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融投機史:人性的試煉、傻瓜的盛宴、資本主義的嘉年華(新書、二手書、電子書) - 讀冊生活

近期蠻喜歡看關於投機、市場崩潰及泡沫化題材的書籍,最主要是想了解大多數投資人都想賺錢的心理,但市場瞬息萬變,眾人的思考與行為會影響其他投資人,而投資與投機僅一線之隔,若我們了解過去幾個著名泡沫化的歷史,可以了解投機行為的成因與架構,歷史不一定重複上演,但可能以另一個形式再現,只要牽涉到人,就永遠都會有一群投機者想佔其他人便宜,藉由投機史,讓讀者更加明白在市場狂熱時會發生什麼事情,哪些人會在浪潮結束時笑著優雅退場?那些一窩蜂、相信某樣產品、技術或資產只漲不跌的人,最後又如何?在每個泡沫、投機狂潮背後都有一些角色浮上檯面讓世人知曉,他們在派對結束時的下場又如何?這部作品跨越了時空、國家的限制,讓讀者可以看到不同年代、不同人種掏金的故事。

1.投資者在新興市場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精確掌握泡沫的時機,為了獲利,必須待得夠久,並在泡泡破滅前脫身。

2.在極短的時間內,有勇無謀的信貸、不合乎情理的信心被驟跌的市場嚇壞,警戒與猜疑逐漸化為深思遠慮的謹慎;但一點一滴的,謹慎又被慾望所吞沒;一邊是急躁與輕率,不斷誘惑人們一頭栽進危險的冒險中;一邊是毫無原則與虛情假意的計劃,讓交易年復一年的越來越輕浮且使人暈眩,最終捲入因盲目熱情與一意孤行交織而成的希望與混亂漩渦。

3.每一次狂熱都來自於前一次危機時所種下的種子,因清償債務導致資產價格劇烈下跌,讓這些資產成為超級划算的投資。直到資產價格開始大幅上漲,另一場投機再度展開。在每一次危機過後,市場總會漸漸擺脫過去愚行與損失的陰影,而樂觀與嶄新的輕信態度又再一次捲土重來。無法記取教訓的投資者,注定不斷的重蹈覆轍。

4.投機的本質就是冒險,投機的經濟效用等同於自承風險。有時候,股市的交易風險超過一般商業風險,而此種風險也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投機淪為一種荒謬的行為,一種帶著廝殺本質與一夕致富誘惑的全民運動。

5.軋空的做法是透過購買充足數量(也稱囤積),促使股價上漲,套牢那些賣空、企圖日後再以低價買回股票的做空者。

6.所謂的融資,就是製造危機與恐慌的導火線,並讓股市不斷發酵,讓經紀人賺錢、客戶賠錢。

7.索羅斯所謂的「自反性理論」,即主觀因素對結果的影響,在戰場與股市中同樣受用。士氣往往可以決定戰爭或投機的結果,勇氣與睿智能讓人反敗為勝,恐懼和潰亂則讓人一敗塗地。

8.投機者絕大多數都是外行人,而他們也淪為大盤操守的盤中飧。當門外漢進入股市時,將成為「猜忌、自滿、膽小與優柔寡斷」的俘虜。不該信的時候你信了,該衝的時候又不衝,成功就在眼前卻開始懷疑。這些人性弱點構築了投機生活。

9.獨處時相當明智且理性者,一旦混入人群,就成了傻瓜。群眾心理的特徵包括不敗、不負責任、躁進、具傳染性、善變、易受暗示、集體出現幻覺、智力劣化。

10.群體會一直維持認知失調的狀態,直至痛苦超過了獎勵。換成股票的講法,就是當害怕損失的心情超過想要贏錢的貪婪時。

11.這場恐慌的原因不明。過去,總是有貨幣緊縮來暖場,或伴隨著銀行、證券公司、企業倒閉來開場的恐慌,這一次選擇憑空降臨。

12.股市崩盤與大蕭條之間的關係,是經濟史上爭論不休的議題。此一議題涉及到政治議題:究竟市場應該交由政府來控制,還是任其自行運作,這個問題永遠不會有皆大歡喜的答案。

13.事實上並沒有歷史證據可證明,通訊技術的提升能讓金融市場變得較溫馴,或帶來更聰明理性的投資行為。只有反面的舉證。網際網路的出現將市場帶進家裡,交易也逐漸熱絡。手機、手持交易裝置和線上股票買賣帳戶的出現,讓人們可以在全世界各地進行投資買賣。

