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快樂與幸福觀念分享 (2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getImage (2)

這一部是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倖存下來的弗蘭克心理醫師所著,前半段訴說在集中營的生活,看了真令人覺得不忍,而且難以想像若是我在那樣的環境可以撐多久(可能撐不過一週吧),若要說哪裡是人間煉獄,集中營絕對榜上有名,據估計奧斯威辛集中營造成約110萬人死亡,這個數字比台灣東部人口總和還多(宜蘭45萬、花蓮33萬、台東10萬),而這樣的死亡是人為造成的(虐待、毒氣室、餓死、過勞死、病死等等),若覺得難以想像畫面可以去看一部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裡面將集中營的生活寫實地拍出來,還好電影是以黑白畫面呈現,不然看這部電影完大概好陣子對紅色的東西都會有所忌憚。在這樣惡劣毫無生還希望的環境下,倖存者是以甚麼樣的心態得以存活下來?從讀者角度看來,存活下來極大部份靠的是運氣,在整個集中營的經驗當中很多是二選一的選項,其中一個就是死亡(但在選擇當下並不知道),例如一開始進入集中營就排隊被分成二路,一路直接通往毒氣室被燒死....之後每天都是不停的粗活勞動,不管你有任何病痛或受傷都要出席,不然可能被管理者當場處決;還有在整個勞動過程中只要做某件事情讓管理者不順眼也可能馬上被射殺,簡言之就是時時刻刻都活在恐懼當中,不曉得下一秒就死亡。排除掉好運之外,能自我控制的因素剩下三個:1.強大內心的力量,建構一個世界逃離恐怖的現實。2.對未來樂觀、抱持希望,認為現況只是暫時。3.擁有選擇的權利。

後半段討論人生存的意義,可能也是許多讀者希望從這本書中找到答案的地方,弗蘭克有許多觀念可以讓讀者有電光一閃、突然開竅之感,他提到:「曾經他詢問一位下棋好手:大師,請教這世界最好的一步棋要如何下?事實上沒有所謂最好的一步棋,要看在對弈中的局勢、對手的個人特質而定。人類的存在也是如此,一個人無法尋找抽象的生命意義,每個人活著都有其特殊天職或使命。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不可取代,只有你自己才有機會去完成自己獨特的使命。如何去找到使命?可以藉由1.創造與工作。也就是功績或成就之路。2.體認價值。經由體驗工作本質或文化;或愛情來發現生命的意義。3.受苦。當遭遇到無可避免的苦難或病痛,等於得到最後機會去實現最高的價值與最深的意義—採取何種態度面對這個狀況?如何面對這樣的痛苦?因為人的生命短暫,這樣的短暫性造就一種責任感,我們知道每樣事物都是短暫存在的,因此要不停的選擇,哪些事情要做,哪些事情不做,哪樣的抉擇是希望留給後人的記憶?在任何時刻人都要下決定,不論是讓自己或事情變得更好或更壞,這成為我們存在的里程碑。」

閱讀完「活出意義來」真心覺得我們活在沒有戰爭及資本主義的世界裡是多麼幸福,不用擔心最基礎的生活需求:食物與睡覺。這被視為理所當然,在集中營的那些人們,這些對他們而言是最稀有的資源,沒有足夠的體力面對他們的困境,若在整個過程中喪失了希望,就如同喪屍一樣,沒有了目標,不需要動腦,一切都沒有了意義,也無法改變現況,最終就是走向死亡一途。

