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yBook】最美好、也最殘酷的翻身時代(電子書) - momo購物網- 好評推薦-2023年4月

你會不會思考為何老天如此不公平:有的人含金湯匙出生;有的人嫁入豪門;有的人運氣極佳;有的人尾牙都會抽到大獎,但這些事情都沒有發生在你身上,你只是社畜,在一間中小企業當一名職員,餓不死也富不起來,這本書作者為畢德歐夫,書中精選40篇文章,藉由5大主題來探討對於投資及金錢的價值觀,書中都以平易近人的文筆,從生活周遭的朋友及人物取材,藉由對話及事件中思考及探討啟發,個人蠻喜歡這樣的風格,輕鬆但可以獲得不同階層、不同世代的經驗及價值觀,重點是:作者針對一件事或一個消息不會給予單一解答,而是試著以正反角度或多視角來評估。訓練自己的思考邏輯也可以讓讀者遵循一件事不能只看表面就跟著興風作浪,而是在思考多層次、更深入的想表象背後的問題。這世代確實不公平,但遊戲規則就是這樣,資本主義的特性就是資源會集中到使用效率最高的人手中,因此財富不均不只是常態,更可能是世世代代,要翻身?可以,可能要犧牲一到二代的時間,藉由正確的方法及投資管道累積資產、減少負債才有機會。這本書個人覺得很寫實,描寫小人物的故事很有感,屬於平常之間會出現的談話,與一些用很多專有名詞寫出的作品相比更容易讓讀者吸收觀念。

最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內容是,書中提到買房並非一次就買到最理想的房子,而是慢慢換來的。背後的含意為要適時的開資金槓桿,當你存到二成頭期款就可以先買過渡期的房子,等5~10年後,房子(可抗通貨膨脹)有較高的機率漲,搭配你工作升遷收入增加以及投資等,加總起來再換到理想的房子,也就是說不能以幾年不吃不喝才能買房的思維,而是只要達到最低頭期,再每月房貸負擔合理的條件下就應該買房。這與我之前思考邏輯有顯著不同,我以為買房是人生大事可能一生一次,因此要仔細慢慢找,但看想要的房子現階段負擔不起或後期房貸負擔會過重,看一看就心灰意冷,這本書給了我另一個視野,個人覺得非常值得。

若要節錄書中的重點內容,非常非常的多,但不摘錄又覺得這麼一本好書沒有節錄一些作為未來複習的參考有點可惜,以下精選節錄一些觀念,但個人非常推薦可以閱讀這本書,縱使許多理財觀念已經知道,從故事中或許你會有不同的啟發。

1.財富最大的功能在於提供我們「選擇」的權利,選擇生活的方式、工作的內容、生活品質的程度等,價值觀正確,你將時間花在哪,將來會慢慢得到回報,駕馭財富也是需要學習的,如果你漣一百萬都沒有,如何談一千萬的分配與掌控?

2.作者統計富有人家有三個特點:1.對數字觀念很敏感。2.很會尋求互利。3.執行力很徹底。大部分時候,輸家跟贏家就差在執行力,倒不是因為誰比較聰明。

3.我們可能羨慕別人好像很好運,但實際上可能有以下情況:1.背後的努力你沒看到,對方說自己運氣好只是客套謙虛。2.對方可能真的就是很好運,但他的好運與我們無關。3.對方家庭資源豐富,不方便明說就推給好運。

4.這個年代處處是機會,與其抱怨工作環境、同事、上司、薪資待遇等,不妨想想看,自己是否願意嘗試居家工作者。作者認為居家工作者是介於老闆與員工很好的實驗。

5.查理.蒙格曾說:只要收入永遠大於支出,並且加上妥善的投資,你這輩子致富只是早晚的事。

6.每樣商品定價都有它的市場機制,例如名牌包,商人提供商品是給適合的人購買,問題出在,假如你的財務能力未達到購買水平,卻一直哄騙自己已經可以購買。

7.如果你想要用力地翻轉階級,你就必須比別人克制更多的物質慾望。

8.別人一開始可以有選擇,只代表他一開始的牌拿得好,但不一定快樂也不一定會贏到最後;今天差在我們一開始拿的牌比較差,或者普通,我們更應該期勉自己拚看看,反正人生就這麼一次。