14.大量激增的證券化(將非流動性資產轉換成可交易證券的過程)產品,進一步鞏固了交易員兼推銷員的角色,資本的移動步調不再沉穩;金錢用著輪盤賭博般的高速飛轉四處飛散,而交易員必須緊盯著漫天飛舞的財富。

15.垃圾債券革命建立在一個風險與報酬極端不平衡的基礎上,風險主要由債券購買者承擔,豐碩的回報卻由企業併購方享受。

16.與股票相比,藝術品沒有理論上可評斷的價值。買主無法透過它產生的現金流、利息或本益比,來評斷何種買賣屬於謹慎投資、何者屬於投機。藝術品的價格取決於真實或人為的稀缺性,加上純粹的非理性慾望,沒有任何事物比慾望更容易操控。

17.投機的定義是從變動的市場價格中獲利的企圖。投機為主動,投資屬被動。投機者與投資者的最大不同,在於他們對「交易」企圖的有無,像是從波動的證券價格中獲利的意圖。不智的投資稱為投機,粗劣的投機往往被說成賭博。投資者的主要目的為保存資本;投機者則是增加財富。投機是努力讓小錢變大錢(或許不太成功);投資則是努力讓大錢不要變小(比較容易成功)。

18.沒有任何一種投資是零風險,不帶任何賭博色彩。投機與賭博在心理狀態上,幾乎無從分辨:兩者都是對財富的可望,兩者都有成癮的高風險,兩者都常有欺騙行為,也都仰賴情緒控管才能成功。

投資很忌諱投資與投機分不清楚,常常是投機的行為誤以為是投資,我們應該要忽略短期的波動,轉而看企業的內涵,也就是賺錢的能力,不論是話題性或未來展望,都不應是投資的唯一評估,投機是買進一項商品,在性質不變的情況下期待有人以更高的價格跟你買,這樣的方式不算投資,因此書中提到如藝術品、最近很流行的虛擬貨幣,都具有投機的性質;我們也知道人性貪婪,期望可以一夜致富,但投資應該是一件很無聊、慢慢累積的過程,可以一夜致富的人是少數,能一夜致富並保留住財富的,更是少數中的少數;但投資人就不一樣了,若依照計畫、紀律行事,慢慢累積財富,大部分的投資人都能有獲得市場的平均報酬,但在這長達近一輩子的投資過程中,會有許多的誘惑、許多潛在的陷阱,讓長期投資人失去理性的做出不利決策,雖然貪婪是本性,我們很難抗拒,但想想自己最終的目標,在情緒來時不立即決策,等1~2天再審視,將可以有效防止自己繳過多的投資學費。

投機很吸引人,因為大家都喜歡這樣的故事,某位無名小卒用小錢翻轉自己的命運,成為專家,要知道在投機的世界,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投機比的是運氣,而非能力,當你運氣好的時候,怎麼投資怎麼賺錢,簡單財富就容易不珍惜,因為是"賭場"的錢,在決策上就更加草率,要明白,靠運氣賺的,很快就會靠運氣賠回去,除非見好就收,但投機的獲勝錯覺,會讓你覺得會一直持續下去,投機能一直存在市場,就是因為總會有人希望從市場中賭贏其他人,也希望自己也是萬中選一的高超能力投資人,而在市場上流傳的故事都是成功者,失敗的故事早就已經被世人遺忘,倖存者偏誤給人一種錯覺:人人都可以是股神。我們應該試著找出這些失敗者、或者違反遊戲規則玩家的故事,這些人反而才是投資市場的多數,在投資界,減少犯錯的次數將能大大增加你投資成功的機率。

這部作品個人覺得有給我不少啟發,尤其看到不論哪個時代哪個國家都出現投機專家,投機者,只會以不同形式存在,泡沫也是,但在泡沫破裂之前,大家都會沉浸在賺錢的喜悅中,我們可以從這些投機史中獲得許多洞見,看到及聽到賺錢的故事很吸引人,我們可能並不會這麼幸運,但有可能因為投機而損失超乎預期,書中有許多主角都是因為槓桿開太大,市場走勢不如預期,槓桿是雙面刃,可以加速獲利也會加速毀滅,在使用這工具要特別小心,這部作品個人覺得蠻值得一讀,看到一些人崛起又沒落,覺得人生不一定要這麼刺激,平順穩穩地,才是長勝的策略。

arrow
arrow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