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月被動 | 西元年 | 配息 | 累積投入 | 年度投資金額 |
$ 456.17 | 2019 | $ 5,474 | $ 126,670 | $126,670 |
$ 1,439.08 | 2020 | $ 17,269 | $ 561,210 | $ 417,217 |
$ 5,087.60 | 2021 | $ 61,051 | $ 1,164,165 | $ 602,955 |
$ 8,283.02 | 2022 | $ 99,396 | $ 1,823,845 | $ 659,680 |
$ 10,614.34 | 2023 | $ 127,372 | $ 2,496,798 | $ 672,954 |
$ 13,038.91 | 2024 | $ 156,467 | $ 3,196,670 | $ 699,872 |
$ 15,560.47 | 2025 | $ 186,726 | $ 3,924,537 | $ 727,867 |
$ 18,182.89 | 2026 | $ 218,195 | $ 4,681,519 | $ 756,981 |
$ 20,910.20 | 2027 | $ 250,922 | $ 5,468,779 | $ 787,261 |
$ 23,746.61 | 2028 | $ 284,959 | $ 6,287,531 | $ 818,751 |
$ 25,896.48 | 2029 | $ 310,758 | $ 6,899,032 | $ 611,501 |
$ 28,132.34 | 2030 | $ 337,588 | $ 7,534,993 | $ 635,961 |
$ 30,457.63 | 2031 | $ 365,492 | $ 8,196,393 | $ 661,400 |
上表為黑光投資預計執行的投資計畫,每年度預計從工作收入提撥60萬進行投資,以定期定額方式投入股市(每月投入5萬),ETF比重佔7成,被動收入全數再投資,因此2023年度總投資金額在最後一欄(67萬),表格第一欄是年度被動收入除以12等於每個月可以得到的額外收益,預期2023年可以取得每個月10,614元,可以想像這是莊家的錢(心理帳戶),股息再投入才能漸漸累積複利的優勢。
在第四欄可以看到累積投入成本,在此我們預估被動收益每年4%(從投資書籍來看股市每年報酬大約5~7%),4%收益原則上可以達成,但因為企業收益每年度都可能因經濟衰退或成長影響,股息收入有可能波動,因此這表格的數字有可能會有增減情形,非實際數字。
雖然預計每年都能投入60萬,這計畫為沒有額外花費,例如出國遊玩、買房、孝親費、或家裡裝潢,將可能影響投入資本,到時候會依額外花費扣除投資資本,但盡量以不影響投資規畫為前提。
當遇到股市大跌(黑天鵝)的情形,預計採用二道措施:
1.一般黑天鵝:第一段下跌15%,額外投入10萬元;若再下跌至30%,除10萬之外再投入20萬於ETF中。
2.超級黑天鵝:若對持有標的感到不安,允許自己撤出30%的資金。
以定期定額來取代擇期的投入,目標是減少花在投資研究的時間,讓投資自動化,就投資書籍資料指出,擇期並不會增加投資績效、投資自動化的好處是可以減少自己投資心理偏誤,對抗人類情緒影響決策最好的方式就是訂下投資規定、紀錄及定期定額投資;個人目標是長期投資,長期投資可以減少交易成本,頻繁交易也會降低投資績效,長期持有,只要投資標的企業沒有倒閉,理論上隨著經濟成長,企業獲利後會回饋股東,收取股票股利及現金股利,時間在投資中,可能扮演著好朋友(複利效應)或是壞惡魔(沉沒成本),因此挑選的投資標的影響結果很大,以挑選低成本原型指數型的ETF。
投資部位依照年齡佔總資產的7~8成,從書籍來看歷史,若出現大跌情形,最久可能要5~7年才會回到下跌前原點。在整個投資生涯需要紀律與耐心,市場無法預測,人類對預測也很不在行,也不需學會預測,長期持有20年以上,從歷史來看(雖然歷史不代表未來)幾乎都是正獲利。
金錢會隨著時間貶值,股市、房地產的一項優點是可以抗通膨,我們預期正常狀況每年通貨膨脹大約3%,這也表示若把錢放銀行定存,實際上購買力每年都是倒退的,我們覺得帳面上金錢是有增加,但實際上每年都以-2%的速度在貶值,因此投資(不論股票、債券及房地產)是必要學習的技巧。
10年前,連股市是什麼都不知道;10年後的現在,每個月被動收入可以達8,000元左右;希望10年後,可以達到被動收入每個月3萬元,讓自己對時間有更多的選擇,做喜歡且覺得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