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作品有點沉悶,確實如書的標題「400年投機史」在講歷史。讀者可以從書中看到不同年代、不同商品、不同國籍的「專家」在做同一樣事:利用投機賺錢,不只如此,大部分案例都使用槓桿,讓獲利放大,每位主角對自己的預測想法相當堅持與固執,當趨勢與預測相反時,他們選擇繼續加大籌碼,相信即將否極泰來,但已結果來說,輸多贏少,大多數的結局都不太好,這些故事有許多模式很類似:
1.一項商品很新穎,頭一批的投資人開始畫大餅、吹噓未來及稀有性
2.吸引更多投資人進場,大家光是靠「消息」,沒有實質的產出(產品)就一窩蜂的搶進
3.之後的從眾行為讓標的變的熱門,形成一種正向刺激循環,越多人知道這消息,越多人想要進場而推升價格
4.每個人都覺得這項熱門商品「只漲不跌」,這項商品的價值與價格就會脫離,旁觀者會覺得「這個產品的價格怎麼這麼誇張,毫無道理」,但市場機制就是如此
5.在泡沫尚未破裂這段時間內,價格會被推升到讓外行人都會被前期投資人高獲利而吸引,大家就像在玩「抽鬼牌」,最後抽到的就是替死鬼,價格是建立在毫無基礎的根基之上,所以當泡沫結束時,一天內跌了75%~90%都有可能。
以下列出本書提到的商品及泡沫化的高點:
時間點 | 商品名稱 | 幣值 | 平時價格 | 泡沫高點 | 泡沫破裂 |
1634~1637 | 鬱金香 | 荷蘭盾 | n | 超過50n | 跌95% |
1866 | 小麥 | 美分 | 88 | 200 | 88 |
1870 | 原油 | 美分 | 20 | 10000 | 20 |
1979 | 原油 | 美元 | 15 | 40 | 10 |
1979 | 鑽石 | 美元 | n | 10n | n |
1976-1980 | 白銀 | 美元 | 5 | 50 | 10.8 |
1989-1991 | 原油 | 美元 | 15 | 40 | 20 |
1994-2008 | 白銀 | 美元 | 4 | 22 | 10 |
1997 | Bre-X股價(黃金) | 加元 | 0.3 | 280 | 0 |
2001 | 鈀 | 美元 | 200 | 1100 | 200 |
2008 | 稻米 | 美元 | 400 | 1000 | (300) |
2010 | 糖 | 美分 | 6 | 60 | 10 |
2005~2013 | 棉花 | 美元 | 0.4~0.8 | 2.15 | 0.8 |
2018 | 比特幣 | 美元 | 0.003(2010) | >20,000 | 3500 |
所以泡沫是人恐懼與貪婪之下的過程及結果,影響一項商品的價格上漲與下跌是由眾多因素導致的結果,非單一個原因,因此商品未來的價格漲跌幾乎是無法預測的,若預測正確僅是運氣好,非實力,書中提到的許多案例,通常一開始預測正確而大賺一筆,嘗到勝利的滋味後開始忽視風險,加大賭注及槓桿,驕兵必敗,又加上過度自信,相信自己一定百分百正確,即使方向錯誤只會持續加碼,很誇張的是,這些在企業底下的操作員,躲過企業層層規範,將企業曝於風險之下,導致一人失敗拖企業下水,企業因鉅額虧損而倒閉。以下列舉這本書中的一些案例:
1.雖然公司還沒生產出一盎司的黃金,Bre-X的股價就已經飆漲了500倍。最後調查發現只有極少量的黃金,Bre-X宣告破產,200名投資人聖保羅的居民看著自己的錢蒸發,但並非所有人都因此受害,大衛.沃許(前券商,成立Bre-X)在崩盤前出清獲利3500萬美元。
2.濱中泰男在住友商事擔任首席交易員,因為投機大宗商品銅失利,他一個人賠掉公司16億美元,在1993年初,濱中發現中國經濟正在快速工業化發展對銅有大量需求,所以認為銅會上漲,然而中國方面卻利用言論將銅價壓低。濱中虧損開始累積。他偽造資產負債表、交易報告和上級的簽名,以取得額外的信用額度以曾持部位,想凹一把(完全是賭博心態),但到了1995底1996年初,情況逐漸變的嚴重,到1996年6月,無路可走的他承認龐大的虧損,未平倉部位來到18億美元。公司將他解雇後並將部位平倉,又增加8億元損失,因為賣單過高導致銅價一天重挫27%,最後住友實現26億美元虧損。
3.天然氣投機,阿瑪蘭斯顧問布萊恩.杭特累積了180億美元的天然氣部位。到了2006年8月,他的交易獲利20億美元,但後來市場開始轉向對他不利。在數周內他就虧損了60億美元,阿瑪蘭斯顧問於2006年9月倒閉。
4.1749年,大阪交易的稻米量約為十萬捆,但同時全日本只有三萬捆稻米的量。(這表示在交易的商品稻米有七萬捆是不存在的,此為一種槓桿以及投機)。
5.超級正價差是指當商品的遠期價格遠高於現貨價格,而通常用來解釋正價格的原因是利息和儲存成本,但此時這兩個原因都無法解釋。
6.深水地平線鑽油平台,馬康鐸油井大約在海平面下4000公尺處,最後以災難收場。將近7.8億公升原油外洩,負責此次鑽探的英國石油的市值腰斬。它花了5個月才封住漏油。英國石油採取高風險、使用不遵循產業法規的作法以節省成本,應承擔財務責任。泛洋鑽探的角色是鑽油平台的營運商,鑽油平台保養情況不佳也應負擔部分責任。
7.迅速成長的市場總會吸引詐騙和害群之馬,這就是遊戲的一部分。
8.2013年是比特幣動盪的一年,Mt.GOX詐欺案差一點導致加密或幣的終結。(加密貨幣Netflix有一齣紀錄片叫「別信任何人:虛擬貨幣懸案」值得觀賞)。
9.聯合原植物油公司靠著庫存作假以及大膽的詐欺模式,取得龐大的信貸額度,並且重押炒作芝加哥大豆和大豆油期貨價格的漲勢。最終大豆市場在1963年11月崩盤,植物油公司也跟著倒閉。公司為了在高度競爭產業中為公司提供快速成長的資金,他借的錢越來越多,使得槓桿越來越高,員工欺騙茶抵押品的人員,他們將油從一個油桶換到另一個油桶,或是將油桶裝滿清水,只有上層浮著一層油。如此一來公司就能繼續取得新的信貸額度。
10.時間的巨輪仍在轉動,而且因為商品市場周期性的本質,極端事件注定會一再發生,即使規模較緩和也一樣會發生。每一個市場都受到極端貪婪和恐懼所影響;而資本市場從來就不會記得這麼久以前的事。
400年來,人性並沒有什麼改變,因為貪婪及賭性堅強,為了凹回失土而不顧風險的下重注,在投機及賭博世界,只要一次大的翻船就幾乎無力回天,因為貪婪在過程中又增加許多不法行為,例如詐騙、造假、說謊、偽造文書等,等到紙包不住火,東窗事發才讓人驚醒:原來明星交易員只是運氣好,當市場想給你教訓時,也只能虛心接受,投機,永遠比的是誰的心臟大顆,也永遠無法累積真正實力,書中諸多例子再再證明,投機絕不是長久之路,腳踏實地才是長期投資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