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getImage (4)

本書重點:

發生匱乏時人的心態會有什麼轉變?會如何決策與選擇,窮人為何會陷入貧窮的惡性循環。這本書帶讀者一探匱乏對人決策的影響以及匱乏造成的好處與壞處,還提出如何避免匱乏的方案與策略,讓人可以避免匱乏、聰明決策。

佳句摘要:

1.當我們覺得自己有的東西太少時,心理會發生什麼情況,它又會如何塑造出我們的選擇和行為?結果是我們會不快樂。我們越窮,就越無法負擔好東西;越忙碌,享受的休閒時間就越少。但匱乏並不只是物理上的侷限。同時也是一種思維模式。當匱乏擄獲我們的注意力,就會改變我們的思考。當心智被匱乏感所擄獲,有時我們會變得更專注、更有效率。但有時候可能變成我們的負擔。因為我們思緒會被匱乏所盤踞,念頭會不斷回到那裏,以致於我們無法把太多心思放在別的地方。

2.專注紅利:面臨完成期限時強化的創造力,當心智被匱乏所擄獲,匱乏會讓我們做出一些光靠自己本身不容易做到的事。

3.專注在一件事上表示會忽略其他事情。當我們專心讀一本書或是看電視,沒注意到旁邊的朋友問話。專注的力量同時也是關閉隔絕其他事物的力量。注意力只能集中於處理手邊的匱乏。隧道效應所引發的是隧道視野,也就是在隧道裡面視覺範圍變狹隘,讓我們對裡面的東西特別專注,完全看不到隧道外面的事物。專注是一種正面價值:匱乏讓我們專注於當下似乎是最重要的事。隧道效應則不是:匱乏讓我們視野窄化而忽略掉其他可能更重要的事。

4.匱乏改變我們看待事物的眼光,讓我們做出不一樣的選擇。這會創造一些好處:我們在當下時刻變得更有效率。不過它也會讓我們付出代價:一心一意的念頭會導致我們忽略真正認為有價值的東西。

5.即使微小的分心也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匱乏會占用認知頻寬,讓我們分心的事並不一定來自外在。常常是自己製造出來的。揮之不去的念頭把我們的心智吸引進去,就像外在的聲音會讓我們分心而無法清楚思考,匱乏也會製造內在的斷裂。

6.匱乏不只導致我們過度借貸或是無力投資。它也讓我們生活的其他面向變得綁手綁腳。讓我們變得比較笨拙。讓我們變得更衝動。我們只能用較少的心力來應付,用較少的流動智力和較弱的執行控制力-生活也變得更加不容易。匱乏製造出其他匱乏。

7.當我們注意到匱乏,思考處理方式也會因此改變,它改變我們如何管理金錢、時間及熱量。同時也讓我們以不同的思考方式處理匱乏。

8.窮人的寬鬆較少是因為情況不允許。富人面對問題時因為資源充足可以較隨意、無效率、而且具有寬鬆,窮人就需要精打細算,而且不存在寬鬆。

9.如果沒有寬鬆,必須犧牲掉原本已經計畫好、他認為重要的東西。他犯的錯誤帶給他某種實際的損失。寬鬆不光讓你免去必須取捨的難題。它也代表在犯下錯誤時不需做出實質上的犧牲。

10.寬鬆的概念正好切入匱乏心理學的核心。有了寬鬆,給我們帶來充裕的感受。寬鬆並不只是沒效率,它也是心理上的餘裕。充裕不只讓我們可以買更多物品,它讓我們享有隨意又不需考慮太多的餘裕,同事也給我們不必介意犯錯的餘裕。

11.感知是高度相對性的。而相對性的感知是我們心智在處理訊息時先天的一部分,不過經驗和專業卻可以讓我們設法超越。專業-對單位大小更深刻的認識,可以改變認知。

12.如果不知道要犧牲什麼,你就不容易想像這個東西要花什麼代價,以及到底值不值得。寬鬆的存在,以及毋須取捨的情況,正意味著我們沒有直覺、容易的方式可以評斷東西的價值。

13.你考慮明天的匱乏,也只是知道它抽象的概念;你無法體會,因為它擄獲心智的程度不會一樣。其中原因之一在於認知頻寬。此刻的現在會自動對你施壓,未來則不會。關注未來要用到認知頻寬,但匱乏對它課了稅負,我們會變得更加專注在當下的此時此刻。我們的認知能力需要更多資源才能去設想未來的需要,我們同時也需要執行控制力來抗拒眼前的誘惑。

