有涉略,個人覺得是蠻有趣的一本書。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黑光計劃 的頭像
    黑光計劃

    黑光進化黑洞(分享閱讀心得及精彩旅遊故事),每週末更新文章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