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重點:作者強納森.海德特闡述人主要先以直覺反應,然後再理性分析以符合自己的價值觀,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好人(因為價值觀不同),但這樣的思考邏輯並非真的理性,我們該擁有廣納不同觀點的心態,讓自動化反應稍微牽制住,要明白世界上並非二元論:只有對與錯、黑與白、正義與邪惡,好人與壞人是在不同情境下產生,好人會做壞事,壞人會做好事。另外作者將快樂做二度的延伸,從快樂源自於內心的改變延伸到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互動同樣會影響快樂程度。
佳句摘要:
1.人的判斷和證明是個別的程序。人類根據判斷(由腦中無意識的認知機制產生,有時正確,有時則不一定),產生了基本理由,自以為可以充分解釋自己的判斷,然而,基本理由只是事後合理化的成品。
2.心智分成幾個部份,好比騎象人(控制式歷程)騎在大象(自動化歷程)的背上。騎象人逐步演化為服侍大象;
人們發生道德錯愕時,會呈現出騎象人服侍大象的樣子。人對於是非對錯有強烈的直覺,並且為了這些直覺,努力建構出事後的說詞。即使理性空手而回,直覺也不會改變判斷。
在我們終生奮鬥於贏得朋友、影響別人的過程裡,道德推理也參與其中。
如果想要改變對方在道德或政治議題上的想法,請先用自動化歷程溝通。如果請對方相信的事情違反了對方的直覺,對方就會努力尋找出路,就是找理由來質疑你的主張或結論。
3.道德心理學第一個原理是: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作者提出6個實驗研究領域。1.大腦遇到事情往往立刻評估。2.社會與政治上的判斷取決於快速浮現的直覺。3.身體狀態有時會影響道德判斷。不好的氣味和味道會讓人變得更輕易下論斷。4.病態人格有理性、無感覺。5.嬰兒有感覺、無理性。6.情感反應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大腦位置。
4.人類把智商用於支持自己的立場,而不是用同理心為他人設想,無法更充分公正的探討整個議題。在許多案例中,人採取的事驗證型思維,而非探索型思維,這在自我利益、社會身分、強烈情緒讓人想要或甚至需要達成預定結論時,我們哪有可能以開放的心胸、多方探索的方式進行思考呢?
關於驗證型偏誤:人在尋找及詮釋新證據時,採用的方式往往是可以用來驗證自己的想法,人會質疑他人的陳述,但對於自己的看法會想要保護它而不是質疑它。
5.每個人都在意公平,卻分成二大派,一派認為公平意味著平等,但另一派認為公平是指比例-獲得的報酬應根據貢獻的比例,即使按比例肯定會造成收入不平等,也還是應該按照比例。
6.作者一開始認為快樂來自於內心,正如佛陀所言,你永遠不能讓世界符合你的希望,所以要專注在改變自己和自己的慾望上。可是現在想法改變了,作者認為快樂來自於關係,來自於取得你自己與他人合適的關係、本人與工作的關係、本人與大於你自身的事物的關係。人類演化成群居生活,心智構造不只是為了能在所屬團體內贏得競爭,也是為了能在所屬團體內跟成員團結合作,讓所屬團體贏得團體間的競爭。
7.蜂巢假說:人類是一種有條件的蜂巢生物,我們為了比自身更宏大的事物,有能力超越自利並放下自己。我們過的生活多半在世俗世界,卻會在過渡到神聖世界的短暫時刻,變成"只是整體的一小部份"時獲得最大的喜悅。打開蜂巢開關主要有三個方法:1.本性中的敬畏感:敬畏之情的觸發通常有二種特色1.廣闊無邊(某個東西使我們激動難言,使我們感覺渺小);2.需要適應(我們的經驗無法被既有的心理結構輕鬆的吸收消化,我們必須改變心理結構來"適應"那樣的經驗)。2.涂爾幹藥:現代人稱之為"迷幻劑"。3.銳舞:集體在搖滾樂中狂歡舞蹈,最著名的例子為Zappos創辦人"鞋王"謝家華在派對上體驗到銳舞的經歷。
接著作者說明了在人體機制上有鏡像神經元有助於對他人產生同理心和催產素可以讓人對所屬團體產生向心力,這二種機制讓人會放下自私自利而為了團體目標付出。
8.普世的人性大致上有五種樣貌,此五種又各分成二種不同的極端:1.關懷/傷害:使我們得知哪些跡象代表受苦和需求。2.公平/欺騙:為了因應"獲得合作的報償並且不被利用"的適應難題。3.忠誠/背叛:為了因應"組成及維持聯盟"的適應難題。4.權威/顛覆:為了因應"在社會階級制度裡建構有益於我們的關係"的適應難題。5.聖潔/墮落:為了因應"雜食者的兩難"這項適應難題,對於物體給予正面及負面的價值,在凝聚團體的向心力是相當重要的。
心得分享:
個人比較喜歡作者強納森.海德特上一部作品"象與騎象人",這部作品探討了不同觀點的人在同一件事情關於政治與宗教上不同的解讀,且書中主要是以美國作為討論對象,對台灣而言有點太遙遠,許多例子很無感,但個人覺得這部作品的結尾非常令我有感觸,在此分享給各位:「道德使我們盲目地看不見事實,其實即使不同立場,各團隊都是由好人組成的,而這些好人都有重要的話要說」。這也顯示台灣一些政治生態"兩黨對立"可以有更好的方式,就是互相合作,只要是對臺灣長期發展有利的應該打破政黨的藩籬,做出對台灣最好的政策決定。但現在針對各種政策,已變調為為了反對而反對,只要是執政黨提案,在野黨堅決反對,反之亦然,而這樣互相對立的最終結果只會讓雙方的支持者更加兩極化,在網路的推波助瀾之下,綠色的支持者變成深綠,藍色的支持者變更深藍,這樣分裂的最終結果對於人民來說並不好,內鬥只是內耗,臺灣其實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進行,例如在國際上站穩腳步,只要大家能團結,炮口一致,進步的腳步將會更快。
這本書老實講個人覺得還好,"象與騎象人"個人比較推薦,若二本要選其一的話,騎象人這本絕對是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