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別拿基因當藉口:擺脫遺傳,通往天才的10個竅門- Booklife圓神書活網

一個人的才能與成就是先天決定還是後天養成?這部作品給出的答案是:先天基因決定所占的影響很低,絕大多數都是靠後天的努力,刻意練習、一萬小時法則、成長心態、基因與環境的互動而造就特定領域的專家,書中講述了一些較專業的細胞基因學,也舉出諸多例子,例如:莫札特、馬友友、老虎伍茲、達文西、麥可.喬丹、棒球好手泰德.威廉斯及倫敦計程車司機,藉由案例告訴讀者透過正確的方法長期訓練,可以在特定領域達成專業;另外也研究雙胞胎(基因一樣)在不同環境中會有何發展,證據顯示即使基因組一樣,在不同條件下就會產生不同的外觀與個性(結果),因此我們應該把「先天影響成就」這個觀念從腦袋中移除,取代的是:基因與環境互動會展現不同的結果,一個人的成就極大部分是依靠後天的努力,時間、環境、心態,競爭等因素。這是這部作品告訴我最重要的觀念。

書中有幾個比喻個人認為非常生動,把艱澀的觀念用其他比喻來取代,節錄如下:

1.想像一下每個細胞內都有個巨大控制面板,面板上旋鈕或開關隨時轉大轉小,或開或關,視其他基因與細微的環境因素而定。從在母親體內成形的那一刻起到死亡為止,這個過程終其一生都不會間斷。

2.GxE(基因與環境相加效果)的模式想像成烘焙蛋糕。各個蛋糕師傅起初使用的原料大同小異,但是最後烤出來的蛋糕卻五花八門。原料上的小差異必然會讓各個蛋糕不同,但卻無法完全決定差異。最終的差異來自於烘焙過程。發展過程是一種化學作用,最終產物不能簡單地化約為所有原料。

3.一條電線斷了會讓整部車拋錨,但不表示若那條電線沒斷,車子一定能正常發動。同理,一個基因缺陷會造成一連串問題,但並不是表示若該基因正常,整個身體就能夠發揮正常功能。

這部作品發行於2011年,許多書中提到的研究與觀念後來都有書籍作品,包含:「刻意練習」、「心態致勝」、「先別急著吃棉花糖」、「星期三是藍色的」等,由這本書我們可以知道人們所處的環境對於表現的影響相當大,若能在資源充沛的環境、盡量體驗不同的經驗,能刺激大腦的神經可塑性與連結,讓人可以更有餘裕去處理及挑戰困難及面對失敗,書中提到有七個方法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跨越舒適圈:

1.發掘自己的動力。2.嚴格有建設性的批評自己。3.化失敗為機會。4.了解你的極限,然後試著慢慢超越它。5.延遲享樂,拒絕自滿。6.設定心目中的英雄,做為激勵自己的故事。7.找到良好的導師。

重點是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並非固定,而是可以隨著練習而進步,基因看似重要,但這只是影響努力時間的長短,當你有長期的動機、正確不怕失敗的心態及投入長時間練習,在你希望專精的領域都有機會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並能從中獲取成就感與快樂,最後以這本書的一段話作結:「動態發展是解釋天分、生活方式、幸福快樂的新模式。它解釋基因如何影響一切,卻又鮮少決定一切:我們從何而來,又能往哪裡去。它給我們一個承諾:我們無法真正控制自己的生命,但卻擁有巨大的影響力。人類是有許多曲調的點唱機—我們並非已經內建了某種生活形式,而是擁有多種可能的生活形式,沒有人生來注定平庸」。

 

arrow
arrow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