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場不斷在不確定性做決策的體驗,讓賭牌專家分享策略乍看離奇,實際上閱讀體驗會發現許多相似之處,我們都是在跟不確定性的未來賭博,不論是挑選工作、重大經濟決策、選擇伴侶等,我們都無法保證自己的決策結果,因為要長遠的時間觀察才能知道結果的好壞,又因為這過程中又有許多因素影響,我們也不確定結果的好壞是因為自己的決策技巧還是運氣,如果不知道前因後果要如何改善自己的技巧?這本書提供許多不錯的建議給讀者參考,個人覺得光是書中的大標題就下了許多良好的結論,內容也描述許多方法讓讀者可以應用。續集作品總是會拿來與原作比較,以主觀角度而言,個人比較喜歡第一部的內容,主因是作者非常明確的在她專業領域:撲克牌賭技來闡述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做決策,理論與應用關聯性非常強,到了續集實踐篇,更深入的擴散許多核心觀念,應用於生活上與賭場上,整體新鮮感就沒那麼強烈,但續集仍然非常值得一讀。以下將本書的重點與佳句做截錄,分享給對這本書有興趣的讀者們:
1.不讓結果論搞砸下一次決策;後見之明扭曲你對結果的心態;打造決策的多元宇宙;掌握偏好、回報與機率(6步驟改善未來決策品質);明確定義用詞與承認不確定性可提高成功率;換位思考及結合內外部觀點有助於幫助決策;負面思考可能是決策的好工具。
2.在做出決定後,運氣會影響最後結果的可能方向,是無法控制的要素,卻決定了你在短期內觀察到的結果。
3.後見之明偏誤:容易在事件發生後,相信事情是可預測或無法避免的,又稱為早就知道思維或潛在認定。書中建議可以利用認知追蹤,藉由釐清決策當下的所知與不知,減少後見之明偏誤。
4.經驗悖論:經驗是學習的必要條件,但個別經驗通常會干擾學習效果,偏誤會導致我們強行匹配結果和決策品質。書中提到決策發展就如一棵樹,決策的當下有很多可能的結果(許多枝幹),但當結局出來就只留下一根枝幹,讓人遺忘其他可能的情形,覺得會有這樣的結果顯而易見。未來有多種可能,但過去只有一種,因此過去總是讓人感到無法避免。
5.精進決策6步驟:1.找出合理的可能結果組合。2.根據你的價值觀、對結果的喜好或討厭程度,用結果的回報判斷你的偏好。3.判斷每種結果發生的可能。4.就考慮的選項,評估喜歡或不喜歡的結果之相對可能性。5.針對其他考慮選項重複步驟1~4。6.互相比較各種選項。
6.判斷決策的好壞,需要知道不只是可能和裡發生的事,與可能的收穫與損失,還需要知道每一種可能結果發生的機率。
7.只有「對」與「錯」,沒有介於兩者之間的思維模式,是做出良好決策的重大障礙之一,因為好決策需要願意猜測。
8.改善決策的主要武器,是將一些「你不知道的事」變成「你知道的事物」。關於我們知道的事,主要有二個問題:1.我們只是知道的不太多,因此學習新事物會強化基礎,讓基礎更加堅固。2.我們知道的事物充斥著不精確。
9.人很難跳出自己的觀點看世界。內部觀點:從你自己的觀點、經驗和見解,以內部觀看世界,常見的偏誤有:確認偏誤、不確定偏誤、過度自信、可得性偏誤、近因偏誤、控制的錯覺。外部觀點:世界的真實情況,不受你的觀點左右,是其他人看待你所處情況的方法。精確存在於外部觀點與內部觀點的交會之處。
10.即便你認為自己已清楚掌握事實,探索外部觀點仍相當重要,因為他人看同一件事,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聰明的人並不能對動機推理和內部觀點免疫,反而可能讓情況更糟,因為聰明人更可能過度自信,可能編造更好的自我敘事,左右他人或自己偏向聰明人的觀點。
11.以快樂來衡量,發現潛在收穫或損失很小,意味此項決策是低影響,可以快速進行。在研究一項決策潛在壞處是否有限時,關鍵是考慮重複做相同決策的累積效應,而不是專注在單次短期的潛在傷害。例如決心吃得更健康與甜甜圈的誘惑。
12.決策很難時,其實代表它很容易,當你衡量二個很接近的選項,其實很容易做出決策,因為兩者的差異太小,不管選擇哪一個,都不可能錯得太離譜。
13.任何選擇都有相關的機會成本,當你選擇一個選項,也是在拒絕另一個選項,連同那些事的潛在好處。
14.半途而廢是彌補機會成本和蒐集情報的強大工具,讓你對決定堅持的事物,做出更高品質的決策。當半途而廢的成本越低,決定的速度就越快,因為更容易拋開這個決策的不同選項,包括過去不曾考慮過的選項。
15.決策堆疊:在高影響、較難放棄的決策前,設法做低影響、可輕鬆放棄的決策。
16.我們知道應該做的事與我們後來做的決策,二者之間的落差稱為行為落差。
17.思考事情可能哪裡出錯稱為心智對比,想像你希望完成什麼,以及完成的過程會遭遇的障礙。綜合心智對比與心智時光旅行,可以找出更多可能的障礙。
18.從一個想像的未來回頭看你走到未來的路線,稱為前瞻性後見之明。而事前驗屍結合了前瞻性後見之明和心智對比,是將自己放在未來,想像自己沒能達成目標,進而思考事情進展不順利的可能原因。
19.向後預測是從積極正面的未來往回推想,思考為什麼會成功。
20.可預先針對通往目標的過程遭遇挫敗的情況建立應對方案。一般人在出現壞結果後會做出拙劣的決策,使負面結果更加惡化。情緒失控、管他的效應、沉沒成本謬誤是常見的反應。預先為自己的反應做計劃,才能建立預先承諾,設定改變方向的標準,並在挫敗之後減輕情緒反應。
這本書中有許多決策訓練的案例,若有時間可以依照案例評估自己在閱讀的旅程中有吸收到作者提供的工具與方法,若第一集是賭技的理論分享,續集則是實作的分享,個人認為二本都蠻值得一讀的。
延伸閱讀書籍:「超級預測」、「群眾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