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博客來-超速學習:我這樣做,一個月學會素描,一年學會四種語言,完成MIT四年課程

超速學習學的是一種人生態度,如何有效利用時間,善用大腦學習其他技能,學會書中建議的技巧,也是找到大腦最佳使用手冊,不知道大家是否思考過,同樣一天24小時,為何有些人可以達成許多成就,充實且達成許多目標,但大多數人僅僅只是一般人,這之間差異在哪?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作者認為超速學習是每個人都應培養的能力,並從經濟、教育與科技方面說明這個技能的重要性,簡單而言,在大環境中,收入兩極化、高昂的學費及不斷推陳出新的科技;在個人方面,超速學習可以迅速學習一項困難的技能,加速你在原來的工作深入發展、跨領域、轉換工作跑道及在充滿競爭環境中找出隱藏的優勢。這些因素都在在提醒我們,學會如何學習的技能以及終生學習的心態,是讓自己可以不被淘汰的唯一策略。

在閱讀這本書時,讓人聯想到另一本書「超牢記憶法」,這本書較針對學生學習方面進行建議,我們其實也是一輩子的學生,超速學習需要的除了是學生心態之外,需要紀律、時間、計畫、實驗以及專注投入,書中有許多成功超速學習的案例,讓讀者可以了解依照書中的方式可以培養其他技能,同時因為每個人的狀態不同,書中的建議也並非唯一的標準,應客製化及依據自身條件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就如同投資一樣,方法千萬種,但適合自己的就是不需花費太多時間心力,能賺錢的那一種。

以下簡述書中提到超速學習的9大法則:

1.後設學習:先畫一張學習地圖。一開始決定想學習的技能,並花時間做研究,明白自己的目標。

2.專心致志:把刀磨利。培養專注能力,協助你專注於學習找出更多時間。

3.直接了當:走最短的路,勇往直前。透過實際去做你擅長的事來學習,不要用簡單的任務取代。真正的學習,是在直接做你想變擅長的事才會發生。例如:以計畫為基礎的學習、沉浸式學習、飛行模擬法、矯枉過正法。

4.反覆練習:找出最大的弱點。想辦法改善最大的弱點,把複雜的技能拆解成一個個小部分,精通每個部份後再組合起來。

5.提取記憶:用測驗來學習。測驗不只是評估知識,也是創造知識的方式,讓自己主動回想,而非被動複習。教學是一種不錯的提取記憶策略,對應到「超牢記憶法」是 學新知識要"詳細闡述"。

6.意見回饋:別閃避重拳。回饋通常是嚴厲且不舒服的,別讓自尊心妨礙你進步,從雜訊中找出訊號。詳細觀念可參考「刻意練習」,書中提到取得回饋的重要性。

7.保留記憶:別往有漏洞的桶子倒水。了解你忘記什麼及為何忘記,要學習的是永遠記得的事情。可以參考「超牢記憶法」對於如何記憶的策略提供諸多方法。在本書中有提到如閃卡、間隔學習、自由回想、闔上書本學習法。

8.培養直覺:先深掘,再累積。可以透過遊戲及對概念及技能的探索,來培養直覺。可參考「決斷2秒間」及「為什麼他能看到你沒看到的?洞察的藝術」。

9.勇於實驗:往舒適圈外探索。真正的精通不只是遵循他人走過的路,也來自探索他人從未想像過的可能性。別害怕失敗,培養「心態致勝」。

在上述原則之上是更廣泛的精神,是一種為自己學習負責的精神,決定你想學什麼、怎麼學,並規劃個人計畫去學習需要學會的事,上述方式可以成為有彈性的指導方針,並非死板的規則。

書中提到過去數十年間,美國所得二極化情形日益嚴重,不均的現象集中在兩種極端:上層越來越高,底層越來越低。也就是平庸者正在消失,所得光譜的中間部分被壓縮在底層與上層。電腦化與自動化的升級代表許多中階技能的工作已被新科技取代,正逐漸消失,在中階技能工作消失的情形下,有基本的教育水準、每天努力工作已不足以讓你安養天年,你需要前進到必須不斷學習的高技能族群,否則將會被時代的潮流給淹沒。「被動學習帶來知識,主動練習帶來技能」,在書中的推薦序有提到超速學習有以下的好處:1.超速學習是一個好的自我投資。2.不論你有什麼想學的技能,超速學習是一個最佳策略。3.避免被科技取代,超速學習是良好的技能。雖說這是一本工具書,書中輔佐案例及研究,讓書閱讀起來有趣不無聊,若滿分10分,個人覺得至少有7分以上,是一本非常值得花時間閱讀的一本書。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黑光計劃 的頭像
    黑光計劃

    黑光進化黑洞(分享閱讀心得及精彩旅遊故事),每週末更新文章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