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引用許多統計數據讓讀者明白儲蓄與投資的重要性及最佳策略,有些內容與其他長期投資書籍的結論相同,也有推翻我以前的一些投資觀點,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二點:
1.投資資金一次性的全部投入與分期分散投資的績效相比,一次性投資的績效有較高的機率會贏過分批投入,且在股票、債券等各領域都是同樣的結果。
2.一個投資人在特定股市投資30年,其購買力降低的可能性為1/8,有12.5%的機率你可能會因為集中投資造成購買力損失。日本股市就是其中一例。換句話說,股市能使長期投資人購買力提高的可能性為7/8。
本人覺得縱使書中提出這樣的資訊,願意這樣執行的人應該還是少數,畢竟要一次性將全數資金投入,直覺思考風險很高,心態尚未建立好很容易因為市場波動性而無法執行長期投資,可能是「說比做容易」的經典案例之一。
在利用資料下結論時要特別小心,因資料是中性的,不過解讀的人會帶有主觀見解,因此容易擷取對自己觀念有利的片面資料作為佐證,可能會落於先射箭後畫靶的事後諸葛,不過本書對於每個問題都以客觀觀點來說明,個人覺得許多觀念蠻值得參考與學習。
關於儲蓄,本書提供以下建議:
有的書建議把薪資的10~20%存下來,本書的建議為:把所有你能存的錢都存下來。
關於投資,本書提供以下建議:
1.投資的3個理由:1.為將來的自己而儲蓄(你終有一日,你不願意或無法再繼續工作)。2.抗通膨,維持你的財富購買力。3.以財務資本取代你的人力資本。
2.想辦法增加你的收入,投資於生財資產。
3.若你存錢的時間比3年短,則持有現金;若存錢時程超過3年,那就投資債券。
4.以下各資產的年報酬率:股票8~10%;債券2~4%;REITs10~12%;投資性房地產(12~15%,較常使用融資槓桿)。
5.若有辦法避開股票下跌,應該避免超過15%或更高的跌幅,改為投資債券。
6.我們有能力去做多樣化,我們可以把擁有的投資資產種類多樣化,可以把擁有它們的時間多樣化。長期購買多樣化的生財資產,這是對抗露出醜陋面孔的市場波動的最佳方法之一。
7.何時賣出?應事前訂定你將賣出的情況,在3種情況下考慮賣出資產:1.再平衡投資組合。2.擺脫一個集中或持續虧損的部位。3.支應你的財務需求。總結8字:買進要快,賣出則慢。
對於花錢,本書的建議為:
1.兩倍規則:當你想花一筆錢在某樣東西或某件事,必須拿同樣金額來投資。
2.把重點放在長期滿足感最大化。例如:花錢買體驗、偶而犒賞自己、花錢買時間、把錢花在別人身上。
何時可以退休?總退休儲蓄=25 ×年支出。
本書打破過去觀念:
1.對負債貼上好或壞的標籤,其實不一定是對的。不論是什麼類別的負債,是一種財務工具,妥當運用對財務有幫助;若使用不當,可能有害。
2.舉債的時機有2個:為了降低風險或為了取得高於借款成本的報酬。
3.投資最佳開始時間是昨天,次佳開始時間是今天。本書的建議是,現在就投入你能承擔風險的所有資金,例如6成股票4成債券。會比分批進場的報酬率,有76%的時候,平均投資策略績效表現比一次性投資策略表現差,若以一年投資期來統計績效表現約低4.5%。唯有在重大股市崩盤前,平均投資策略才會顯著優於一次性策略。
4.投資需要靠運氣。
5.改變對於漲勢的思考方式,33%的虧損需要50%的獲利才能補回,在危機時期買進,是不需思考就能明白的道理,就算市場花5年才能復原,你仍然可以同時賺到8%的年均報酬率。(預期一年回復,市場年報酬率為50%;二年回復,為22%;三年回復,為14%;四年回復,為11%;五年回復,為8%)。公式為:預期年報酬率=(1.5)^(1/補回虧損需要花的年數)-1。
6.有沒有錢,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你的生活中處處都存在這種相對性。例如,若你淨財富>93,170美元(2,888,270臺幣),你的財富在全球人口中已經居前10%。能在前10%就可以定義為富翁了。前10%算有錢嗎?前1%?前0.01%?拿什麼總數為基礎?全球?全國?全市?沒有正確答案。
