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危殆生活| 社會人文| 每週好書讀| 中央社

這是一本沉重但有意義的書籍,在閱讀此作品前已讀過「無家者」及「街頭生存指南」等關於無家者議題的作品,這部作品厲害之處在於從更寬廣的面向討論無家者,除了將無家者依類型進行分類外,連同他們之間互動、飲食、住宿、關係、社會資源等皆有著墨。前幾部作品將主角放在無家者身上,這部則除了主角外,連主要關係人也列入討論,交織出一幅更龐大的生態系,我們還可以發現政府在面對弱勢團體的政策上,不論是無家者或是老人,政府並非通盤嚴謹長遠的政策與規劃,最主因是:他們並非優先需要被照顧需求對象,政治人物將重點擺在刺激經濟、消費及選舉上,而弱勢族群的問題總是不會被注意,(我想除非執政的政治人物自己遇到時,這問題才有可能被列入討論)。而無家者他們其實也不太喜歡依靠政府的解決政策(原因在書中有深入探討),主因是規定太多且繁瑣,加上政府的目標與無家者的需求有明顯落差,導致成效不彰。另外本書也適時的破除一般人對無家者的刻板印象,例如:無家者好吃懶做都不工作、錢都拿去亂花不存下來等,讓讀者可以更客觀及近距離觀察到無家者的生活及他們遭遇的困難,也讓讀者明白無家者的議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對與錯,而是複雜交織的結果展現,政府及一些助人團體雖立意良善,但在書中可以看到幾個例子,有些助人者並沒有同理心及以對等身分在進行善事,這樣的作法反而會讓無家者感覺被羞辱而不想被幫助。越多讀者可以改變視野,試著換位思考,或許對於無家者的議題可以找出更優的配套方案。

個人有經過艋舺公園的經驗,其視覺及嗅覺的震撼程度若非親臨現場很難體會,一個族群,當中總有好的與不好的,但在無家者的族群中,少數不好的將會被社會放大檢視,讓無家者族群被貼上標籤,汙名化的結果就是讓他們更難以翻身,僅能在較為底層的族群中自生自滅,或等到被政府認證為「合格窮人」為止。而我也有看到一些無家者的公益團體藉由活動來讓社會大眾更加理解無家者這個群體,並請無家者親自現身說法,讓參與者體驗無家者的文化,藉由交流來讓越來越多人翻轉刻板印象。

書中對於無家者所面臨的問題及現況有諸多描述,個人覺得有些值得記錄下來供有興趣的人參考:

1.無家者又可細分成3個族群:做事人:約占1/5,在固定的時間出現在固定的地點,每天過著早晨就上工、下午回來的作息節奏,盡可能找到最多的工作機會,常常必須在大太陽底下工作;遊玩人(業務):約占1/5,較為年輕,平時看似無所事事、沒正當工作,但往往醒目的出現在群眾聚集的場合,樂於與人互動,藉由人脈找出牟利的方式;艱苦人:約占3/5,因流浪環境困苦、各種變故、單純老化,身體或心靈狀態都較差,外觀較為吻合社會對弱勢的想像,較無法藉由做零工等方式求生活。

2.隨著年紀漸長,長期忍受惡劣的生活環境及勞動條件而看不到改變可能的無家者,最終也只能調整自己的心態及生活方式,以減少身心狀態受損。

3.做事人無家者工作的平均月收入為8,497元,他們必須仰賴此收入在台北市生活。計算投入工作與否帶來的利弊,包括帳面上時薪、工作中身體消耗及再生產的代價、潛在風險、對自我尊嚴的傷害、不公平的感受等;無家者從事的很多工作,都是發生在周末假日或深夜等一般民眾休息的時候,因作息顛倒,在一般民眾通勤或工作時,看到的他們或躺或坐地在休息,誤以為好吃懶做。

