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決斷的演算:預測、分析與好決定的11堂邏輯課(暢銷紀念精裝版)|讀書共和國網路書店

這部作品風格偏向於教科書,在閱讀體驗上較為生硬,若喜歡輕鬆一點的科普書籍這本書不太適合。但每本書都有一些值得蒐藏的概念,本人節錄一些個人覺得不錯的觀念:

1.貝佐斯決策時發明叫「遺憾最小化架構」:想像自己已經八十歲,對自己說:現在我要回顧人生,我希望自己遺憾的次數越少越好。我知道我八十歲時不會遺憾曾經嘗試這些事。不會遺憾曾經參與我認為非常重要的網際網路。我知道如果我失敗了,我不會遺憾,也知道如果沒有嘗試,日後一定會懊悔;當我想到往後自己會因此日日趕到沮喪,決定怎麼做就變得非常容易。

2.時間管理書籍一向是暢銷榜上的常客,可惜的是這類書籍提供指引經常互不相關、莫衷一是。「搞定」建議如果一項工作的完成時間少於兩分鐘,只要一想到就去做;「想成功,先吃了那隻青蛙」則建議先處理最難的工作,接下來處理的工作難度逐漸降低;「十招克服惱人的拖延」建議把大多數人安排生活的方式顛倒過來,先安排個人的社交活動和休閒時間,再把工作填進空檔;「等待的技術」建議可以刻意不要馬上動手處理工作。每位大師說法都不一樣,很難決定該聽誰的。方法是提出明確目標,擬訂計畫之前,必須先選擇測量標準。例如如果希望盡可能減少最大延遲,則最佳策略是先處理限期最早的工作,逐步處理到限期最晚的;若是要劃掉待辦清單上越多項目越好,則永遠處理能最快完成的工作優先;若是以任務重要程度優先,則可以把每項工作的權重除以完成所需時間,再從每單位時間重要性最高的工作開始,依次處理到密度最低的。

3.諾貝爾獎得主馬可維茲提出具開創性的平均變異數投資組合最佳化,說明投資者如何最妥善配置各種基金和資產,在一定風險程度下取得最大報酬,但當他自己選擇投資策略時,則是把退休金平均分配在債券和股票上,這或許是人類非理性的例子。在面對複雜的真實生活時,採用最簡單的試探法。因為真實生活非常複雜,單純的試探法反而是理性的選擇。

4.大眾多半認為思考較少會降低精準程度,但試探法研究指出,資訊、計算和時間較少時,反而可提高精準度,少就是好。

5.除非每次碰到問題時,我們都願意投注大量時間追求完美,否則解決困難問題要做的不是浪擲時間,而是先假設比較容易的問題並加以解決。

6.只要有人無視於自己手中的資訊,決定盲目跟從前人,就會造成一個結果,就是他的行動對後來的決策者不具參考價值,現在公開資訊庫已不再增加,擁有公開資訊的效用已經消失。(資訊瀑布)。

7.投資人大致分成二派:基本派投資人依據一家公司再他們心目中的基礎價格交易,技術派投資人則依據市場漲跌交易。高速演算法交易興起,擾亂了這兩種策略間的平衡。電腦無視於貨品在真實世界中的價值,進一步惡化了股市的不理性。

8.投資人賣股票給另一個人,賣家認為這支股票會下跌,買家則認為會上漲;我自認知道你在想什麼,但不知道你覺得我在想什麼;泡沫經濟終究會爆破。成功的投資是預料別人預期什麼。一支股票的價值不在於我們認為它值多少,而是我們認為別人認為它值多少。在電腦專家用詞是:「遞迴」。以思想模擬思想再模擬思想,彷彿走進四周都是鏡子的大廳,永遠走不出來的狀況;在撲克牌專家用詞是:「分層」。為一種心理戰略,第一層是我知道,第二層是你知道我知道,第三層是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

9.就算是最佳策略,有時也會產生不理想的結果,我們應該把「過程」與「結果」分開。如果採取最佳的可能「過程」,而且已經盡己所能,那麼即使「結果」不如所願,也不應該怪自己。我們的世界由結果構成,所以很容易特別注意結果。但過程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

這本書就如前述,內容較為沉悶,比較像由老師在教學生般授予知識,不過內容豐富紮實,若能慢慢體會吸收,會有很多收穫。

 

arrow
arrow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