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很複雜,但投資人的策略要單純。這本書非常、非常、非常推薦,書中眾多的觀念與內容都值得一再品嘗。書中引用眾多數據及研究顯示投資人的許多行為是讓報酬率下降的主因,大家都喜歡賺錢、討厭虧損,當市場恐慌時要單獨冷靜很困難,因此作者建議用簡單又單純的幾個策略:1.長期投資(至少10年以上)。2.分散投資(包含不同時間及不同標的)。3.被動投資(利用低成本指數型基金)。4.建立一個可執行的投資計畫。總結來說,要做到敵動,我不動,市場不管樂觀或悲觀,就專心走自己的路。這樣投資成功的機率就可以提升。
1.散戶真正應該重視的標竿其實是自己的個人目標。如果你的投資組合能為你實現那些目標,打不打敗市場又有什麼關係?你的投資績效不一定要打敗其他人或市場,真正的目標是不要打敗你自己。投資人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受自身情緒干擾,以致無法制定明智的投資決策。
2.一件事很難,不代表你不該去做這件事。買進且持有策略最大問題是,如果要順應它的既定模式,就算市場崩盤,也要繼續買進並持有,它要求的條件很單純,就是鋼鐵般的堅忍意志,可惜很多人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因為當房子著火時,所有人都習慣往外跑,沒有人會往內跑。另一個單純的方法是定時定額法,就是每隔一段固定時間持之以恆買進的流程,這個方法簡單又有效,定時定額法目的不適要完美掌握市場時機,而是坦承自己沒有掌握精準市場時機的能力或情緒控制力的一種方法。不管是從什麼樣的時機開始進行,定時定額法終將讓你獲得利益,前提是你必須無視各種干擾情勢,切實果敢的遵守既定的原則。
3.負面知識是指觀察哪些方法行不通,進而從中體會到怎樣的做法才行得通的流程。投資人常犯以下7個錯誤:1.一心急著快速致富。2.不事先擬定計畫。3.盲從群眾,不願獨立思考。4.完全聚焦在短期。5.關注完全無法掌控的領域。6.認定市場專門和你作對。7.不承認自己的缺點,尤其是過度自信。因為我們都是凡人,容易被情感影響決策,情感是優質投資決策的大敵,這點真的很重要,作者重複了二次。成功投資人應具備的特質:1.情緒智商。2.耐心。3.在混亂狀態下保持冷靜。4.勇於表達「我不知道」的能力。5.了解歷史(投資歷史)。6.紀律。
4.能夠在其他人都失心瘋時冷靜順著既定路線按部就班前進的投資人,將會是踩著其他投資人前進的投資者。研究發現,嚴謹自律的人傾向於存比較多的錢,因為他們不會有衝動購物的行為,也不會花太多錢在不需要的事物上,通常能累積較多的財富。過度自信需要時常注意並提醒自己,時時抱持著一顆謙卑的心,否則市場會讓你變得謙卑。最後成功者將是擅長藉由建立各種流程來消除不良行為與嚴重弱點的人,因為他們會透過系統化的作法來改善自己的缺陷。
5.對於有幾十年投資儲蓄的投資人來說,是趁著波動性大增而進場的好機會,風險不應該被定義為波動性,而應該定義為你回應那個波動性的方式。最大風險來自他們是否會在惡劣時期制定不良決策。第一步是承認波動性是風險資產的根本特性,這樣的認知將有助於設計一個能同步考量到市場漲跌與個人情緒起伏的投資計畫。
6.風險承受問卷最終將濃縮為二個問題:1.你什麼時候需要這筆錢?2.從心理或財務角度來說,我禁得起多大的損失?但難就難在即使你有能力判斷這二個問題的答案,你對風險的態度也很難一直維持不變,因為瞬息萬變的市場會影響到你的心理。人無法預測自己面對未來局勢時的感受,事實上未來事件帶給我們的真實體驗,通常遠不如我們像像那麼糟糕,而實際與想像感受的落差有可能對決策流程造成巨大的影響。
