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博客來-第二曲線:社會再造的新思維(經典珍藏版)

這本書個人收穫最大的是:任何事情都應該「第二曲線」來思考,白話的意思是要有「備案」,這個世界充滿未知與不確定性,當你制定一個計畫多少都會遇到變化,擁有備案,可以讓你在遇到問題前就先預防,或當遇到狀況時有對策可以應對。我在看小說或漫畫時都喜歡裡面“思考敏捷”或是“佈局很縝密”的角色,例如:火影忍者中的鹿丸,在一場戰鬥中已經想好數十套戰術應戰,雖然他的忍術不是最強的,用智取的方式贏過敵人,有頭腦可以讓平庸的實力更高一個檔次。若能將第二曲線應用於生活、職涯發展上,能讓自己可以永保競爭力。

在本書針對「第二曲線」有更有深度的見解,就是曲線為一種S曲線,比較常見是用於學習曲線,一開始只有些微進展,但到達一個點之後曲線會開始呈45度持續上揚,但到最後會觸及峰頂,峰頂後就會開始下滑,書中建議必須在第一曲線尚未觸頂時,就展開第二曲線,唯有如此,才能持續進步,為自己創造更好的未來。

作品共分成16個問題探討,從工作、社會、經濟、政治等議題,套入第二曲線的思維,這些議題作者是提出一些不同或特別的見解及疑問,讓讀者可以思考,我們可以知道世界上並非非黑即白,很多事情是充滿矛盾的,例如:追求經濟成長是好還是壞、怎樣才算公平正義?資本主義、市場都是有效率的嗎?工作與社交有什麼關聯,主題相當廣泛,適合喜歡訓練大局思維的讀者,以下分享個人覺得作品中不錯的觀念:

1.對金錢的追求永遠看不到盡頭,總有人比你擁有更多,成為你比較和挑戰的現象。這是成長的弔詭之一,最後你永遠不會感到滿足,其中一個解決辦法就是說「夠了」。

2.成長是個過於簡化、令人困惑的目標,因此追求成長時必須小心謹慎。如果社會普遍認為越多必然越好,那麼可能是個充滿忌妒和不滿的社會。踏上第二曲線的社會能找到更好的方式來衡量成長,在記錄成功的同時,也記錄缺陷,因此所有事情都會包含在內。

3.市場機制並非在所有情況下都適用。相信中間衡量指標容易帶來誤解;毫不質疑的聽任市場力量主導我們的生活,是非常危險的事;人生許多重要價值都無法用金融術語來表達,也不應該這樣做;否則我們將被貶為商品。人不能什麼事情都用價格來衡量。

4.大家之所以越來越孤獨,是因為越來越多人現在必須獨自生活及工作,沒有什麼事情可以把大家拉到一塊兒,做一些需要共同合作的事情。對社交生活而言,職場非常重要,即使工作本身很無聊,或似乎沒什麼意義,工作場所是個人與外界連結的場域。

5.就經濟角度而言,把國家儲蓄不成比例的投入房市實在沒什麼道理,房地產並沒有為國家創造什麼有用的財富,提供的就業機會也寥寥無幾,只會讓跟風的銀行靠房貸賺更多錢。

6.公平正義,至少可以代表以下截然不同的意義:可能是指透過獎懲,讓人們得到應得的東西;也可能代表讓人們獲得所需;或者代表公平,有人定義為讓人人得到的東西一樣多,除非證明從某方面而言,某些人得到更多其實對大家都好,嘗試在上述兩種意義之間找到平衡點。

7.龐氏心態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流行病。大家樂得活在當下,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只不過問題從來不會自行解決。有些人是藉由我們的負債來賺錢,於是他們巧立名目,讓我們輕易就能挪未來的錢來償付今天的開支。

8.設計良好的管理系統能讓不同的群體一起完成他們無法自行完成的工作。只要細想,就會覺得這件事十分神奇,但我們通常不會想太多,視為理所當然。不管到哪裡,可以有不同的交通工具可以選擇,我們看的電視節目、用的油和買的食物,都是用同樣神奇的合作方式提供在我們生活周遭。

9.看不見的演算法逐漸接管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看不見的電腦在偵測各種生活趨勢和品味,比我們來了解自己,決定我們吃什麼、穿什麼,我們可以選擇推翻它們的選擇,但在趕時間時,就容易交由系統決定,惰性是電腦的好朋友。可能更危險的是,攝影機和看不見的電纜隨時都在追蹤我們的一舉一動,只是我們渾然不知。

10.我們被迫跨入DIY經濟,中間人的消失,讓消費者自行執行更多原本屬於中間人的工作,例如自助加油、實體店面被網路商店取代、共享經濟等。DIY經濟的缺點為:自行掌控也意味著自己承擔責任。出問題時,很可能是自己的錯。

11.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之處,我們只需要在每天辛苦奔波於人生道路時,也設法挖掘自己的特點,喚醒潛藏的黃金種子。黃金種子是發掘自己的人生志業,只要找到並施肥灌溉,悉心照顧,或許就能促進自我實現。

12.學校不是在教歷史或哲學,而是更根本的東西:如何思考和如何學習;真正的學習始於好奇,是你對需要解決的問題或面臨的挑戰所產生的好奇心。接著你會搜尋各種概念和知識,形成假設或找出解方。還需要進行測試與實驗,往往這時候產生需要更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13.學習思考或學習做事,跟學習事實同樣重要。學習主要是經過反思才能理解的經驗。教師學到的通常比學生還多。好奇心和學習的需求都是重要關鍵。如果不能應用所學,那麼學到的東西很快就會消失不見。沒有人真的那麼笨,他們只是不感興趣或缺乏好奇心罷了。

14.我們都喜歡貢獻自己的專業,也喜歡教導別人,相信我們也因此學到最多。作者認為教育有7個基本面向:陶冶、理解、創造、合作、溝通、信心、能力。除了陶冶和理解外,其他都是要自學,無法教的能力,是讓我們充分發揮潛能的基本能力。

15.唯有當你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時,才能決定人生究竟要追求什麼。在資本主義的年代,很多人選擇追求金錢。金錢雖然可以開啟更多選項,卻只是延後解決問題的時間,因為金錢只是中程目標,金錢本身不可能是目的,因為金錢只是交易的信物,你應該問的是,究竟要拿這些錢來購買什麼。當一個人有錢到某個程度時,之後即使有更多錢,也無法買到更多快樂,因為總有人比你更有錢,讓你想得到更多。

這部作品是少數針對資本主義、科技影響工作轉變、經濟體中除了講優點外,也點出一些讓人思考的地方,經濟並非追求無限成長,而是要讓世界更好;人雖是群體社交的生物,但做的每個行為大部分都是為了自己,追求自己的人生意義及快樂,第二曲線除了對外(社會、經濟、政治),也有對內(自己職涯、終生學習),這本書可以讓自己思考書中提到的議題,慢慢咀嚼作者提出的概念,個人覺得很有意思,推薦給有興趣的讀者。

 

arrow
arrow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