14.簡單的維修為當下省下時間,這些花費的權宜之計也幫你在今天省下錢。隨著這些修補逐漸累積,長期要付出的代價也不斷在累積。

15.匱乏陷阱不只是實體上資源的短缺。它是基於對這些資產的誤用而出現效能上的短缺。它讓人持續落後一步,它也是一種管理和運用所有物的方式,以至於看起來以及感覺上比實際有的還要少。最初的匱乏與其後的行為結合導致匱乏的擴大。

16.由於不斷用最簡便的解決方式來應付最立即的問題,經過時間累積之後,這些臨時應變的處理方式會製造出一套複雜的責任承諾網路,結果就是一團混亂的資產與義務關係。

17.匱乏不僅僅是資源和慾望之間的平均差距,經濟學家很久之前就明白不確定性影響結果的重要。我們知道不確定性的報酬率會降低投資意願,不確定的收益流會帶來焦慮和無心工作。匱乏的時期會引導出一些行為,把我們再次拉入匱乏陷阱。

18.對職業選手而言,有些動作是自然而然的反應。運動員會怯場原因在於他們過度專注。心理學家發現不同任務的表現好壞,與他們的關注或是覺醒程度,關係呈現一個倒U型曲線。太少關注則表現差,太多關注和過度覺醒則又讓表現變差。

19.矛盾歷程:你試著不去想,反而越會想到它。當你被要求不要去想一隻白熊,你就越想不出白熊以外的東西。

20.窮人最欠缺的事物之一就是認知頻寬。他們為每日收支平衡所做的搏鬥讓這一關鍵資源變得稀缺。一旦收入增加,認知容量也會隨之增加。認知頻寬幾乎是決定我們行為各個方面的基礎。幾乎所有高階的認知功能都要仰賴認知頻寬。然而認知頻寬的稅負很容易就被輕忽。窮人之所以會失敗最核心的原因在於他們一開始就窮。在這樣的條件下,必然會失敗。

閱讀心得:

個人相當喜歡這本書,讓我明白窮人會陷入惡性循環並不只是資源上的匱乏,在認知及決策部分也是相對匱乏,這樣的影響就會讓窮人不斷的犯錯,每天都累積微小的錯誤,等到到達閥值或意外事件時就會一次引爆,造成更嚴重的困境。若沒有體驗過窮人的情況就無法想像,當被帳單追著跑、負債累累、煩惱如何籌錢時,怎會有心思餘裕去思考未來,當下的困境想用快速的方法解決,跑去借貸、又無力償還、信用破產,就這樣開始陷入輪迴。

富有的人因為有充足資源,偶而犯錯還是可以修正,窮人則只能步步為營,走錯一步就萬劫不復。之前閱讀關於窮人的紀實書籍時很困惑為何窮人不試著替自己加值,做些比較高薪的工作,看完這本書我理解了:不是他們不想,而是他們沒有餘裕及心思再做規劃,因為被過去累積錯誤的決策追著跑,無暇應付,又如何好好思考未來?因此我們需要提醒自己做事應盡力而為,並小心不要落入匱乏思維,凡事多留點餘裕,才不會讓心智無法運作,展望全局的思考。

個人近期在工作上遇到挫折,認真思考回顧發現落入匱乏陷阱,因為對系統不熟悉導致需要花時間及注意力學習,同時又要產出「有經驗水準」的工作表現,加上系統也是陌生,無同事可以支援,漸漸的不斷犯錯,犯錯部段累積,做出的工作成果主管也不滿意,導致更多的關注,又與主管溝通不良,造成雙方很大的誤解,當然依工作表現而言就是明顯的不適任,在幾個月內就自請離職了,這次經驗深深震撼了我,原來價值觀的差異可以影響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巨大的評價轉變。

總之,匱乏經濟學是一本個人推薦閱讀的書籍,它讓我明白了思維也會產生匱乏,解決方式是製造寬鬆,讓自己有時間、金錢以及心智上的緩衝空間,才不會因為只注意短期忽略了長期的目標與願景。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黑光計劃 的頭像
    黑光計劃

    黑光進化黑洞(分享閱讀心得及精彩旅遊故事),每週六、日更新文章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