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光讀書437】-103 世界沒你想的那麼糟-相信人類有辦

在認知中關於氣候變遷、環境破壞、人口集中造成的汙染、病毒造成的疾病流行等,本書從另一個面向切入,相較於新聞上聳動的標題及悲觀的預測,作者以偏向樂觀的思維向讀者說明,人類集體的智慧有辦法處理及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從歷史上來看,科技及知識的累積演化能讓面對的困難獲得創新的產品或服務,例如古代有人曾預言,若馬車按照過去的增加速率,到某一年度街道將會被馬糞淹沒;到了近代汽車數量倍數增長,又有人預言若以此速率增加,石油將於某年度用罄,但現代電動車已漸漸取代傳統汽車,趨向成熟的產業,再加上石油開採技術的進步,讓石油用完的問題獲得緩解。作者想要告訴讀者,不要對世界過度悲觀,人類很聰明,可以想方法讓自己活得更有品質。

以下節錄這本書個人覺得有意思的內容:

1.以前提高生活水準的方式之一,就是降低別人的生活水準:買一個奴隸。這是數千年來人們的致富之道。現代,雖然我們都沒有奴隸,但知道會有人以最便利及有效率的分工形式供應給我們食物、衣物與燃料,在1900年,一般美國人每100元收入平均要花76元在食物、衣服與遮蔽物上,現在僅需要37元。

2.你所擁有的比太陽王僕人還多,比較不一樣的是提供給你服務或產品的人也為許許多多的其他人工作,這就是專業分工與交換對人類施加的魔術。也可以說是集體頭腦,知識「從來不曾存在於濃縮或整合的形式,而是以分散不完整且經常自相矛盾的知識片斷出現,由所有不同的個人所擁有」。

3.下次你在打開水龍頭時,想像一下,要走一哩路到馬辛加省的夏爾河,而且在把水桶裝滿時,最好不會被一隻鱷魚攫走;也不會舀到霍亂病源,然後提20公升的水回家,這是支撐全家一天所需的水。有了市場、機器人與其他人,艱困的生活才會變得容易。如果你要到離你住家最近的河流取水,大概也沒有人會阻擋你,不過,你應該寧願從所得中付出一些錢,讓水可以透過乾淨且便利的方式出現在你家水龍頭。

4.作者認為人們會回應誘因,而且始終如此。人們會衡量成本與獲利,然後去做對它們有利的事。

5.政府是獨佔者,對所負責的事項往往效率低下,造成停滯。政府機構追求的是預算增長,而不是對他們的顧客提供服務。

6.假設你回到1800年,和想像中的家人一邊對話,一邊在燒著木材的爐火前吃著難嚼的燉肉。你告訴他們:兩個世紀後,他們的後代將不再需要尋找木材或水,不必處理汙水,因為水、天然氣和被稱為電力這種看不見的神奇能源型態,將經由管線和電路走入家庭。他們會想要馬上住進這樣的房子裡,但會詢問如何負擔的起。你告訴他們,為了擁有這樣的房子,他們只須確保讓父母親都在辦公室裡工作八小時,每天花費約80分鐘搭乘不用馬車的交通工具通勤。而且,他們的小孩不需要工作,只需要去上學,以保證他們到了20歲時也可以獲得這樣的工作。他們會目瞪口呆而且極度亢奮。

7.越多的知識產生,便能產生更多的知識。啟動現代世界繁榮的引擎,就是加速產生有用的知識。舉例來說,腳踏車是一種物品,受到報酬遞減的限制,對你來說,一台腳踏車很有用,但2.3輛對你不會帶來額外的好處;但腳踏車這一概念的價值不會減少,不論你告訴別人多少次關於如何製造或騎乘腳踏車的知識,這個概念不會因此而腐壞、失效或磨損。

