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長線獲利之道:散戶投資正典- 三民網路書店

本人運氣很好,在這本書於2023/01/05發行第五版前就先預約這本書,現在圖書館預約此書的人數將近50人。

股市長線獲利是一種穩但是無聊的策略,許多投資人會忍不住手癢,嫌棄長期投資平均每年5~8%報酬率,認為靠自己預測及眼光可以猜到迅速獲利的股票,股市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因為人人都可以參與這個遊戲,你要讓股市變成你的提款機,或是你變成股市的提款機,都是由你的行為所決定。若選擇短線交易,則市場就如同賭場,勝負就在分秒之間,在賭場裡,仍然有些高手可以從中獲利,但大多數人都會輸多贏少,錢都會慢慢給莊家(交易的手續費,也就是券商)賺走;若是長期投資,則市場會慢慢、漸進式地成為你的提款機,一開始可能不穩定,波動劇烈,隨著時間流逝,就能慢慢累積優勢,在市場待得越久,優勢就會越來越大,如同書中提到統計從1982年以來,持有股票從1~30年的最高與最低實質報酬,簡述如下:

持有年 最低 最高
-38.6 66.6
-31.7 39.4
-11.9 27.3
-4.1 16.8
二十 1 12.6
三十 2.6 10.6

從上圖數據可以看出,當持有股市長達20年,獲利的機率很高,雖然過去的歷史不代表未來,也可以提供一種過去的機率概念,長期持有的獲勝機率蠻不錯的。從上一張表格讓我聯想到2個例子:

1.「投機者的撲克」裡面提到關於大海的啟示:如果你站在輪船上看大海,也許海面波濤洶湧;如果站在燈塔上看大海,海面波光粼粼;如果在飛機上看大海,海面是風平浪靜;如果上太空看海,海面會是一塊鏡面。同樣是大海,站立的位置不同,結果也完全不同。股市的走勢就如同大海一樣,站立的位置則是以時間點拉長來觀察。

2.「財富自由 實踐版」裡面也有統計從1950~2017年持有不同股票和債券組合的最高及最低的平均報酬,長期(20年)的投資報酬都為正數,但(1年)持有則有很大的波動性。

股票債券組合 最高年均報酬 最低年均報酬
股票100%債券0%(1年) 47% -39%
股票50%債券50%(1年) 33% -15%
股票0%債券100%(1年) 43% -8%
股票100%債券0%(20年) 17% 7%
股票50%債券50%(20年) 14% 5%
股票0%債券100%(20年) 12% 1%

市場很複雜,影響它漲跌因素之多,讓人很難預測及找到模式,但人類的大腦很神奇,即使是隨機的東西也可以從中找到模式,這本書主要是以美國股市及經濟情況做為書中的主軸探討,因為全球化,美國的股市與經濟很容易連動影響到其他市場,因此我們也可以推論台灣股市也會有類似的情形。我們應該像查理.蒙格所說:「反過來思考」,像市場很複雜,我們應該用簡單的方法與策略來處理,而簡單的方法就是:指數化投資,取得市場的平均報酬。心理學指出:人類有太多的偏誤會影響我們決策,容易讓情緒凌駕理性、容易過度自信等等,要避免這些情緒效應影響投資決策,最好的方法就是紀錄及規劃、預想可能的情形及應對方式。

書中最後有提出6個投資指南,從今天來看仍不失一個好的建議:

1.從過去歷史數據來看,200年來股市的報酬率在扣除通膨之後約6~7%,賣出本益比約為15倍。

2.就股市報酬而言,長期會比短期更穩定。長期來說,股票和債券不同,當投資人面對的通膨率提高時,股票會予以補償。因此,如果你的投資期間拉長,請把更高比例的資產配置到股票上。

3.將股票組合中的最大部位配置在低成本的股價指數基金上。

4.股票投資組合中至少要有1/3是投資全球性的股票。高成長國家的股票價格通常過高,能為投資人創造的報酬相對較低。

5.從歷史數據來看,比起成長型股票,價值型股票的報酬率更高、風險更低。買進被動追蹤指數的價值型股票投資組合,或者基本面加權基金,可以使你的投資組合偏向於價值型。

6.要制定嚴謹的規則以確保投資組合走在正軌上,尤其是你發現自己屈服於當下情緒時,如果很容易對市場感到焦慮,坐下來深呼吸,再重讀這本書一次。

關於行為財務學與投資心理學在本書第22章有一個很好的故事,提到了像是從眾行為、資訊階流、過度交易、過度自信與代表性偏誤、錨定效應、損失趨避、心理帳戶等,是一個可以快速評估自己是否出現上述行為,若能知道及了解自己的一些偏誤,就有方向可以改進下次投資的決策方式。

這本書個人覺得不錯,唯一美中不足是本書是以美國為主軸,若有作者能以台灣版的「長線獲利之道」,應該會讓台灣投資人更能體會長線投資的好處,這本書推薦給對長線投資有興趣的讀者。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黑光計劃 的頭像
    黑光計劃

    黑光進化黑洞(分享閱讀心得及精彩旅遊故事),每週末更新文章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