4.將席地喝酒活動問題化,把它視為妨礙脫貧、脫遊的因素,看不到它背後隱含著一種人際間的情感交流與社交秩序,過程中參與者投射並實現他們特定的價值與想望。

5.若說無家者是台灣社會中的底層,有精神狀況者則是底層中的底層,他們有些是因為物質濫用而使精神狀態不佳或受損,有些則有精神疾病但並未確診或較輕微,而無自傷傷人之虞,這群人須政策制定者及幫助網絡中的助人者重視。

6.宗教人士雖會運用宗教語彙來製造信者皆平等的表現,但互動過程中無家者顯然被視為未成熟或不完整的主體,不顧其顏面直接斥責、叫罵甚至控制其行為,以達成宗教團體的目的,明顯有特定一方對另一方進行支配或壓迫。

7.無家者提到:出陣頭(他們的其中一項工作)你走在路中間,感覺路旁的人都在看你表演,這個舞台是你的,有一種優越感,跟平時不一樣……平常誰理你啊,今天我是最佳男主角,像我們這種邊緣的,一輩子能有幾次成為萬眾注目的焦點?

8.社工接觸無家者時,通常是利用三種途徑協助:1.返回家庭。2.就業自立而後租屋。3.安置至收容機構。但許多無家者之所以離家,正是因為他們的「家」是駭人且傷人的,裡面充滿著比街頭威脅還可怕的肢體或語言暴力、虐待,之所以流浪正是想要逃離家或家人;而關於就業,社工實務上也常受阻,因不少老弱病的無家者,根本無法負荷一般工作每天8小時的要求,被介紹到要熬夜排班的保全、體力負荷大的清潔工及服務業時,都不長久,造成社工基層人員、合作廠商及無家者三輸的局面;至於收容機構,有的機構內團體生活中的潛在暴力威脅、人際協調不易、生活型態差異甚大,機構對入住者的資格、作息與行為嚴加控管,固然能強化內部生活秩序,但也令無家者感覺自由被剝奪、尊嚴被挑戰。

9.當社工協助無家者的主要途徑都難以施行,這些無家者承擔了「無法自我約束」、「活在不同的世界,邏輯不好懂」、「好吃懶做」的汙名。

10.無家者不全然遵循面對社工處遇他們的方式,並不是他們生性頑逆狡詐,或不珍惜性命;當我們回歸到他們的生活處境及做決定當下的機會結構,便能理解某些社會福利規劃的方向雖立意良善,但也有其侷限,而且會帶給無家者潛在的傷害及成本(例如增加無家者間的猜忌)。

11.同樣的一個人,是街友無人聞問,但一旦弄到福利身分後,各種資源都進入了,又有關懷,又有送餐,讓人感嘆差異。就因為他變成了「合法窮人」,若國家認可你是合法窮人,就有資源不斷挹注。所以社工員真的在做的是使人進入「貧窮」,而不是脫離。

12.許多無家者遭遇某些需求情況,而在社工個管的專業考量下,希望他們入住機構或別有安排,並因他們配合給予相對應的特定補助。這時,公園裡對於熟悉的人不明所以突然消失,在資訊有限的情況下會認定是從政府那裡拿了什麼好處就不顧朋友道義。金錢或其他福利,在社工口中是達成個案工作設定之工作目標的工具,然而也因此為原本就脆弱的無家者人際關係埋下不安的因素。

13.福利審查的機制存在已久,在台灣政府亦同,背後反映的是這個社會對於經濟弱勢的想像,認為社會存在著一批不事生產、專做福利詐騙或愛心詐騙的道德瑕疵者或罪犯。只是,做審查的人甚少關注這類審查造成的成本或傷害為何。

14.確實,公園裡存在著一批所謂「濫用愛心」的人,但值得進一步深思的是,「濫用愛心」現象之所以出現,必然是因為受助者惡意詐騙嗎?事實上是受助者的狹隘資格或生活狀態,與助人者所期待的不同,而這種不同有時是源於助人者本身狹隘的貧窮想像或自身偏見。

