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很有意思,將蝴蝶的一生與天敵作為標題主軸,創意連結大腦突破及障礙,除此之外輔助許多案例及故事,增添可看性,有許多案例及書籍也是該領域的熱門作品,讀來備感親切,最後整合重點及練習,讓讀者可以動用大腦去思考及學習運用這些工具,這本書很有趣,可說是大腦思考訓練手冊。
這本書舉出許多故事案例,並有條理的一步一步引導如何得到具創意的思維,或許有些讀者會認為科普感有點重,有點像工具書,但若讀者有一些理學醫學背景,這本書其實不會過於艱澀,而是將抽象的觀念具現化及條理性的說明如何應用活動引出大腦的心思維,且書中結合及引用其他領域專家的書籍及觀念,讓這本書本身也可以做許多觀念連結,個人是蠻喜歡的。
依照目錄,第一部為蝴蝶,分成 翅膀:關於突破;成蛹:突破來自何處;捕捉:如何進入天才模式;羽化:如何產生突破;花園:吸引突破蝴蝶的場所;收網:評估天才模式的產出。另外還有第二部蝴蝶的天敵,蜘蛛:畏懼的心網;黃蜂:失敗的恥辱感;寒冷:未知的不確定性;最後一章:超級工具。以下簡述各章節重點:
1.突破是你的知識或理解突然推進,讓你通過一個障礙,以新方式看待、理解事物,又可細分為4種突破類型:
(1).尤里卡突破:清晰、突然、充分形成,立即可應用,最可能發生於你不再思考問題的當下。
(2).隱喻型突破:隱喻或類比方式呈現,你必須解讀出其中含意才能完成突破。
(3).直覺型突破:無法理論或解釋,往往是一個開端,引領你走上一條更長的路。
(4).典範型突破:以清晰、明瞭的形式到來,與尤里卡突破類似,典範型突破揭示的是一個大理論或解釋,但沒有任何立即的具體應用,帶來的敬畏與驚奇感勝過興奮感。
2.突破發生在兩種不同但關聯的腦部模式切換:一是執行網路的專注模式,二是預設網路的漫遊模式。執行網路是目標與行動導向,預設網路是聯想、非線性的,有條理在這二者間切換有助於產生突破。
3.突破發生於我們心思漫遊時,研究顯示,在高認知難度工作與不花腦筋的工作間切換,可提升創造力。「散步」是誘發突破的最佳活動。
4.聯想思考是在二個看似無關的概念與主題間產生聯想,書中提出7個基本創新疑問,包含:檢視、使用、移動、互聯、修改、打造、想像。另一種是型態辨識,幫助你把二個概念聯想在一起,看出故事、主題、實體、角色等基本型態、關聯性與相似性,從而發現新應用。
5.學習任何新事物都有助於增進你的大腦可塑性,在做某件事的同時學習新事物,不僅可以增進大腦可塑性,還能擴張你所創造的神經迴路規模,產生更多的新連結,例如:試驗動作,用非慣用手做各種事情;試驗味道,在餐廳嚐試新菜色或餐點;試驗視覺,上下班嘗試新路線;試驗聲音,聽不同國家文化的音樂。
6.評估潛在的突破點子可以用以下工具:1.六頂思考帽(切換思維模式與視角)。2.取得他人反饋意見,可為你提供新洞察及找出盲點。3.仿生大腦,組織一個班底,讓他們提供意見、補充知識。4.對突破點子進行思辨,將點子寫下,沉澱後看是否找出關聯。5.建立一個限框。寫出所有限制條件,形成一個限框,框內就是突破空間。
7.失敗帶來內心感受是恥辱、沮喪、失望等,但使用處理失敗的技巧可以讓我們保持學習模式,快速振作。例如使用認知換框,我們可以把失敗換框為學習機會,也可以從失敗引發的情緒中抽離。
8.失敗可分成四種類型,以下代表知識與掌控度的組合:第一類失敗代表你有充足的知識和充分掌控度,可能會內心自我批評,解方是自我寬恕;第二類失敗代表你知識不足,但有充分掌握度,可能感到自己為冒牌症候群,解方是轉移責任;第三類失敗代表你有充足知識,但缺乏掌握度,解方是轉移責任;第四類是知識不足同時也缺乏掌控度,可以使用憤怒信。
9.別把結果視為一種可能的失敗,而是視為保證學習,該學習將獲得一個轉軸,或是引領你邁向終點。把每次的嘗試視為保證學習,不論發生什麼,可以確定的是你將學到東西。
10.我們大腦聚焦於認為重要的資訊,選擇性注意某些資訊,這意味著我們會遺漏、忽視其他資訊,表示大腦並沒有提供我們真確的事實,我們的世界觀會選擇性注意而不完全。
11.不確定性是突破過程中的一部分,可以藉由增進生活中其他領域的確定性,平衡你追求突破時遭遇的不確定性。