7.光靠節儉,無法致富,要想辦法增加收入,若你每天節省5美元買咖啡,你的投資年報酬率要到12%,連續數十年百分百持有投資組合,才有可能賺到這個報酬,對一般人而言實在太難了。
8.邊際效用遞減:每增加一單位的消費,帶來的效用低於前一單位消費帶來的效用。書中稱為『胃口定律』,當你肚子餓時,第一塊比薩感覺最棒,美味無比,但接著吃第二塊,感覺會略遜於第一塊,第三塊不如第二塊,到了某個點,你會飽到不想再吃比薩。
對於買屋與租屋的優劣分析:
買房:除了要支付房貸,買屋還有其他種種一次性及持續性成本。一次性成本包括頭期款及購屋的相關費用,持續性成本包括稅、維修、保險等。
買房的時機:計畫在這個地方待上至少十年、有穩定的職業生活、買得起。並把你的負債/所得比維持在43%以下。
租屋:除房租外,租屋的主要成本是長期風險,包含未知的未來居住成本、居住狀況的不穩定性,以及後續的搬遷成本。
雖然引用許多投資歷史資料推論出許多建議,但這些資料對於投資人而言,可以作為參考但不能盡信,這有兩派說法,一派認為歷史資料可以參考,因為歷史會不斷的重演;另一派認為歷史毫無參考價值,因為很難會出現一樣的歷史情境,只會出現相似的狀況,但相似不代表歷史重演;我個人覺得,同樣的資料,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解讀,重點還是在人的身上,我們可以大膽假設,投資人會因為相同的因素貪婪與恐懼,即使時代背景不同,當某些情形出現時會有較高的機率會產生趨勢,因此,歷史資料在某些情形下有用,有些情況下無法參考。
閱讀本書的過程,讓我聯想到許多書籍的一些代表概念,至少想到了2本:
「股息cover我每一天」:專注本業、閒錢投資。你在工作上努力讓自己更具競爭力、在專業上更精進,讓自己的工作收入能隨著年資而增加,才有本錢進行投資。在「持續買進」前言中也有提到,你的年薪若以5%報酬率計算就是(年薪×20=投資組合),當你的月薪每增加3,000元,就等於72萬的投資組合年報酬率5%,也就是說在你職涯期間,努力讓自己可以加薪會比投資獲得的獲利效率高許多,當薪水增加,支出維持不變,則能投資的本錢也能漸漸增加,書中也提到在工作期間要慢慢讓勞動獲得的主動收入慢慢轉換為投資的被動收入,直到退休後,完全由被動收入來支出日常生活。
「理財聖經」:隨時買 隨便買 不要賣。這句台詞很戲劇化,但投資仍要挑選,「持續買進」書中不建議投資個股,投資整體市場會是較佳的選擇。
本作品較少提到投資人心理的探討,是以類似實驗設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提問、目的、統計資料得出結論、建議作法、優缺點比較,持續買進也不限於股票市場,包含房地產、債券、REITs等也都有分析優劣。
書中的最後提到:我們要永遠記得,投資只是一個工具與過程,目的是為了讓你的生活可以更好,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擁有的時間才是真正珍貴的,因為錢可以再賺,但時間無法逆轉也無法買到,你的30.40.50歲都只有一次,賺錢投資的同時也要適時把獲利換成自己想要體驗的人生經驗,書中提出一個假設:你願意以現在的年齡狀態與巴菲特交換身分嗎?這個問題可能會讓人怯步,你想要成為首富但已步入終年,還是以現在的身體狀態嘗試不同的人生經驗?
金錢很重要的一項功能就是可以讓你運用時間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了解你投資的目的及目標,這本書提供許多思考方向,持續買進投資法是讓金錢可以維持購買力的一大策略,也是長期投資最佳的策略之一。(3h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