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屋簷

源起:

近期看了一些關於街友的書籍,如"無家者"、"街頭生存指南"等等,在街友團體裡面有一部份屬於精神障礙的族群,對這部份有興趣,想了解這些人以及他們的家人是如何面對及處理可能遇到的問題。這部作品是從書架上隨機找到的,因為上面還有貼上"2020台北國際書展大獎"的貼紙,就決定找來品嘗閱讀。

內容簡介:

這部作品從三個面向來探討:精神失序者、他們的家庭以及社區關懷訪視員(社訪員)。

裡面講述了20則的故事,有黑暗面、光明面、有一家人都是精神失序者但互相扶持、也提到了社訪員的辛酸血淚,這類的故事在現實中上演,這些家庭要承受多大的壓力以及被社會以異樣眼光的態度,他們無處可躲只能赤裸裸的在社會底層間無力掙扎,社訪員也只能以有限的時間做有限的協助,是一部相當沉重的書籍。

閱讀心得:

我有一個表哥,就是受思覺失調所苦,一開始我沒發現到異常,表哥會給我看一些影片:關於應用科技控制腦波,對人類做監控或下達指令的影片,那時我單純好奇與他討論這科技的可行性。沒想到隔年他狀況越來越糟,易怒且有些微被害妄想,之後就比較少來往了。

這部作品,雖說全部是都從作者(社區關懷訪視員)主觀觀察所著作,但作者以中性客觀的角度,不偏頗及不帶批判的敘述方式來描述所見所聞,打破讀者對"精神障礙"的刻板印象,原來他們在病徵呈現方式多元,但在社會及資本主義至上的年代,這群人終究無法與一般人過著同樣的生活,不只工作難尋,社會對他們的歧視及因為新聞報導所給予一般大眾的印象,讓這些人說出自己身份時就可能會被貼上負面標籤。

沒有人會想生病,可以健康快樂的生活對他們而言是遙遠的願望,政府應該正視這些弱勢團體,看到作者提到社訪員的待遇時,真心認為政府應該重新評估這群關懷社會底層的工作,給予更加適當的福利。

對於精神疾病患者,社會以及我們應有正確的觀念,當看到這方面的報導及書籍,我都會認真思考,若我是他們,我該怎麼辦?他們只是病人,需要治療與救助,社會多些友善及包容,或許可以減輕這些病人及家屬的心理壓力及負擔。

"屋簷下的交會"作品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

「鄰居在聊小燈泡事件,有人說:精神病人的家屬怎麼不把小孩看好,家屬也有責任啊,怎麼放他在外面閒晃?

精神病人家屬一股氣衝上來,回嗆道:精神病人家屬都不用工作嗎?怎麼可能24小時都看著孩子,孩子有腳想跑出去,家人攔得住嗎?

家屬跟社訪員激動的轉述這件事情,並向社訪員說:

每次看到這種新聞就會有人責怪家屬,但有人知道精神病人家屬的心有多痛嗎?

痛的不只是無辜生命的喪失、被害者家屬的悲傷,更痛的是,害怕自己生病的孩子哪一天傷了別人身體或性命,家屬要拿什麼東西賠人家?」

上面這段話讓我深感震撼,大家可以思考,若家人出現這樣情形,每天活在擔心害怕的情緒中,要如何正常、至少無憂的生活?當你擔心一件潛在危機,心懸在那,很多事情就無法專心、也無法規劃未來,連現在的問題都無法解決了,該怎麼辦?更恐怖的是,隨著擔心的延續,在情緒負面循環久了,壓力大或是憂鬱等也會嚴重影響家人,有較高風險從一個人的問題變成一家人的問題,而精神層面又比物質層面上更難以發現,導致一天天的累積,最終爆發時又會是另一齣悲劇。

回過頭來,政府很難去正視這些問題,因為這些屬於少數人的情形,若以為大眾福祉做出發點,在資本主義運作之下,資源會優先往利益或效率高的方向移動,對於無家者、精神失序者及弱勢族群而言,只有當發生重大事件時,政府才會因為社會輿論壓力下稍微有所作為。沒有親身經歷過,你不會真正了解,希望大家都能保持良好心理狀態,若身邊有精神障礙者,除了照顧之外要適時有宣洩壓力的管道,也真正希望政府對於相關政策及福利上能通盤規劃,讓可能發生潛在社會問題的風險可以降低。

每次閱讀完弱勢族群議題的書籍,內心都蠻沉重的,但沒有去稍微了解不代表現實中沒有發生,而是大多數人不願或不想去觸碰這些議題,書中20則故事僅是一部份而已,有更多部分沒有機會讓更多人了解,就像冰山一樣,僅有10%浮在水面上,但水面下還有90%看不見,希望政府能多注意並提供更多資源,並有適當管道讓大眾可以接收正確資訊,新聞媒體也不應為了嗜血及吸引注意力而刻意汙名化弱勢族群,期待未來一切都能越來越好,祝福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家庭,你們辛苦了。

arrow
arrow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