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作品對受薪階級來說是很大的警示,揭露了政府的QE量化寬鬆會導致貨幣貶值,通貨膨脹率增加,而結果就是我們誤以為帳戶的存款因為利息持續增加,但實際上通貨膨脹大於銀行利率,又稱為「金融抑制」:基準利率低於通膨率,通膨侵蝕了購買力,即使利率不為零,實際上你從利息收入無法應付通膨率,隨著時間越久能買到的東西越少。
從2008年次級房貸及2020年新冠疫情,國家與政府都利用金融工具來避免經濟體系崩盤,但這樣的政策都有代價,結果是:擴大財富不均,富有人有更多財務工具可以使用;受薪階級則越來越難翻身,因每次的財務工具都是一種掠奪,貸款,隨著每次貨幣價值的削弱,貸款會隨著時間拉長而使債務的實際價值降低(今年的100元價值會低於明年100元,也就是同樣商品,今年100元可以買到,明年要更多貨幣,例如102元才能買),反過來說,若我貸款100元,明年貸款的實際價值會減少,例如明年100元實際購買力等於98元;書中還提到一點,政府本身也是負債累累,讓債務價值減低是最快且有效率的財務手段,政府有動機這樣做。總之就是,越早負債,債務隨著時間會越來越輕,且政府會幫你一把,這也是有錢人的操作方法,適時運用槓桿,讓獲利(虧損)加倍,只要能應付每月還款的現金流,原則上良好的負債可以讓你累積財富,這是政府默默在做不敢張揚的事情。
上述的觀念是我閱讀這本書最有感觸及印象最深的觀念,回憶小時候菠蘿麵包一顆10元,現在都要30元~便當從疫情爆發後從70元現在已經至少85元起跳,緩慢的通貨膨脹是政府希望人民可以消費讓錢可以流通,但失控的通貨膨脹可能會引發經濟危機,造成人民對貨幣體系失去信心,而信心是貨幣在沒有實際價值背書時最後一道機制,我們會相信這一張由政府發行的彩色印刷紙代表的意義與購買力,是大家集體相信這張紙有這個價值,今天若我們恐慌或失去信心,錢就沒有任何意義,失去了購買力,政府就很頭大,因此這空中樓閣的信任體系在資本主義還在的情形下,還是會持續運作。
以下幾點是個人覺得值得收錄的觀念:
1.即使利率維持不變,民眾也會根據自己對未來的感覺來決定是否多借錢或少借錢。對工作前景感到樂觀時,我們會申請高額抵押貸款,因為相信房子會升值;反之,如果對未來的工作前景感到憂心,我們會儲蓄而不是貸款支付開銷。
2.理論上,降低利率會導致更多借款。但心理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有信心時,即使借貸成本高昂,也會過度借款;當感到恐懼時,對任何價格的借款都會持保留態度。
3.量化寬鬆如何發揮作用?效果1.透過提高債券價格來增加支出。效果2:透過提高其他資產價格(例如房地產和股市)來增加支出。效果3:增加銀行的放貸能力和意願。效果4:讓人民相信銀行會致力於實現2%的通膨目標。
4.QE和低利率政策對於已經擁有資產的人、以及有足夠財力以誘人利率借款購買更多資產的人,非常有利。但對於其他人來說,這只是讓資產的"入場價格"更加昂貴。如果你正在尋找一種增加世代不平等的方式—讓已經擁有資產的年長者受益,同時懲罰那些仍在積存資金購買資產的年輕人—難以想像有比這更巧妙的方式。
5.無論何時舉債,你都在承擔風險。不管你的投資表現多好或多差,到期時你都需要用實際擁有的流動現金支付利息。因此,你需要謹慎利用債務,確保你負擔的起利息成本,並能應對任何超出預期的利率上升。以投資為目的的負債總是會帶來新的風險,並非適合每個人。但對於能夠承受的人來說,成為債務人可以讓你從金融抑制中受益,而不是受到傷害。
6.貨幣有三個功能:1.大家普遍接受做為購買商品和服務的一種支付形式(交易媒介)。2.記錄這些商品和服務費用的方式,也就是讓他們"定價"的單位(計價單位)。3.價值儲藏的方式。表示你不需要立即花掉你所生產的所有東西。你可以將其以貨幣形式儲存起來,等到將來需要時再使用。
7.造成通貨膨脹的可能原因:1.許多商品會使用的重要原物料變得更昂貴。2.世界上某個製造大量商品的地區(例如中國)工資上漲。3.政府展開大規模的建設計劃,增加了對勞動力和建設過程中所有投入要素的需求,進而推高物價。4.每個人突然覺得自己更富有,因此對所有事物的需求增加了,如果供應量增加速度不夠快,無法滿足需求,物價就會上漲。
8.或許讓人覺得難以置信,原來創造貨幣這麼簡單,只要在系統輸入數字即可。這總令人感到哪裡不太對勁:難道不是需要一群人先存錢進去,然後其他人才能借到錢嗎?並不是這樣的。正如經濟學家高伯瑞所說:銀行創造貨幣的過程太簡單,以至於人們的心態難以接受。談到這麼重要的事情時,似乎需要更深奧的解釋才合理。
這本書有點翻轉我過去對於貨幣、金錢觀念的了解,以前都說要努力存錢、沒事不要借錢,借錢是拿未來的錢到現在來花,還要付出利息,但凡事都有一體兩面,借錢同時也是讓你可以累積財富的一種手段,只要適時的利用,早點借,隨著貨幣貶值,你的貸款就會慢慢減輕,或許很多人已經知道這層道理,但這樣矛盾的觀念對我而言還是相當震撼,原來有錢人玩的遊戲已經不是"努力賺錢存錢"這種,而是"你們繼續努力付出勞力賺錢及存錢,我就收割你們的勞力及時間,等未來再還,但未來還你們時,實際上付出的錢價值已經比當初欠的錢少很多",多麼驚人的玩法阿,資本主義的精髓,若沒有找出攻略,你就是一直在用時間換取金錢的層級,要跳脫這層思維,藉由"適當的負債,讓貨幣貶值成為助力",債務,不總是負面的,金錢的價值,在世界各國政府的把玩之下,不知道會不會有崩潰的一天,這本書個人覺得很值得一讀,推薦給對貨幣運作機制有興趣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