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噸垃圾值多少錢- TAAZE 讀冊生活

作者亞當.明特家族本身也經營過廢棄回收廠,但之後成為作者,用他過去在廢料場的經驗及人脈,結合他的職業,帶讀者一睹一般人很少會接觸到的廢料場產業。

若沒閱讀過這本書,在觀念裡面我們把垃圾和回收物交給清潔業者,就結束了,不會去思考這些回收及垃圾最後的去處及下場為何,有也不關我們的事情,眼不見為淨,垃圾就進焚化爐燒掉,回收就交給回收業者去再生,我們願意做垃圾分類就是環保愛地球。是這樣嗎?

作者用不同的廢料產品線作為旅途的主題,從廢棄電線、廢棄汽車、3C電子產品、塑膠製品、廢金屬、廢晶片等,每一主題藉由作者親自到現場視察及描述,讓讀者可以一窺不同的廢料如何利用各種科技、人工、化學藥品等製程,將垃圾中有價值的東西提煉出來,而製程不論是用焚燒、機器、人工、化學藥品等,最終的結果是廢料場周圍環境惡劣,空氣中瀰漫不健康有毒氣體、沒價值的廢料就近掩埋、為了掩人耳目白天還刻意不上工,在夜晚偷排放有毒廢氣或廢水,人類製造出的垃圾最終自己付出代價,且這些汙染不只出現在廢料場,在消費大國也曾發生廢料乏人問津,結果廢棄汽車被集體丟到大海的詭異政策,我們總以為垃圾會被妥善處理,最終化為灰燼塵土,但看不到的汙染正持續累積,若人類再不正式垃圾、環境汙染等問題,這代價可能是賠上全人類的健康,讓地球不再適合生存。書中提到許多城鎮例如貴嶼鎮(晶片)、文安縣(塑膠回收)、台州(馬達、金屬)、美國印第安那州維恩堡巨大廢料場(廢棄車)等等,看到作者描述的場景真的讓讀者可以想像、看到、聞到這些垃圾及回收物的味道,而這些業者後續處置廢棄物的方式很讓人難以接受,我們以為回收是環保愛地球的表現,但從這本書的描述看起來並不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我們應該更正視這些問題,從垃圾減量做起。

書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研究:

在廁所旁比較放置垃圾桶和垃圾桶+回收桶。結果研究人員發現擦手紙消耗數量比單獨放垃圾桶增加50%,研究顯示回收並不會使大家節約,反而更加浪費。消費量的增加,可能是消費者知道回收對環境有利;然而回收的環境成本不可忽視,消費者認為可以減輕浪費資源的罪惡感而增加消費合理化,有點類似「出獄卡」的功能,只要回收用過的產品,消費就是可以接受的行為。

作者的結論是:首先是源頭控管,不要製造那麼多廢物,你所製造出來的垃圾,最終的結果是到世界的某處被焚燒或再生,不論是何者都會造成環境的汙染。而且我們必須知道一件事:沒有一樣東西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再生。因此重要的問題應該是找出方法,督促消費者努力回收再生,同時讓消費者知道回收不是完美的解決之道,降低總消費量才是比較好的方法。

就書中所描述,中國是廢料場處理的中樞,改善了居民的經濟狀況,但代價是少了新鮮的空氣、多了污染的土壤及不能喝的水資源,險惡的回收環境,還賠上了居民的健康。「把紙類、鋁罐或酒瓶丟在回收桶裡,不代表回收了任何東西,也不代表這樣是環保的,只是表示把垃圾的問題委外出去;我們應該思考回收再生的意義,消費者購買一項商品,在商品壽命到期丟掉前,可以做出精明的選擇。回收再生在道德上是複雜的行為,廢料場在道德上是灰色地帶,從垃圾中尋找黃金的代價是破壞環境,對回收業者來說鈔票就是一切,回收是一種商業行為,進行買低賣高獲利」。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黑光計劃 的頭像
    黑光計劃

    黑光進化黑洞(分享閱讀心得及精彩旅遊故事),每週末更新文章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