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作品作者為許凱迪(綽號阿格力),本書重點為提供主動投資的散戶一個指引,若要在肉弱強食的市場中存活,小蝦米走出自己一條路、不與大象一同起舞,從生活周遭中找出投資機會是很適合散戶的系統,這本書讓我啟發印象最深的是:擁有「抗通膨」與「持續性」特質的企業,也就是擁有「定價權」的優勢是有投資潛力的,例如:會隨著物價指數漲價的生活飲食費,也就是食品企業;而失去定價權的企業,例如筆電、消費型電子產品、電信產業等,若以未來投資收益而言,有很大機率前者會優於後者。108.122
這本書還有一個很值得學習的地方是:作者阿格力分享閱讀投資名著的心得及重點,在融合生活投資學策略衍生出自己的投資哲學。例如:「彼得林區選股戰略」散戶應利用自身優勢來贏過市場專家、「投資最重要的事」中第二層思考、「下重注的本事」正面大贏,反面小輸。我們在吸收各種學派之餘,找出自己為適合的投資系統,可以執行、投資後可以安心生活不因股價浮動而影響情緒,大致上就成功一半了,另外一半就是讓時間慢慢發酵,剩下最重要的二件事是:維持健康的身體及讓自己在職場上持續學習保有競爭力。
以下列出個人覺得這本書重要的三個重點:
1.生活投資學最重要的核心理念是買股票等同買公司,當你認為自己是買下一家公司,才會用比較長遠的角度來看待公司發展。
2.風險不會因分散投資而減少,分散投資主要是看分散的策略,若為了分散風險而盲目的分散投資,不僅沒有降低整體風險,還會拖垮報酬率;分散應是持股分散不同產業別,若更進階作法為漲跌趨勢為相反的,而核心持股應是排除平庸個股,集中買進績優股。
3.唯有避開熱門股票,找尋處於被忽略產業的好公司,散戶才有可能投過人棄我取的機會,買到價格低於價值的績優股而獲得超額報酬。不要想著贏,先想不要輸。
這本書有提供一些投資標的讓讀者可以自行分析評估是否利用生活主動投資策略進行,例如:味全、卜蜂、大成、統一、大統益、花仙子、統一超、中華食、寶雅、大台北、中保、裕融等,但若與台灣50比五年的投資報酬率,比台灣50差的則可以剃除味全及大台北,其他標的則需要靠投資人判斷是否符合自己投資買進標準、風險承受度及投資預算分配等,也可以以定期定額方式慢慢測試生活投資學的策略是否適合自己。
這本書個人覺得還蠻有趣的,散戶除了被動投資外的另一個選擇,不論哪種策略,能依紀律執行、減少情緒性的操作、承擔適當的風險、讓時間及複利發揮作用,期望每位投資人都能從投資中獲得適當的報酬,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質,增加自己對於未來的決定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