這是一本很殘酷同時也很正向的書籍,閱讀到作者的際遇對比於我們的生活,我們所抱怨的事情只是芝麻小事,對現況不滿足是比較之下的結果,只要內心可以轉換心態,許多煩惱便會煙消雲散。這本作品在大家選項多到不知道如何選擇的現代以及速食主義,什麼都講求快速與效率,忘記了好好體驗當下的生活;長時間的接觸3C產品增加憂鬱的機率,大家應該把腳步放慢,將視野從螢幕中脫離,看看美好的周遭世界,現實生活中就有許多的樂趣等待我們的挖掘,但我們都沉醉在虛擬世界當中,最近很紅的「元宇宙」又是另一個朝向虛擬生活的新起點,或許科技的進步的潮流無法阻止,但別忘了人類可以選擇,在選擇虛擬世界或是真實世界的同時可以停下來思考,想一想將所有生活數位化對人類生活有甚麼好處?還是只是因為新鮮感,因為酷炫才想要嘗試這短暫的快樂?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owLargeImagebocmqem_460x580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怒火攻心、因為一件小事喪失理性而事後懊悔的經驗?這是情緒優先於大腦理智思考的展現,情緒影響決策,因此自我覺察情緒對於生活或重大決策時可避免一時衝動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學習培養情緒智商是從小養成的,但若有心學習,在各年齡層還是可以藉由方法來改善自己的情緒智商(EQ)。

情緒智商是由丹尼爾.高曼於1996年出版的書籍,並於2016年發行20週年紀念版,可見這本書對於人類邁向更進步的未來及更滿意生活的重要性(膚淺的話是可以讓出版商再賺一次錢)。

EQ的基本定義為:

1.認識自身的情緒。隨時認知自己感覺的能力,才不會淪為感覺的奴隸,成為生活的主宰。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 (1)

作者馬丁.塞利格曼將正向情緒分成"過去、未來與現在",對過去滿足可以從感恩、寬恕及轉換思考角度跳出不好的意念來增加;樂觀的未來可以從辨識及反駁無意識出現的悲觀念頭來改善;現在當下的正向情緒分為短暫的愉悅及長時間的滿足感,短暫愉悅可以藉由去除習慣化(延遲享樂)、鑑賞和淨心來增強;長時間滿足是在一項目標任務上專注、投入及進入心流的狀態,它的特性為當下無法體驗到正向的情緒(因為已全心投入,毫無自我意識,但事後回味這過程充滿滿足的體驗),滿足感是來自自我長處與美德的發揮,作者在此探討了二十四個長處,並以工作、愛情及養育小孩為例子,將長處與美德融入其中做探討。以上這些皆為個人取得正向情緒-也就是如何獲得快樂的方法,最後的最後再討論到如何找到生活的意義與目標。

在閱讀時讓我聯想到探討相關議題的書籍,例如:「更快樂」及「心流」這二本書,有些實驗及探討議題也互相呼應,喚醒了本人對這幾本書籍內容的記憶。

快樂公式:H(維持快樂的長度)=S(快樂廣度)+C(生活環境)+V(個人控制因素)。

這本書主要探討在V,也就是我們可以自己控制的心態、思維及想法。以下針對個人覺得不錯的內容一些重點摘錄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c535738

這是一本我看了兩回的書,為什麼?因為書裡面說明了許多至關重要的觀念,而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快樂是一種享受當下,同時在現在與未來都追尋自己的目標與人生意義的過程。

這本書有太多的名言佳句,我引用裡面的一段話:

"與其問自己快不快樂,不如問:怎麼做才能活的更快樂?追求快樂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只有無限連續的點,今天的我活的比五年前快樂,但願五年後的我又比今天更快樂"。

小時候聽過人生的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rpnvgi_460x580

心流:是一種意識上和諧有秩序的心理狀態,可以在過程中體驗到樂趣、快樂並感到幸福感。

為什麼有的人遇到壓力就逃避現實,有的人身處逆境卻可以熬過艱苦時刻並享受克服困難的過程。

最美好的時刻並非發生在一帆風順的時候,而是有意的將身體及心智發揮到極限,努力去完成有難度或是有價值的事情時。

這本書深入探討如何讓人進入心流的狀態,並藉由各種外在環境及內在省思來闡述在不同的情境之下,用甚麼方法可以讓人生備感意義及取得成就感。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