7.市場上不確定性不勝枚舉,作家查爾斯.艾利斯曾說:預測未來的任何一個變數已經很難,預測未來眾多瞬息萬變變數之間的互動更難,推估其他專業投資人將如何解讀這些複雜的變化,更是難上加難。
8.一旦發生20%以上的虧損,平均大約3.5年才有機會回到損益兩平,從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股票市場從空頭回升到原始水準的時間,最長是5年又8個月。
9.掌握市場買賣時機很困難,原因是要精準掌握必須做對二個決策—賣在相對高點以及買在相對低點,即使你正確掌握一半時機,也極端難以在在股票大跌後說服自己勇敢進場,所以買在相對低點很困難。所以我們應該建立一個能讓自己安穩入睡且有較高機率能達成你長期財務理想的策略。
10.風險的定義是暴露在受傷或虧損狀態下的機率。有時候一旦虧本,可能覺得自己真的受傷。不確定性是一個無法預見的事件或結果。投資人很容易把風險和不確定性混為一談,我們必須體認到所有事都不確定的事實。
11.債券從二個方面扮演支持系統,第一是債券可以充當現金準備,若想藉由較低的價格來獲利,唯一的管道是要有現金可以買進股票,對於需要動要投資組合金來因應支出的人,債券扮演流動性的角色;第二、債券可以作一種情緒避險工具,固定收益證券可扮演一種情緒支持系統,提供心理屏障,在投資人因股票配置過高而在錯誤的時間犯下大錯。
12.改變會讓人感覺自己有用,握有主控權。身為人類,我們很難做出重大但不輕鬆的決策,因此我們才會關注一堆無關緊要的小細節。投資人失敗的原因之一是,一般人容易假設不管在什麼環境下,採取行動是正確的,研究發現,當帳戶被徹底遺忘的投資績效是最好的。
13.當你產生決策疲勞時,自己並不會察覺,隨著每天制定的決策增加,情況會像滾雪球般快速惡化,大腦難以快速高效的運作,這導致會作出二種不理性行為:制定衝動決策、索性逃避制定困難決策。
14.小野二郎可說是世界級的壽司師傅,他說:簡單到最高點,便成就了純粹。唯有了解你個人的極限,包括意志力、時間和必須投入任何投資策略的活力、腦力,才能選擇想要落實的投資哲學。小心自己容易過度自信。
15.觀察費用率就能幫助你做出好決策:低成本基金績效都超過高成本基金。
16.實力悖論:隨著人們完成一項工作的實力獲得提升,超額績效的變異程度就會縮小,表示所有人的最後成果區間會變得扁平,運氣對輸贏的影響變得更為重要。
17.在落實投資策略時,不只要管理投資標的,也要管理自己的情緒,這是一種自我管理,你必須正視自己的弱點,並想辦法將弱點減到最少。如果無法切實執行自己的計畫,那不管什麼投資策略都不重要了。
18.從事後諸葛的角度來看,任何人都會覺得市場很容易應付。如生命中所有豐富情緒體驗,損失重要金錢的完整感受絕對無法以筆墨形容。除非你在池水中,否則你不知道池水到底有多深,當市場重創時會有什麼反應。
19.由於未來不可預測,分散投資是承認自己對未來無知最好的方法。唯有這樣才會作好接受未來眾多可能性的準備並確保自己不會犯錯,並承認「我不知道未來將發生什麼事,哪個資產類別表現比較好」。分散投資是接受一個不錯的結果,放棄非凡的結果,但也避免了可怕的結果。分散投資的理由之一是我們可能投資在剛好在市場表現非常糟糕的時期,可能運氣不好,投資在最糟糕的時期,感覺很不公平,但人生就是如此。
20.再平衡作業能讓你的投資組合免於過度偏重某一項資產標的,是出售某些漲價資產購入跌價資產,讓投資組合比例重新回歸目標比例的流程。資產配置、再平衡及分散投資這三者是永遠密不可分的要素。
