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已故鞋王-Zappos執行長謝佳華在他的自傳:「想好了就豁出去」中,強烈推薦的二本書之一,另一本為「創業黏力學」,原以為這本書會與黏力學一樣精彩,但這本書閱讀起來頗陳悶,許多觀念用詞不斷重複,在部落階段分類以及舉的案例讓本人主觀認為好像不用用這麼多的篇幅講述及定義概念,可看性與啟發皆不及「創業黏力學」,讓我有點失望,個人對這部作品有高度期待,但書中還是有些觀念值得吸收及參考。
簡言之,作者將部落分為五階段,從第一階段隔離到第五階段團隊合作所使用的語言可以整合下表:
部落階段 | 合作模式 | 溝通主題 |
一 | 隔離 | 人生糟透了 |
二 | 疏離 | 我的人生糟透了 |
三 | 個人主義 | 我很棒,他不行 |
四 | 夥伴關係 | 我們很棒,他們不行 |
五 | 團隊合作 | 生命真美好 |
部落的定義?
是任何一個介於20~150人的群體,彼此之間有足夠程度的認識,當這些人相遇會互相打招呼;有些部落會比其他部落更有效率的原因在於它們的文化。
部落領袖有二個任務,一個為傾聽並找出存在於部落的文化。二是運用操作法則促進部落升級。
針對不同部落階段的特質說明:
第一階段中的人與其他人隔離,傳達出人生糟透了的觀點,在行為上表現出來自絕望的敵意,類似幫派。
第二階段的人感到與其他人毫無關聯,但其他人擁有團結的力量唯獨自己沒有,因此有「我的人生糟透了」的想法,其他人似乎可以過得不錯,在行為上具有冷漠無情難民的特質。
第三階段的人是二個人關係與他人產生連結,表達出「我很棒,你不行」。當此階段人聚在一起,會試圖表現比對方傑出,並貶低彼此,人人想佔優勢,表現出單打獨鬥的性格,整體文化形成「蠻荒西部」。
第四階段形成三方關係的結構,與他人之間建立起以價值觀為基礎的關係,表達出「我們很棒,他們不行」,他們指的是同一間企業或其他公司,他們聚在一起會散發出部落的驕傲。
第五階段的人會與任何和自己價值觀產生共鳴的人產生連結,形成不斷成長的網路,作者認為只有在創造歷史計畫持續進行著,或部落遠遠超越競爭對手時,這階段文化才會存在。
書中另外說明在一階段如何晉升到下一階段可以進行的任務與努力,因自行評估落在第三階段,只列出第三升至第四,以及第四升至第五可以做的努力:
從第三階段升級可以執行下列事項:
1.鼓勵人們從事無法獨自完成的大型計劃,交付他們必須具備合作關係的任務。
2.盡量學習第四階段的特質,例如:1.專注於我們。2.人際網路中三方關係。3.成功來自於群體的努力。
3.當此階段的人抱怨沒有足夠的時間,以及別人都比不上自己,要讓對方明白,這樣的工作生活是他自己造成的,若自己不改變沒有人能真正幫上忙。
4.教導他們真正的力量並非來自知識,而是來自人脈,以及智慧比資訊更有影響力。同時幫他們注意到無論他們多聰明,目標必須是完成更多的事,而非能夠自己能獨立完成的任務。
5.盡量做到管理透明化,不要只提供他人應該做什麼,反而要鼓勵多溝通,形成三方關係。
從第四階段升級可以執行下列事項:
1.確保人際關係建立在價值觀及現行計畫的互利之上。
2.鼓勵探索團隊的核心價值、崇高理想,以及能激勵團隊的成果、資產、行為。
3.鼓勵團隊在市場條件上取得優勢來創造歷史。
4.當團隊遇到困難時,指引人們向其他人尋求解決方案。
5.與團隊進行以下討論:什麼是有效的?什麼是沒效的?團隊該怎麼做,才能讓沒效的事變成有效?
部落領導的目標應為:盡可能多的個人升級。當部落領袖是為了團體利益努力,而非自己,就會獲得忠誠、創新與合作的團隊,部落可以以更少時間完成更高品質的工作。
如何真正得知一個人的價值觀?書中建議先問一個簡單的問題:什麼事讓你引以為傲?然後再問3~5個開放式問題。
這本書個人覺得普通,有獲取一些新的見解,但對於如何應用於工作或是生活上,毫無頭緒。我思考後這本書應該主要想表達:一個部落的成功並非是明星級的領導者,而是一個團隊合作,大家的目標並非互相競爭,而是為了服務並改善人類的生活,跳脫個人與個人、企業與企業間的比較,用為了讓人生更美好、價值觀、崇高理想與願景來讓一個部落運作,才是部落存在的意義。
市面上有許多探討工作及企業存續意義的書籍,像「想好了就豁出去」的創立原則就有參考這部作品以及「創意黏力學」,追問工作背後的意義就是想讓生活獲得快樂,個人覺得若三本比較:「想好了就豁出去」=「創意黏力學」>>「部落領導學」。
並不特別推薦這本書,雖然書中也有提出一些不錯的概念與洞見,但與許多同類型的書籍相比(比較類似於企業管理),則是沒有讓我覺得有驚豔之處,若時間有餘裕,可以拿來翻閱,若時間寶貴,這本書是可以略過不看,有更好的選擇可以參考。不過也有可能是個人的理解能力等級尚未成熟,無法吸收到這本書的精華,也許未來幾年之後再回頭品嘗,又會有不同風味,但依照個人現行的等級,這本書是被本人列為一般,不用特地花時間的書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