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非常潛力股

源起:

巴菲特的投資策略都有參考費雪的觀念及精神,也在其他相關投資書籍閱讀到建議參閱這本書。

內容簡介:

這本新譯版共分成三個部份(作者費雪的三本作品):1."非常潛力股"2."保守型投資安枕無憂"及3."投資哲學之養成"

第一部份主要以如何以"15項要點"篩選出成長股,因主要是以偏向基本面分析,包含經營階層的誠信度、銷售團隊、研發量能等等,不特別列出內容。

在總結的部份提到"投資如果沒有耐心和紀律,說其他的都沒有用"以及"在股市裡,強大的神經比聰明的腦袋更重要"、"人生潮起潮落,唯有經歷狂風巨浪,才能得財富"。

第二部份同樣針對如何找到成長型企業做一些不同面向的介紹,這裡也略過。

第三部份是作者費雪投資哲學的養成,他認為沒有任何投資哲學可以短期內發展完備,他的投資哲學經歷很長的時間,部份來自邏輯推理,部份來自觀察別人的成功與失敗的經驗,但其中大部份都是經由痛苦的學習而來,從自己的錯誤中所得到的教訓。

心得:

於1958年出這本書的作者費雪,就已經有許多令人佩服的投資思維,有些觀念還延用至今,華倫巴菲特有說過他有15%像費雪,85%像班傑明.葛拉漢。足以證明費雪的投資觀念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

裡面也有許多歷史的痕跡,像是在費雪那個年代motorlora(摩托羅拉)是頂尖企業,但現在的摩托羅拉已變為一般企業,與卓越相去甚遠,在每個世代,新的科技取代舊的思維,也創造不同的科技怪物,像在目前的科技四巨頭:臉書、蘋果、亞馬遜及古歌,這些已經壟斷整個資訊市場,現階段認為很難有後起之秀有辦法取代他們,但當更新的科技技術問世後,將會有新的公司取代他們的霸主地位。

必須老實說,個人覺得費雪建議的"閒聊法",在沒有政商關係的散戶很難取得這個資源,只能從財務報表著手。

許多例子因為時間久遠,個人對於舉例部份都快速略過,重點著重在費雪對於投資觀念的建立。

而作者費雪所提的投資標的選擇,就像"從A到A+"所提到,找到一間邁向卓越的企業,而這個企業的特性恰巧可以呼應費雪所建議那15項要點以篩選出成長型企業。

內容有提到,除非企業的本質改變(變差),否則若是已經從15項要點篩選出企業之後,買入後長期持有,幾乎沒有所謂賣出的時間點。

還有做決策不可能百分百都正確,要有面對錯誤的勇氣,反省並適時將已經不值得投資企業售出,再尋找其他標的。

這本書提出了一些觀念與其他的投資書籍矛盾,例如:別過度強調分散投資及市場是有效率的?

這些探討都是因不同情況下而有不同的做法,並無一個"最佳"方案,故投資是一門相當艱深的學問,但因為"成功者生存謬誤"讓大眾想參與這個市場。

雖然這本著作有些許歷史,但其中有些概念還是可以延用,若有時間可以參考這位投資巨人濃縮精華的著作。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黑光計劃 的頭像
    黑光計劃

    黑光進化黑洞(分享閱讀心得及精彩旅遊故事),每週末更新文章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