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健康與快樂應該是所有人都嚮往的,這本書是在講述傳奇創業大師拉維肯的人生哲學,他是住在美國的印度移民,從貧窮翻身,他想要分享他的故事與學習到的人生智慧。
據書中描述,這本書可以從網路上"免費?"下載,創業大師希望能把自己學到的東西給更多人知道並應用,個人覺得這樣的想法很棒也很厲害。這部作品內容並不深奧複雜,很好閱讀及平易近人,個人覺得在探討快樂篇章相當有意思,可以思考自己的現況以及如何調整狀態,除了快樂之外、財富也有相當多的著墨,可以讓讀者明白怎樣做才有機會真正的富有,這本書相當有意思。以下節錄個人覺得值得蒐藏的觀念,供未來的自己複習用,也提供給有興趣的人參考:
1.財富是工廠、是機器人,能製造產品;是晚上仍在運轉,並服務顧客的電腦程式;財富是銀行裡的錢,可以被投資到其他資產或其他事業;所以作者對財富的定義是在你睡覺還能增值、替你賺錢的事業或資產。
2.世界上最好的工作不是金飯碗或鐵飯碗,而是樂在學習的人在自由市場中的創新表現。想要致富,最重要的技能,就是成為持續學習的人,舊的賺錢模式,是去讀四年大學,拿到學歷,然後從事某種職業長達三十年。但現代社會變化快速。現在,你必須在九個月內掌握一個新專業,然後四年之後它就被淘汰了。但在這三年間,如果你的生產力很高,就能賺到大錢。
3.生命中所有回報,無論是財富、關係或知識,都來自複利。複利是個強大的概念,不只適用於資本累積,商業關係、名聲累積都同樣適用。
4.當你擁有公司的股權時,你擁有的是有增值空間的資產;要把擁有公司股權,當作努力的目標。你可以透過二種方式掌握公司股權:買股票,成為公司的小股東,或是自己創業。要創造財富,所有權真的很重要。要用所有權賺錢,不要用時間賺錢,時間還有更大的用處,用來賺錢太浪費了。
5.我們活在一個槓桿效應無限大的時代,好奇心與求知慾帶來的經濟回報也從未如此高。比起追隨現在賺錢的行業,追隨你真正好奇的知識才是發展事業更好的起點。作者認為人生的意義,就來自於把你想做的事情本身當作目的,專心做好,不問其他。
6.槓桿有三大類:第一種是人力,亦即替你工作的人。這是最古老的槓桿,作者認為這是最糟的槓桿。管理人員勞心費力,需要卓越的管理技巧。第二種是資本槓桿,也就是金錢,這是一種好槓桿,每當你做出一個決定,你就可以用錢把這個決定的力量倍數放大。第三種槓桿是全新的槓桿,也是最民主的,就是:零邊際成本的產品或服務,包括書籍、媒體、電影和軟體。
7.作者以房地產為例:最勞累的工作是出賣勞力替人整修房子,一小時能賺個10或20美元;更高一層是包下整棟房子整修工作的承包商,他或許可以拿到5萬美元,卻只付工人一小時15美元;承包商有人力槓桿替他們工作,擁有的獨特知識也比較多;更高一層可能是房地產開發商。開發商買下土地,雇用承包商,再把這塊地變得更有價值。開發商可以藉由資金槓桿賺到可能50萬或100萬獲利;再高一層或許是不動產信託基金的管理人,他們有龐大的資本槓桿,跟許多開發商往來,同時買進大量房產;再更上一層,或許是「我想把最大的槓桿和最大量的獨特知識帶進這個市場」的人。這需要一個團隊,每個人各有不同的技能,有的人努力開發軟體,就有了軟體槓桿;有的人投入資金,就有了資本槓桿。另外找到優質的人力、工程師與設計師,還有公司行銷人員,你或許會成立一間房地產網站的公司,潛在利益可能上億或好幾十億。
8.不要用時間換金錢,要靠心智賺錢。
9.一開始,你只是領薪水的員工,但隨著你努力往上爬,得到更大的槓桿,承擔更多責任,也擁有了更多獨特知識。結合這些,歷經時日,讓複利發揮神奇力量,就能創造財富。
10.作者擁有的一切都是由很多小事日積月累的成果。他的財富不是一個投資好年賺來的,而是逐漸累積出來的,一次只投入幾個籌碼,漸漸的累積出了更多選擇、更多生意、更多投資,以及更多我能做的事。
