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於2009年出版,作者為潘蜜拉.史蘭,出版時間剛好在次級房貸風暴之後,那時的金融海嘯造成許多人失業,失業有二條路,自行創業或找其他受雇工作,本書是告訴讀者,在競爭激烈及千變萬化的市場上,工作已不像以前那樣穩定,而是隨時都有可能不見及被取代,因此培養第二專長是必要的備案,而每個人內心都有創業魂,只是被現實及帳單追著跑,扼殺了這個機會,這本書希望能喚起我們內心對世界的好奇心,處處都是機會,願意去嘗試,即使不成功,你仍能獲得經驗。
以下節錄這本書的一些重點及不錯的觀念:
1.乏味、無聊的小隔間會把工作樂趣都抽光,但現在有證據顯示,這些小隔間還會改變你的大腦,不是指心理或情緒上的改變,而是實體構造的改變。幾乎可以說:乏味、死氣沉沉的工作環境,是造成大腦損傷的原因。
2.當組織變得越大,它們就會做越多與真實世界毫無直接關聯的工作,讓工作變得無意義。
3.我們的爬蟲腦唯一的功能是不斷放出恐懼的訊號,這是協助動物在野外活動的警告反應。這些恐懼可分為兩類:匱乏或即將遭受攻擊。一方面爬蟲腦告訴我們,我們缺乏時間、金錢及一切。另一方面會告訴我們,即將有恐怖的事情會發生,且隨時有掠奪者等著抓我們。但我們是窩在家裡,這些想像就只會變成模糊又無處可躲的災難,引發我們的焦慮。
4.人類從出生開始,就知道自己的生存全靠身邊大人的善意。因此,我們卻都被設計成以取悅他人為目的。而我又可分成「本我」及「社會自我」,有時你會因為有趣、愚蠢或愉快的事,而不自覺的笑出來,但你也有許多笑容,純粹是基於社會成規。
5.人生不是靜止不動的,就算你現今感覺當個員工美好又自在,但你能保證現況永遠不會改變嗎?
6.優秀員工的特質包括好奇心、動力、進取心與創意思考的能力。自己當老闆,就算時間不長,也是幫助自己發展其他技能很棒的方式。當體驗過後,你對一些事情的看法一定有些不一樣,這個經驗迫使你成長、真正認識自己,讓你更獨立自主。
7.想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適合當老闆,最好的方法就是花點時間試試看,接著你就能決定要不要投入全部時間去創業。
8.如何開啟創意大門:1.晨起書寫自己內心的想法。2.探索從未去過的地方。3.逛逛博物館。4.用相機記錄你覺得有趣的事物:透過相機看生活,觀點就會改變。5.找地方靜坐。6.好好並慢慢享受一頓美食。
9.職業倦怠或應該辭職換工作的警訊:1.極度疲勞和無力。2.健康出了問題。3.異常的情緒反應。4.憂鬱。
10.書中建議創業的8步驟:1.找出你的甜蜜點。2.描繪你的理想圖。3.努力發想創業點子。4.想清楚錢的事。5.定義品牌精神。6.招募支持你的盟友。7.實地測試創業點子。8.做好充分準備:基本的事業計劃、有潛在顧客的反饋、財務面評估,至少留6個月生活費、擁有清楚的備案,包括創業失敗時的就業選擇。
11.平均律說,不是每個人都會在第一年就成功。不是因為你不聰明、不努力,甚至事業點子不夠好,只是代表事情比你想像的更困難,得花上更久的時間。
12.犯錯是通往偉大成就的一部分,學著在搞砸時,立刻去了解自己為什麼犯錯,接著原諒自己,然後放下。別讓你的羞愧或絕望期拖的太長,避免太執著,因為人生太短了。
13.創業前應努力充電,包含以下建議:1.勇敢承認「是我自己選擇在這裡工作的」。2.每一季要學會兩件事(與創業相關的)。3.學會欲創業行業的專業知識。4.建立人脈。5.勇於冒險。
14.有些人完全遵照書中所列舉的每一項叮嚀認真執行,卻仍然沒有辦法賺到足夠的錢支應生活所需。但有些人,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毫不遲疑的辭去工作,並根據偶然湧現的靈感,推出一項產品或服務,結果獲得驚人的成就並賺大錢。因此「運氣」也是影響創業成功與否的要素之一。我們應認真思考以下問題:1.不管創業結果如何,我會變成一個更棒、更有智慧的人嗎?2.我的作為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嗎?
這本書是一本工具書,作者先從現在的工作環境對人的健康屬於負面影響,接著說明我們每個人都有潛力成為創業老闆、要創業時的前準備、包含商業模式、資金及人力等,較為重要的是心態的建立,並不一定要破釜沉舟這種高壓的模式,而是一種嘗試、實驗及練習,作者認為與其做讓自己不快樂的工作,不如放手去做一件自己有熱情的事,測試市場的接受度,熱情可以讓自己在創業這條路上走得更久更遠,且不論結果為何,你都擁有這次創業的經驗,讓你更了解自己是適合當老闆還是員工,第二專長的意思是,應該是擁有選擇權,不用讓自己受限,期望大家都能對自己的選擇感到快樂,不論是做個快樂的員工,或是快樂的老闆,這本書推薦給想要培養第二專長的讀者參考。(1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