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動機迷思:成功取決心態而非動機,高成就者的自我驅動法則- 傑夫.海登|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本人是被書名吸引而閱讀,這部作品重點為:行動才能啟動動機,形成循環,單純只有動機無法長期產生行動力。這部作品作者從諸多面向探討行動的重要性,若與同性質作品比較,個人認為「人生準備40%就衝了」更符合大眾的口味,「動機迷思」比較像工具書,內容將許多培養軟技能的任務拆解成步驟,許多是作者傑夫.海登的實際經驗分享,讀來有趣,但因國情不同,不見得在台灣也適用。另外書中也向許多不同領域成功名人取經,請他們分享達成成就前的路上進行哪些努力與步驟,也提到一些書籍例如「一週工作4小時」、「恆毅力」、「EQ致勝」、「異數」、「前進」、「天才之書」等,皆是告訴讀者唯有執行、行動,持之以恆後才會達成你想要的目標,而非規劃與空想。

1.我以為動機是開啟沉悶學習過程的先決條件,是促使我前進的必要火花,但動機其實是結果,動機在你身體力行、千辛萬苦產生實際結果後,才開始燃燒的火種。

2.我其實並不懷念結果,我想念的是打拼的過程。

3.當你建立-執行一套例行程序,並看到結果,就不會再跟自己討價還價,當例行程序成為任務時,它並非選擇,而是你該做的事。

4.例行程序會形成一條鍊子,只要一路堅持,日復一日,那條鍊子會越接越長。你唯一的職責就是不要讓鍊子斷掉。

5.前四百大個人納稅是如何賺錢的?薪資:8.6%;利息:6.6%;股利:13%;合資公司與股份公司:19.9%;資本利得:45.8%。

6.致富的唯一辦法,就是創立自己的事業,即便你只是把它當副業,或者最初只視其為高階嗜好。其他方法都無法讓你變有錢。如過你想累積大量財富,卻不願意放棄目前的工作,或不願意運用晚上與周末,建立潛力可觀的副業,那你策略有問題。

7.追求完美是大敵,尤其適用於職場上。當今職場脈動是重視通才勝過專才。情勢瞬息萬變,今日重視的技能,明日就過時了。我們必須擁抱創業心態,時時精進自我。當特定知識越來越像商品,能夠融會貫通,且厚植廣泛技能以承擔多元職能、處理不同問題,才是最有價值的人。

8.人生會經歷二種痛苦:紀律的痛苦和後悔的痛苦。紀律的重量以盎司計,後悔卻是以噸計。

9.做好時間管理,書中提到生產力週及最具生產力日,簡單而言是把握時間、做好規劃並執行。1.排除干擾。2.決定工作時間。3.在期限內全心投入。4.在不同以往的時間展開生產力計畫。5.延遲報償並把獎賞間隔開來。6.在你覺得需要補充燃料之前,就先充電補給。7.安排有效益的休息,而非放鬆性質的休息。8.在違反直覺的時間短暫休息:不要在完成一項任務時才短暫休息,而是停在任務中途。9.不做完不罷手,超時亦無妨。

10.駕馭意志力:1.刪除越多選擇越好。2.在可行的狀態下,事先做好決定。3.每天一開始先做最困難的事。4.不時補充能量,才能專心致志。5.在顯眼處張貼提示,提醒自己長期目標。6.徹底移除誘惑。

11.執行自己設定的努力次數,本質上是始終如一、反覆再三地做對人生有最大影響的事。簡言之,就是刻苦努力:每天辛勤奮鬥,以達成長期目標。

12.1%優勢(原子習慣有類似的案例):我們可以使用邊際效益總和,微小的進步能累積成全面性的重大進步。1%優勢重點在於拆解分析一項追求的所有要素,然後逐一做出微幅但重要的改進,你不必在一項任務上有驚人的進步,但可以在好幾項任務中都有微小改善。

這本書個人覺得蠻普通的,有點像激勵教練分享他做事方法與成功祕訣,可能比較特別地方在於書中把動機擺在次要,首要目標是執行,先執行才有動機是這本書的論述,不過這很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重要的是能朝自己希望達成的目標方向努力,這本書個人認為不用刻意花時間閱讀,有其他更佳的書籍探討類似的主題,例如:「原子習慣」、「異數」或「刻意練習」等書都蠻經典的,希望大家都能從不同書籍中擷取自己喜歡的觀念。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黑光讀書 動機迷思心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黑光計劃 的頭像
    黑光計劃

    黑光進化黑洞(分享閱讀心得及精彩旅遊故事),每週末更新文章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