21.計畫本身不會是失敗的源頭,一個計畫的成敗取決於你是否能落實那個計畫,另外也要注意沒有事是恆久不變的,除非你讓它恆久不變,不需要做到百分百投入或百分百退出這麼極端,如果感到投資組合不夠理想,可以進行微調,每個人在不同年齡的風險承受度都可能改變,但改變不要在情緒極端緊繃狀態下進行決策。重點不是預測崩盤何時發生,而是提前做好心理準備,要有認知這些情況遲早會發生,這麼一來在設計投資計畫時,就能把這些因素列入考慮。
22.市場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確定的,但有二件事保證會發生,1.遲早一定會有狀況發生。2.人的風險知覺隨時都會改變。風險其實比報酬更好預測。事先針對幾種不同的情境安排「如果...就...」,這樣就不會在面臨壓力時不知所措,從而做出較有利的反應。一旦擬定計畫,就部會被市場的表現嚇壞,成功投資的關鍵取決於你的反應而不是你的行動,所以最好的計畫就是能幫助你準備好回應各種變局的計畫。
23.投資組合是一組能讓你應付未來各種不同負債的資產源流。多數市場情境將會對不同投資人產生不同的寓意。投資人有一個壞習慣是總是以近期剛發生的事來推斷未來會如何。如果你年紀很輕,最大資產不是儲蓄或退休帳戶,而是你的人力資本和未來的賺錢能力,因為你未來的儲蓄將來自那些未來所得。如果將每個月特定比例薪水存下來從事投資活動,就擁有一個自然的再平衡機制。
24.沒有人知道未來將發生什麼事情,宣稱自己知道未來將發生什麼的理財顧問,不是假內行就是騙子,一個人對自己短期預測越有自信,就越不應該相信。
25.最優秀的投資人永遠是從機率角度思考,即使你確定某個結果會發生,還是要維持逆向思考的習慣,隨時準備一個應變計畫,以免情況突然急轉直下,措手不及,我們應思考:未來可能出現什麼狀況?我是否忽略了什麼應留意的事?為了得到這些潛在報酬,我將會承擔什麼風險?
26.一個投資人有時必須鎮定且釋懷的接受持有標的貶值的事實,而且不因此自責,一個投資人應該把主要目標放在長期結果,而且唯有長期結果才可作為評斷投資人的標準。
27.如果要向一位12歲小孩或是你阿嬤10件他們能理解的投資概念,你會告訴他們哪些事情?1.少即是多。單純投資計畫不僅能達到目標,同時能好好過日子。2.聚焦在你能掌控的事,市場無法掌控,只能掌控自己的內心。3.最好的投資方式是在多頭空頭都會堅持的投資方式。4.EQ比IQ重要,在投資市場,太聰明會產生過度自信,影響決策,能控制情緒才能有好決策,好的投資人知道如何掌握風險與報酬的正確平衡點。5.即使你不是投資大師,但可以成為好的投資人。被動、系統化且具可重複性的投資策略是比較好的選擇。6.資產配置比選股更重要。分散投資的策略雖然不完美,但有較高的機率成功。7.不要想快速致富,要耐心致富。8.不偶而虧本,不要期待能在股市賺錢。9.單純、有紀律、耐心,而且專注在長期投資。10.當財富能帶給你快樂,才真正擁有財富。
28.帶來快樂的消費方式有5種:1.買經驗。2.當作治療。3.買時間。4.先付款後消費。5.投資別人。花錢在別人身上是個人快樂產生最大的影響。
對於希望投資能長期良好績效的非常建議閱讀這本書,書中有舉很多例子證明哪些策略對增加報酬機率是有幫助的。閱讀了將近20本關於投資理財的書籍,有短線操作、長期投資、開槓桿、不同的投資標的等等,投資認真要討論真的很複雜,一堆策略眼花撩亂、有看沒有懂,那要怎麼辦?回歸初心,用最簡單的方法,取得高於平均的績效、有耐心、紀律、讓複利的力量隨時間發揮作用,投資很難,難在控制自己的心,只要克服最大的障礙—讓情緒凌駕投資決策,就贏了大多數的投資人了。了解自己的個性,找到自己的投資哲學,這本書是一本讓自己更了解自己的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