15.書中案例顯示,有些「善心人士」更在乎的是利用無家者來墊高自身的道德高度或累積自身的象徵價值,形塑我優你劣的道德階序。助人者所為經常以犧牲受助者的感受、尊嚴、甚至是真實需求為代價,以滿足助人者本身的個人牟利目的或優越感。

16.幫助網絡建立「助人-受助」的關係,無家者面臨三個面向上的傷害,1.自我形象與社會地位的再降低、2.謀生實作上對救濟的依賴、3.無家者間彼此連帶關係更脆弱,而這三面向也是互相強化的。

17.政府社工或許會說,就是因為沒有儲蓄習慣才無法累積租屋所需資金而脫遊,一般大眾或許會覺得,就是這種消費習慣才會貧窮。然而,對某些無家者而言,他們會告訴你「希望」是年輕時的奢侈品,在連串失意的侵蝕下,他們只能享受短暫的小確幸,而不是考慮什麼未來。

18.在台灣,自1980年代末經歷了後工業的轉型,黑手變頭家的階級流動逐漸消失,工人與其他階級間、非技術性工人與技術工人間的所得不平等也在擴大。服務業需求大增及民眾教育程度提升,導致工作機會兩極化,這樣情況對無家者這類教育及技術程度低的中高齡人士更加不利,工作貧窮現象日益嚴重。

19.無家者一次又一次經歷這種「穩定工作→希望浮現→對工作產生怨懟→關係破裂→沉溺酒色→自我否定或反思」的過程,那些曾有的主體能動展現時刻,對無家者來說,最終反倒成為反差下的嘲諷,成為一種危殆的存有感受之間的關係。

20.連帶對無家者而言,是不確定性、潛在風險與傷害的代表。建立與動用連帶,或可在短期間帶來多些資源、多些生活機會,但也等於與一顆不定時炸彈拉上引信,自身生計與內在認同可能將來在為之的某次互動中突然被引爆。這種情境下,每一個是否建立與動用這些連帶的決定,都是無家者的博弈難題。

21.為何台灣政府未正視無家者居住需求,更積極納入居住相關部門研擬回應策略?作者認為原因有3:1.台灣政府長期以協助建立高度商品化並依賴自由市場的住屋體系為目標,住宅政策涉及龐大利益,有各方利益團體與政治行動者的角力與結盟,這讓經濟弱勢的居住不正義議題在施政上相對邊緣。2.無家可居的問題被認為並不嚴重。3.與台灣社會整體看待無家者的觀感有關,大多數人仍視他們為好吃懶做而自願流浪的偏差者,因此政府運用帶著生產主義、家庭主義等想像以「導正」他們的自立、「回歸」社會的策略,便具正當性。在選票與民意的考量下,自然不願積極回應無家者居住需求的政策。

22.公民團體的力量能帶領無家者權益改善上進入下個階段,它們在以下三個具體面向上起到實質作用:1.督促政府採取積極作為,保障無家者權益。2.扭轉台灣社會及社區對無家者或經濟弱勢的偏見與汙名。3.組織並培力無家者與經濟弱勢,爭取自身權益。

作者黃克先在附錄中提到:本書希望傳達的重要訊息之一,就是無家者需要的不僅是更正義的資源分配方式,還包括對其人性與尊嚴的肯認。這群人對社會共善的參與及貢獻應該被看見。對無家者生活福祉的促進,政策與社會結構的改變很重要,文化與意識上的反思也需並行。

個人覺得我們與無家者相比幸福許多,無家者們手中的籌碼已所剩無幾,翻身極其困難,因此他們必須更加努力才有機會從社會底層往上爬升,且很容易一失足就回到原始狀態,就像在滾輪上的小鼠,在原地打轉,這本書讓讀者可以深入了解社會底層的生態,我相信若有選擇他們也不願意過這種生活:被貼上標籤、踐踏身而為人的尊嚴、脫離社會價值等都有可能讓他們從失去自信到自我墮落,在我們準備刻板印象的評論前,先反思,若有一天不幸換成是你,你會怎麼做希望得到什麼最重要的協助?

 

arrow
arrow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