9.時間跟金錢比較不同的地方是,錢在某個時間點、某個創業階段,也許會突然大幅增長、明顯進步。但時間比較難,即便找員工來幫你省時間,終究還是很難無止盡的擴增,因此「富人缺的是時間;窮人缺的是金錢」。不管在什麼年齡階段,盡可能保持年輕、開放的心胸,就能夠為自己增添更多的本錢。

10.以前的父母比較認命,願意犧牲自己二三十年的一切去養育兒女,而現代人不願意這樣,即使有小孩也要兼顧自己的生活品質跟娛樂項目。

11.生命的長度也許是固定的,但我們可以讓廣度與深度變得有些不同,甚至塗上一些繽紛的色彩,完善而強大的財務計畫,是為了讓我們不要窮忙於生活,甚至能提早退休,盡情做自己想做的事。

12.有錢人有資源、有人脈、更重要的是,有失敗的經驗。有錢人的爸媽都很精明,會很有把握利益會到手,才會把錢放出去,不然只是給小孩練兵而已。但管別人日子過得好不好好像不太重要,這是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一定要有一代犧牲打,第二代接棒,看看能不能突破中產階級的上限,第三代就多了很多機會。

13.當讀者從網路看到每年10~20%績效導出一堆公式,試問:真的可以連續20年都有這樣的績效?也許有,但肯定不是多數人,第二層思考,每年賺20%的基準點是什麼?投入的資金?整體帳戶金額?個人總資產?不同基準點出來的結果會大不同。

14.天下事很多真的很難,但我們盡可能讓事情不難一點,盡量把面對事情的處理方式想妥、想齊,批評跟抱怨只是單純讓我們宣洩情緒而已,對問題一點幫助都沒有。

15.我不喜歡資本主義,但再怎麼不喜歡,這就是社會遊戲規則,既然無法改變它,那就加入它,並且玩得更出色。

16.本業+節儉+投資,才能財富自由,所以個人專業相當重要。存錢是一個習慣,什麼樣的消費等級適合自己,每個人都應該要好好想清楚這個問題。

17.中產階級就是不能有任何一丁點的閃失,生病、裁員、各種意外、或者長輩倒下等,這些都足以讓中產階級往下掉入貧苦階級。

18.如果只是抱怨,卻不看看網路上有這麼多免費和付費資源,不好好學習,那當然永遠都不可能翻身。關鍵是求知若渴的態度。

19.在這個資訊爆炸時代,如果每天泡在網路上滑手機,看的內容卻無法幫助自己進步,甚至還更迷惑,那不是很吃虧嗎?

20.進入市場不能只想著贏,而要想著,若輸的話還有沒有備案,短時間持有現金,是為了保有一份彈性。

21.大家都在抱怨高房價的問題,但問題是,當整個社會財富快速增加,都會區的房價又怎麼可能跌下來?

22.抗通膨的利器,除了股市中的績優股之外,作者認為接著就是房地產了,而在台灣要記得房地產持有成本不高,抗通膨的優勢會繼續影響你的財富。

23.若急著想要提高生活品質,往往只會在中年時更加困窘。多餘的錢必須拿來投資,或者盡早累積第一桶金,才有可能改善生活。

24.有些人大肆抱怨社會不公不義,但憤怒的情緒只會讓生活越來越糟。人只有不停地解決問題,才能勇敢地生活下去。無法改變的事情,唯一只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而已。

25.因為疫情造成全球大印鈔票,讓中產階級範圍拉得更開,因為鈔票要找地方跑,導致各地的房價開始蠢動,股市也一樣漲不停。

26.作者認為房價跟薪資無關,因為薪水的增幅無法追上房價的漲幅。房價的高低跟整體社會的財富總和有關,有錢人的錢是否大幅增加,才是房價上漲的根本。

27.買房其實大家都是用二成或三成的自備款在買房子,第一間房子是苦幹實幹買的,但之後的房子是用換的,不斷賣小換大,最後換到自己滿意的房子,想通這道理將會無限寬廣,想不通就永遠卡在自本主義陷阱中。