8.雖然人類整體經歷了持續不斷的改變,但在某些種族只看見極為間斷的過程,因為改變本身的步調和地點總是在改變。發明像是山林火災,燃燒的很熱烈卻不持久,沉寂之後再次在其他地方引燃。

9.你不能將腳踏車送給人後還能騎乘它,但你可以跟別人分享關於腳踏車的點子還能保有它。人類進步主要包括累積了重新安排原子的配方,以提升生活水準。大幅刪減後的腳踏車配方如下:從地球開採鐵、鉻和鋁礦石,取得熱帶樹木的汁液、地底的石油和母牛的皮毛。將礦石熔煉成金屬,鑄造成不同的形狀;將樹木汁液硫化成橡膠,澆鑄成中空的圓形環;將石油分餾製成塑膠和鑄模,放著等待冷卻;將獸皮做成椅子的形狀;將各個部分組合腳踏車的形狀,加上讓人驚訝、違反直覺的發現:事物如果往前移動,就不會輕易傾倒。

10.雖然生活水準可能有起有落、人口有增有減,但知識總是會向上發展。火一旦被發現,就永遠不會被忘記;輪子一旦發明,就會一直被利用;弓箭即使已過時,但不會消失,現今甚至製作的比以前更棒。

11.知識促進了人類經濟福祉的淨增加:電子能傳遞能量和資訊的知識,讓我想要做的每一件事都變成可能,從燒開水到傳送文字訊息不等。數十億頁諸如此類的知識造就了人類繁榮的篇章。

12.這個世界不會永遠像現在這樣,這正是人類進步的重點、文化演進的重要訊息、動態變化的真義,真正的危險來自改變的速度減緩。

13.有人認為「過多的選擇」是當今嚴重的危險-超市裡上萬種的產品帶來腐化、侵蝕和困惑,每一種產品都提醒你只有有限的預算,且永遠不可能滿足你的需要。有心理學教授指出,消費者「被相對瑣碎的選擇所淹沒」,但當作者走進超市,他觀察到沒有任何人因為難以抉擇而愁容滿面,人們會做出選擇。

14.透過專業分工和交換達成繁榮。一旦兩個人找出彼此之間勞動分工的方式,兩者都能受惠。

15.正因為世界上仍存在許多我們不想見到的痛苦和匱乏,因此希望進取的樂觀主義為道德上的必需。停止創新是人類所能做出最危險的事情,實際上會造成不能永續發展。

本書講述了許多人類演化及科技進步的歷史,也引用了許多數據圖表證明人類朝向更好的生活發展,包含:全球每人平均所得增加、出生時的預期壽命增加、歐洲的謀殺率自1450年後顯著下降、全球穀類收成單位生產量增加、美國與水相關疾病導致的死亡率下降、全球人口的增加率從1965~1970的2%降至2000~2005的1.3%、相對於美國薪資的金屬價格下降、全球產出的產值增加、美國空氣汙染物排放量自1980~2008微幅下降、格陵蘭冰冠核心的溫度由3萬年前的-55度到1909升至-30度、對全球人均GDP的預測微幅增加。總結來說作者對於人類的未來非常樂觀,個人覺得世界上同時都存在悲觀論及樂觀論者,悲觀者會想方設法避免壞事發生,樂觀者會認為一切都會有解決辦法,綜合人類的集體智慧,保護地球及環境,將是人類一輩子的課題。

這部作品個人覺得很有意思的地方是讓讀者可以想像與過去的人對話、讓我們了解活在現代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作者也相信未來是永遠在變化的,所以不能假設從現代到未來10年都用同樣的參數推測,這絕對是錯誤的預測,對於當前人類遇到的危機,作者認為有悲觀誇大的疑慮,人類集體智慧將會找出一條路,讓生命可以活得更好、愉快。這部作品個人覺得有些觀念還蠻有意思的,但有點偏向歷史書籍,部分篇章稍嫌沉悶,對於人類發展史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體驗看看。

arrow
arrow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