12.多數人對於不確定性都會感到不安,不確定性會讓大腦非常不舒服。大腦對不確定的解讀跟痛苦一樣,不確定性將導致掌管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的杏仁核區活躍起來。
13.世界級撲克玩家討論他們做出的決策,不是結果。這些玩家懂得聚焦於他們能掌控的事,也就是他們做出的決策,而非結果,在撲克牌比賽中,結果不是他們能掌控的。你不應該根據你的決策結果來評論你的決策,因為你其實不能掌控結果。如果你做了一個漂亮、經過深思熟慮的實驗,但獲得糟糕結果,你仍然應該慶祝。
14.不確定讓人不安,卻是發揮最大創造力與獲得突破的必經之路,迴避不確定或許能夠減輕短期焦慮,但會限制潛力,導致不成熟的決策並錯失機會。
15.最後書中提出三項超級工具:1.更崇高的使命感(把工作變成使命):使命感助你航行於不確定性中;使命感讓你提高自信;使命感使你更健康。2.利他行為:它可以讓你更快樂、增進社會連結感、降低孤立與憂鬱風險、使你擁有更高的滿足感。3.靜坐冥想:幫助增進你的正念,就是每一刻專注於當下發生的事。是一種刻意的心智活動。
延伸推薦閱讀清單:
突破性思考書籍:
1.看不見的城市:此書可當成提升神經可塑性的練習本;2.一個數學家的辯白:自然科學家以第一人稱撰寫創意流程;3.創智慧:理解人腦運作,打造智慧機器。一本優異的腦部功能入門書。4.創造的勇氣。側重藝術與心理的突破方法。
設計思考書籍:
1.設計思考改造世界、2.創新的藝術、3.學創意,現在就該懂的事、4.史丹佛最強創業成真四堂課。
移除突破障礙書籍:1.全然接受這樣的我:關於情緒訓練的傑作。2.魅力學:魅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可以學習的。3.影響力:影響力主題的聖經(已閱讀)。4.別自個兒用餐(已閱讀)。5.活出意義來(已閱讀)。6.給予(已閱讀)。7.反叛,改變世界的力量(已閱讀)。8.象與騎象人(已閱讀)。9.走出苦難,擁抱人生:如何處理自我心理的主題。10.當下,繁花盛開:正念的最佳入門書籍。11.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感到憂鬱的人適合閱讀。
這本書個人覺得非常值得一讀,作者將困難的突破思維用很好的比喻及邏輯讓讀者吸收,在看的過程中讓本人聯想到其他書籍,例如:「失敗的力量」(關於dyson的發明過程,書中也提到戴森在發明吸塵器時,打造5,127的原型,失敗了5,126次,但每次都從中獲得學習,從中得出了成功解方)、「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突破框架才能激發創意解決方案)、「高勝算決策1&2」(撲克牌高手杜克分享她如何運用不確定性及機率在賭局及生活中分析及決策)、「設計你的小習慣」(如何培養出新習慣的工具書)。
書中許多練習也都有它的意義存在,例如以終為始的思考:想像自己往生後,你希望世界因為你曾經來過有何不同?若可以找出自己的答案,人生可以更有方向,若這目標很遠大,可以從現在開始朝目標緩慢前進,大腦如同肌肉一樣是用進廢退,人類生活可以有大幅的進步就是歸功於思考突破,我們或許不是天才,但是可以像天才一般思考,知識融合需要的是不同專長領域,每個人因為成長經驗不同,對一件事可以有諸多觀點,你的洞見將是獨一無二,終生學習、多元思考、培養原子習慣、刻意練習、擁抱不確定性、培養成長心態,這些都是需要持之以恆的實踐,慢慢累積微小優勢,最後造成巨大的差異,當你培養一個好習慣後(例如:學習),妳其他領域也會跟著大幅改善,包含健康、職涯、人際關係、財富等,紀律、耐心、毅力與好奇心不論在哪個領域都適用,這本書可以是一本引導你進入將你的大腦應用極大化及最佳化,以此開始建構對世界理解的模型,書中推薦的書籍也都蠻建議抽空閱讀,將這些書籍存檔入大腦,對於未知的挑戰將有不同的視野,若滿分10分,個人會給出7.5分,推薦給大家。(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