28.房子不只是居住功能而已,也是金融商品的一種。薪水的增幅要贏房價的增幅很難,除非是創業者或高階受薪上班族。

29.機會不代表未來你一定財富滿盈,也不代表你一定飛黃騰達,但就是一個機會。很抽象又明擺在眼前。

30.聰明人不見得理財投資就做得好,投資理財比的是氣長,比的是紀律。

31.有一種錯誤觀念是:買房可能連夢想都失去了,因為要背20~30年的房貸,這是遠古時代的想法,不要掉進此陷阱,大多數人買的第一間房都不會是此生最後一間房。

32.公司配息的迷思:1.公司去年賺錢才會配息,若獲利衰退,明年將不一定能配息。2.公司可以動財務手腳。3.即使賺了股息賠了價差,你也不是真的賺到。

33.股市不只是賺錢的地方,同時也是賭徒的吃角子老虎機。大多數媒體都是講利潤,很少談到風險。很多人把股市拿來當賭博機,永無止盡的下注。股市中妖怪很多,要小心別變成唐僧肉。

34.配息要填息才有用,台股是屬於淺碟市場,很多中小型企業都會挖東牆補西牆,跟銀行借款來配發股息。長期投資人若忽略這些細節,自然要被套牢,無法翻身。

35.技術指標會鈍化,如果沒有搭配停損措施問題會很大。跌跌不休的氣氛之下,很多股價確實來到買點,但問題是買點後面還有絕佳買點,絕佳買點背後還有最低買點、最後上車點,你根本不知道。

36.金錢代表我們的青春與生命值。作者指出常見的虧錢模式:1.下跌過程買進的是弱勢股,虧損了繼續攤平,而非買大盤指數型ETF。2.買進後,賺錢賺五角,賠錢賠五元,賺小賠大。3.單壓一兩檔個股,沒有分散風險。

37.短線要停損,長線則沒有停損。要記得拿閒錢來投資,而且每個月有源源不絕的現金流,才能在看到大盤反轉向下時仍面不改色。

38.股市的輸贏會帶來興奮感,類似賭博的感覺。問題在於,如果真要穩定操作,要盡可能排除這種感覺,不然很容易衝動行事。有芬長多人都忽略了持有的張數也是需要訓練的。並非拿一張會賺,拿十張也會賺,這是一個明顯的錯誤。

39.股票其實是心理學。金融市場不是隨便買賣就會贏的遊戲,最穩健的做法就是找尋適合自己個性的股票去投資。

40.富有人的觀念:1.大腦要不斷嘗試新事物,太久不動會生病。2.有錢之後仍要找事情或興趣來做。3.賺錢最後一定比的是被動收入。4.年輕最寶貴的就是時間。5.別人工作不見得是因為缺錢,而是為了讓人生有目標。

41.中年失業是很多人的噩夢,即使當員工也不能真的完全倚賴一份工作的收入,而不去創造更多的收入。要享受前10%的物質生活條件,就必須要趁年輕付出比別人更多努力。

42.股票不是短線衝來衝去才會賺,大多數人都是跟著企業長期成長,這樣賺的錢才會多。

這本書藉由諸多故事帶出理財的觀念,個人非常喜歡,最讓我收穫最多的是對於房地產的觀念,但這就讓我陷入了二難的困境,到底要先讓自己可以在45歲達成財務自由,還是先買房後再繼續累積資產延後財務自由的年齡呢?這二年可要好好思考這個問題,或許可以想到一箭雙鵰的做法,那就更好了,這本書作者還有另一本著作「我在計程車上看到的財富風景」,找時間也會借來閱讀,閱讀作者的書籍就像在看「小故事,大啟示」的財經版本,讀來不艱澀又能吸收不錯的觀念,推薦給大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黑光計劃 的頭像
    黑光計劃

    黑光進化黑洞(分享閱讀心得及精彩旅遊故事),每週六、日更新文章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