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getImage (5)

閱讀心得:

這本書雖然是探討日本的高齡化造成的社會問題,但個人認為現代的日本就是未來的台灣,台灣有機會在幾年後變得跟日本一樣,對於下流老人這本書這樣定義的:

1.收入極低。定義是無法得到最低標準生活所需的費用。

2.沒有足夠的存款。退休後的存款不足以應付生活,或是完全無存款。

3.沒有可依賴的人(社會性孤立)。與親人疏遠或是親人亡故後沒有人可以照顧。

接著書中提及許多個案,大部份在書中的人都不覺得自己會落入到「下流老人」的階層,有些自認存款充足、有些則是在不知不覺間落到此階層,但都有些共同特性:

1.因為疾病或意外而支付高額醫藥費。

2.無法入住高齡者照護設施。

3.子女因為工作收入不足以扶養家庭而同住依靠。

4.離婚。

5.沒意識到自己生病,且沒有可照顧的家人(例如失智症)。

我們該如何預防自己成為下流老人呢?作者有以下建議:

1.年輕時存退休金,建議存至少500~750萬元以上

2.培養「受援力」:是指接受支援的一方妥善運用支援者的力量,藉以重新打造原有生活的能力。

3.即使到了老年也要培養人際關係,盡量不要與社會脫節、缺少與人的互動。

年輕人因為對老年生活感到不安已經利用一些行為例如:晚婚、少子化等來因應,我們必須思考如何分配、利用過去獲得的資產和資源,也要考慮雇用機會和收入來源如何分享與再分配。

個人認為這個與一本書「匱乏經濟學」有許多觀念類似:我們必須增加「寬鬆」以應付突如其來的狀況。匱乏本身會進入惡性循環,讓決策變糟。

例如為預防老年生病造成的醫療支出,可以規劃保險來因應。若預期年老收入會減少,則年輕時要多儲蓄等。

如果我們已經知道老年時可能有這些問題,就可以先思考解決方案,並在年輕時設立短、中、長期目標來進行。從書中案例可以發現其中不乏在工作生涯時表現及收入也不錯,但還是落入到下流老人的階層,顯見這是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的情形。我們提早準備,防患於未然,讓年輕的自己來照顧未來的自己,若不幸發生意外也要勇於求援,現代醫療科技發達,退休生活延長,如何在擁有生活品質下享受老年生活將是每個人重要的課題。個人覺得這本書雖然講述日本的狀況,但許多情形也是可以套用在台灣,當作借鏡,讓老年也可以快樂的過日子。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黑光計劃 的頭像
    黑光計劃

    黑光進化黑洞(分享閱讀心得及精彩旅遊故事),每週末更新文章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