11.任何目標都會通往另一個目標,然後再通往另一個目標。人生就是一場又一場的遊戲串連起來的。隨著你的年齡增長,從玩學校的遊戲、社會的遊戲,然後玩金錢遊戲、地位遊戲,遊戲範圍越來越大、時間越拉越長,但某種程度來說,仍然只是遊戲。
12.每個人對退休的定義可能都不太一樣,對作者而言,退休就是你不再為了想像中的明天犧牲今天。當你能夠把今天過好,今天完成就完成了,你就退休了。不在為錢煩惱的退休有很多種。1.存很多錢,讓你的被動收入,足以應付你花錢的速度。2.把花錢的速度降到零,變成一個無欲無求的僧侶。3.做你熱愛的事,樂在其中,錢就不再重要了。
13.如果錢能買到自由,錢就是好的,要是錢會讓你失去自由,就不是作者想要的。任何遊戲的贏家都會沉迷其中,即使勝利的邊際效用已經在降低,還是會繼續玩下去。
14.讓自己變幸運的四種方式:1.期盼好運找到你;2.到處奔走,直到遇到好運;3.鍛鍊心智,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會;4.成為自己領域的佼佼者,機會自然會找到你,於是幸運成為你的命運。
15.當你做決定時,要避免自我意識、主觀判斷或個人想法太強烈。因為人類的猴腦會以未經思考的情緒來回應自己認為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但這樣的渴望會蒙蔽你看到的現實。
16.作者建議讀者大量閱讀,廣泛閱讀以建立新的心智模式。每天讀一個小時的科學、數學和哲學,很可能七年內你就能爬上成就金字塔頂端。
17.當一條路先苦後甘,另一條路先甘後苦,人腦在傾向避免衝突時,會推開短期的痛苦。當你面臨這樣的抉擇,要選擇短期比較辛苦的路,因為這條路會引領你走向長期收益,這才是你想要追求的目標。尤其在複利的助力下,長期收益遠比你想像的更為巨大。
18.熱愛閱讀,歷經時日,你所吸收的知識就會變成一種超能力。網路時代,資訊取得容易,知識豐富多元,欠缺的不是學習管道,而是學習欲望。
19.讀書不是一場比賽,越好的書,越需要慢慢吸收。作者每天閱讀時間大概只有1~2小時,這就足以讓他躋身最富有階層。他認為從閱讀所獲得的知識,就讓他這輩子不愁吃穿。因此養成閱讀習慣,是人生很重要的事。
20.專注在有預測力的新概念。讀過多少本書,只是一種虛榮指標。知道的越多,沒讀過的書就越多。但要用什麼方法內化與整理閱讀到的資訊?作者建議把你學到的知識解釋給另一個人聽,在講解過程中,也會迫使你一再重新思考,並且更深入的學習。
21.就跟保持健康和營養均衡一樣,快樂是一種高度個人化的能力,可以靠學習獲得。快樂就是覺得自己什麼都不缺的狀態。當你什麼都不缺,你的心智也跟著放空,不會一下子跑到過去後悔沒做的事,一下子又跑向未來,計畫還沒發生的事。想在人生中獲得平靜,你就不能用非黑即白的二分法來看周遭一切。
22.以為自己能改變外在世界並因此得到平靜、快樂和永遠的幸福,基本上是錯覺。我們一再告訴自己:「等我得到那樣東西,我就會快樂」。但這樣的慾望就像無底洞,你永遠不滿足。慾望是你跟自己訂下的契約,在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前,你不會快樂。
23.作者發現快樂是內在的,這促使作者更加努力修練內在自我,並且明白真正的成功來自內在,跟外在環境沒有多大關係。但是人還是會去關注外在的事,這是人的天性。要走下享樂跑步機或把它關掉,並不容易。
24.人生就是一場單人遊戲。出生是獨自一人,死去也一樣。你對這個世界的所有詮釋、所有記憶都是你一人的。在你出生之前,世界就在運轉;當你離開人世,世界依然運轉。人的一生,從頭到尾都是單人遊戲。
25.最重要的快樂秘訣:了解快樂是一種可以培養的能力,也就是你所做的選擇。你選擇快樂,然後為它下工夫,就像鍛鍊肌肉、減重、把工作做好、學習一樣。
26.比起自然的東西(食物、運動、性),人造的東西(車子、房子、衣服、金錢)更容易讓你感到「快樂疲乏」。跟螢幕相關的活動帶來的快樂較少,跟螢幕無關的活動帶來的快樂較多,沒有例外。作者會問自己:一天當中有多少時間是花在盡責任義務,而不是出於興趣?藉由這個問題,保持自覺。新聞報導的目的是要讓你既焦慮又憤怒。但你要能洞察背後的科學、經濟、教育和趨勢是正面的。
