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便宜的機票不要買?因為若航空公司超賣機位,最便宜機票消費者會是第一個請下飛機的旅客,廉價機票會附帶可能非自願錯失航班的風險,購買較高價機票可以降低風險。
這是一本探討風險的書籍,從書名無從得知書中的主題與內容,作者走訪許多市場,並帶入風險管理的概念,從妓院、狗仔隊、魔術師、職業撲克牌冠軍、養馬人替馬配種、征服海浪的衝浪客、軍隊的將軍、電影賣座與否,還有些與個人決策有關,創業、職涯發展、投資選擇等,這本書我很喜歡的一點是:很多意想不到的領域跟風險管理也有關,當讀者進入全新領域,聽著作者對這些領域專家的訪談,與此同時帶出他們如何與風險共存,如何分散風險、避險、保險、面對不確定性時如何反應、知道情緒影響時如何應對,看完就像體驗了十種不同職業的辛酸血淚史,同時也加深對風險控管的觀念,這本是近期閱讀到蠻出乎我意料好看的書籍之一。以下分享書中一些不錯的觀念:
1.我們必須冒險,生命才能進步。認識風險,並且知道如何聰明的冒險,是一種重要的生活技能,然而,風險的科學鮮少有人教導,或許可以說明我們容易落入二元論的風險思考:要就冒險,要就不冒險;你要不是胸有成竹,就是認為未來非常隨機且不可預料。無怪乎冒險讓人感覺難以招架或提心吊膽。我們可以利用書中建議的方式來處理風險,這不是有沒有把握的問題,我們可能從來無法確定什麼,部過,有些情況的風險比其他情況來的高,我們越能夠擁抱存在於生命中的不確定程度,就越能善加應對並成長茁壯。
2.如何面對不確定性的環境變化,書中提出四點建議:1.培養一種氛圍,鼓勵大家提出挑戰常規作法的點子,且要能被大家聽到。2.必須明白再怎麼厲害的優勢或秘訣,最終都有可能被超越或破解。3.建立一個鼓勵「快速學到教訓並加速流通」的制度,快速分享資訊並正確分析解讀。4.保持開放心態,在情勢變化時迅速改變策略,這需要一個「鼓勵質疑與創造力的環境」,並經過出色的訓練與練習。
3.風險是你想的到未來會發生的所有事情,風險管理是去掌控我們預料到的風險,但有時候事情就是無法預測發展的方向。即使最佳的風險策略及風險估算也無法無所不漏。我們可能可以避免掉90%的風險,但有10%風險稱為「未知的未知」,也就是我們意料之外的風險,無法規畫的事情還是有可能規畫,重點在於管理你想像到的風險,並為意料之外的事情保持足夠彈性。
4.關於風險管理可以有二種做法:一種是避險,藉由放棄一些潛在利益作為交換,以減少損失的機會。用統計的術語來說就是把較高與較低的極端值風險砍掉。第二種是保險,藉由保險,我們支付某個單位一筆固定費用來承擔我們的下行(不利)風險,但仍保留上行(有利)風險。避險是我們放棄一些有利風險作為交換,藉以擺脫不利風險。而保險是拿不掉風險,可是有利風險或較高的極端值風險並扣除保險成本後還是歸你所有。
5.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做有風險的事情也是如此,風險就是我們為了獲得更多付出的代價,但我們會自行評估,不會無故付出超過必要的代價。不管是換工作、買房子或成家立業,當做一個風險決定時,更高的報酬通常伴隨著更高的風險。但反過來不見得成立,金融經濟學家主張透過分散投資來增加報酬效率,期望以比較小的風險得到相同或更大的報酬,又可稱之為:逢低買進。
6.當我們做出冒險決定時,通常就是不理性的開始,我們常常做出將來會後悔的選擇,但我們可以學習非理性發揮作用的基礎、可能引發的原因及如何避免這些陷阱,以便做出更好的決策。我們對損失與收益的感受可能導致我們做出不理性決策,例如我們賭博輸錢就應該離開,但我們不願意接受損失想硬凹手氣,我們應學會克服對失敗的反感。另外我們很容易誤解風險,對資料理解與分析錯誤分析,我們若懂得運用不同方式理解風險,在交易中可以更有優勢。
7.關於機率,人類常見錯估的方式為:1.我們高估確定性。當我們這樣想時,可能會忽略任何風險與大膽決策。2.對於不太可能發生的情況我們會高估風險。例如我們害怕搭飛機大於開車,但實際上開車出事的機率比飛機還高。3.我們假定不存在的相關性。所謂手感,例如我們會覺得手氣正旺,實際上只是機率極端值發揮而已。4.我們非常看重極有可能或不太可能發生的事件,卻幾乎無視介於二者之間的事件。例如0%和5%差異感覺有意義,但50%和55%就不太影響決策的因素。
8.過去是預測未來的爛方法。
9.獨特性風險與系統性風險:獨特性風險是指特定資產具有特定風險,假如一間企業的管理方式改變,對公司未來走向不確定,可因為這自身而非其他同業影響而造成下跌;系統性風險,即風險會影響更龐大的體系而非僅止於影響單獨資產,例如系統風險會讓整體市場一起飆升或崩盤。
10.很多經濟學家同意,人類會做出反覆無常的風險決策,但多數人不信服這種行為會對市場造成影響,因為會有人發現,抑制偏見不僅對自身有利,也可以利用這點來佔他人便宜,因此我們應試著在冒風險時保持理性,很多專家也認為:提高覺察和教育學習可以改變我們的行為,並使我們能做出更佳的風險決策。
11.損益兩平效應:損失趨避一旦擴大,往往會造成不必要的冒險,還會讓損失超出一般可容忍範圍。當我們輸錢卻發現有機會馬上贏回來,甚至超過輸掉的金額時,我們不僅願意承擔較多風險,還會不惜冒上更大的風險,結果使自己遭受更大損失。如果我們要避免損失,抽身離開會是比較好的選項。
12.如何控制情緒,我們可以向撲克牌冠軍學習:1.絕不拿太多自己的錢押注,減低承擔的風險,也就是避險。2.消除極端的下行風險因素,這類似於保險的概念,當比賽重要關頭時與競爭者談好平分獎金,但獲勝者有額外好處,讓自己得失心不會這麼中,影響決策。3.提醒自己,這只是其中一場牌局,也可稱為廣泛框架,將每一場牌局視為大型賽事的一部分,將個別風險決策設想成一場大冒險的一道環節,將有助於清楚思考,同時避免對暫時性損失反應過度。4.避免過度自信才能保持專注,無論多麼熟練,比賽中什麼事都可能發生,就算是好運,也可能全盤皆輸。要接納懷疑我且不稱讚我的反對聲音,有時善用懷疑的能量激勵自己。
13.風險的五個規則:1.沒有風險,何來報酬:我們甘冒損失的風險就是為了得到更多而付出的代價。2.人不理性,而且心知肚明:提高認知,知道自己不理性的成因並設法保持理性。3.花最小風險成本得到最大利益:潛在報酬越大,必須承擔的風險也越高,但高風險並不代表高報酬。4.做自己的主人:風險管理,提高獲利與降低損失的機率,降低或避免風險。5.世事難料:意料之外的事總會出現,但我們還是可以防範意外,學習保護自己不受那些未知數的影響。
這本書個人覺得談了許多風險的觀念,但一點也不無聊,充滿各種趣味,在閱讀前無法連結狗仔跟風險可以扯上什麼關係,這本書很厲害的藉由各種領域與案例讓讀者可以身歷其境,跟著專家們用風險的角度看世界,這本書個人蠻喜歡的,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