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動物本能| 喬治.艾克羅夫,羅伯.席勒| 書籍| 天下文化

這本書為諾貝爾獎得主羅伯.席勒的作品,第一部分的內容對於動物本能的定義及常見的行為並不會太難理解,也是本人有興趣的地方,書中第二部分探討的經濟決策,個人閱讀完似懂非懂,決定先暫放一旁。

所謂動物本能是指「跟心智有關的」,或「有活力的」,指的是基本的精神能量與生命力。在經濟學中指的是讓經濟動盪不安和反覆無常的元素,也用來描述我們與不確定性之間的奇特關係。我們有時被它麻痺,但有時它又賦予我們能量,讓我們振作,以克服畏懼和遲疑不決。

在動物本能如何影響經濟決策上,書中探討共分成五個層面,以下節錄書中的段落:

1.信心

對於貨幣體系最重要的就是信心,以及信心和經濟運作之間的反饋機制,正是此機制擴大了經濟混亂。

2.公平

工資與價格的訂定主要取決於對公平的關注。

3.貪腐與反社會行為

在經濟體中,貪腐與反射回行為的引誘存在,而且它們確實會影響經濟。

4.貨幣幻覺

人們搞不清楚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更不明白它們的影響。貨幣具有交易媒介、價值儲存和計帳單位等功能。

5.故事

人類對於現實環境的感覺、對我們是誰的身分認知,以及對自身行為的看法,跟我們的生活故事和他人的生活故事交織在一起,這些故事融合成一個國家或國際的故事,在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人與人之間的談話往往採取交互說故事的形式:一個人說了一個故事,就會引起另一個人想起相關的故事,這樣你來我往的構成談話。看似隨機,但實際上,整個過程是一種內在的構思,這種構思方式對人類知識至關緊要。

個人對於貨幣幻覺很有興趣,很多人認為房地產漲幅大於股市漲幅,但他們忽略了通貨膨脹的影響,若將通貨膨脹加入在房地產價格,其實際獲利會比想像獲利少了許多。

經濟學家認為:若人們是理性的,他們的決策只會取決於能以這些名目金額在市場上買到什麼,或出售什麼才能獲得這筆名目金額。在沒有貨幣幻覺下,訂價和工資決策也只受相對成本或相對價格的影響,而不會受到這些成本或價格的名目價值影響。

但可以很肯定的,許多人並沒有這樣的概念,當通貨膨脹每年以至少3%增加,同樣的100元,購買力每年將慢慢減損,因此,將貨幣放置於投資報酬率<3%的標的是不明智且不理性的行為。因為若要維持購買力,將貨幣放於抗通膨資產才是理性的行為,但要承受適量的風險,因抗通膨資產會有波動起伏,許多人擔心價格減損,寧可將貨幣放於<2%的銀行定存,讓貨幣的價值以每年1%逐漸減損。

這大概是本人閱讀此書獲得最大的收穫,至於後面關於經濟問題的探討,牽涉的知識體系更廣,這部作品在第二部分對於幾個經濟問題的討論蠻深奧的,本人僅能理解皮毛,對於實際應用就留給有興趣的讀者去理解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黑光讀書 動物本能重點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黑光計劃 的頭像
    黑光計劃

    黑光進化黑洞(分享閱讀心得及精彩旅遊故事),每週末更新文章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