27.你永遠都有三種選擇:改變它、接受它,或是擺脫它。最糟糕的是什麼都不做,希望有所改變,卻又不行動,明知擺脫不了,卻又無法接受。人生大部分痛苦,都是來自這樣的掙扎,或是對現實的厭倦。所謂的接受,就是不論結果如何,都能處之泰然,找到平衡和重心。
28.生命就是夜晚一閃而逝的螢火蟲,你在這世上的時間如此短暫。如果你徹底認清自己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那麼我想你就會得到極大的快樂和平靜,因為你明白生命就是一場遊戲,而且是一場好玩的遊戲。你的不快樂只是浪費你在地球上少的不可思議的寶貴時間。把死亡放在心中,不否認它的存在,你會更珍惜眼前的寶貴時間。
29.你跟人推薦所謂的「好習慣」,他們都會替自己找藉口,最常聽到的就是「我沒時間」,但其實他們心裡的想法是「這對我沒那麼重要」。你真正應該問自己的是,這件事對你重不重要。如果這在你心中是第一要務,就應該去做。
30.冥想就是心智的間歇性斷食。吃太多糖,身體會變沉重;太常分心,心智會變成種。花時間專心的獨處、自省、寫日記、冥想,幫擁腫的心智健身,無法解決的事往往能迎刃而解。
31.自我覺察和自我發掘是永無止境的,是一輩子的事。沒有一勞永逸的解答,但你可以一天比一天進步。當你覺得深陷現在社會的激烈競爭中,記得抬頭看看天上雲彩。作者認為,能意識到自己陷得太深,已是多數人能達到得最高境界。
32.這世界充滿驚奇,但身為人類,我們習慣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我們有房子住、有衣服穿、營養充足,還可以透過網路跟全世界的人溝通聯繫。但我們本來只是兩隻猴子,坐在叢林裡看日落,問自己今晚要睡哪。
33.對於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作者有3個可能的答案:1.因人而異。你必須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你得自己去尋找,或許要花幾十年的時間你才能找到滿意的答案,而這個答案就會變成你生命的基石。2.生命既沒有意義,也沒有目的。宇宙誕生以來,超過100億年或更久的時間,你都不存在。人類的存在對宇宙而言根本微不足道。沒有所謂終極意義。如果有,接下來會問為什麼是這個意義,就會衍生出沒完沒了的問題,沒有一個答案不會衍生出另一個為什麼。3.比較複雜的說法。是生命有它的意義,就是我們都在往宇宙熱寂的方向前進。有個很有趣的假說為,我們全部合而為一,達到能量平衡,把全世界推向合而為一的目標(個人覺得這太難以想像與理解)。
厲害的人,懂得利用槓桿來累積財富,當賺取財富不是擺首要的目標,才有機會快速累積。很多看似哲學的觀念與想法,在這本書中都用簡單的方式呈現,並輔以插圖表示,在閱讀這些成功人物故事或想法的目的,除了向他們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是如何得到這些結論的,也就是他過去累積的知識及經驗讓他分享這樣的內容,當我們吸收5個成功人士的想法,就能融合及去蕪存菁,轉化為自己的獨到見解,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快樂與財富的培養與累積也有諸多方法能達成,能閱讀到這本書,書中提供許多建議都相當值得學習及新的習慣養成,或許我們還是不太敢冒險創業,但能慢慢跨出舒適圈,挑戰不確定性及未知,不論成功或失敗,好好享受每分每秒,就如同書中提到的,人在宇宙間相當渺小,既然時間何其珍貴,花在自己覺得重要的事物上,不要後悔,人生只有一次,努力開心地度過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