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意外的話這應該是2021年度最後一篇分享閱讀心得的書籍,這本書是很不錯的工具書,讓自己在與他人溝通時可以跳脫主觀意識,客觀評估自己以及他人在對話中的狀態,重點是要提醒自己"不要偏離對話目的",以及覺察自己進入到"關鍵對話"裡頭,若對話雙方衝突氣氛升高,要如何的化危機為轉機,書中提出的提醒及方法可以讓讀者避免情緒性的用詞、或是偏離討論的主題,書中也用了諸多案例及情境讓讀者可以模擬練習,溝通用對方法可以減少敵人增加朋友,不論跟家人、同事、主管、談判等等都是需要溝通的技巧,這本書對於幫助如何針對問題進行溝通解決提供很棒的建議,以下節錄書中提供的重點整理表格,表格後會在進行一些說明:
原則 | 技巧 | 關鍵問題 |
從"心"開始 | 專注在真正想要的目標,我到底要什麼? |
我的對話表現看起來要獲得什麼? ◆我要什麼? ◆對方想要什麼? ◆這段關係要什麼? 如果我在意並真心想要這些,該如何表現 拒絕"笨蛋二選一"(非A及B)例如挺身而出或默默承受。 ◆我不想要什麼? ◆我該如何做才能得到我真心希望的,避開我不要的? |
學習觀察 |
◆注意對話轉向關鍵的時刻 ◆尋找安全警訊 ◆尋找在壓力下的對話風格 |
面對衝突我會選擇沉默不語或言語暴力? 對方會如何反應? |
保持安全感 |
◆適時道歉 ◆以對比法修補誤會 ◆以CRIB(承諾尋求共同目的;確認策略背後的目的;創造共同目的;腦力激盪新策略) |
如何建立安全感的對話情境 ◆我是否建立了共同目的 ◆我是否保持互相尊重 ◆我要如何重建安全感 |
主宰我的故事(自我覺察) |
◆追溯我的行為路徑:所見所聞→說故事→感覺→行為 ◆區分事實和故事(自我詮釋) ◆注意三種危及對話的故事:受害者(不是我的錯);大惡人(都是你的錯);無助者(我無能為力) ◆說出客觀的完整故事 |
我的故事(理解詮釋)是什麼? ◆我是否假裝不清楚自己在問題中扮演的角色? ◆為何一位講理、明理和正派的人做出這樣的行為?(換位思考) ◆我現在該做什麼,才能邁向我真正要的目標? |
運用分享、說、詢問、以試探語氣對話、鼓勵等方法陳述我的行為路徑 |
◆分享你的事實 ◆說出你的故事 ◆詢問對方的行為路徑 ◆以試探語氣談話 ◆鼓勵測試 |
我是否真的對他人的看法抱持開放態度? 我是否在談真正的議題? 我是否自信的表達我的觀點? |
探索對方的行為路徑 |
鼓勵他人分享行為路徑 ◆詢問 ◆鏡射 ◆釋義 ◆推波助瀾 不認同對方詮釋時的對話方法 ◆同意 ◆擴大 ◆比較 |
我是否主動探索他人的觀點? 我是否避免了不必要的歧見? |
開始行動 |
決定如何做決議 紀錄決議並追蹤進度 |
我們要如何達成決議? 誰、要在何時、完成何事? 我們要如何追蹤? |
關鍵對話定義為以下因素,可能是意見相左、或是情緒失控時、抑或利害攸關的時刻,遇到這種情形我們可以選擇1.逃避;2.面對它但處理不當;3.面對它並妥善處理。當然是希望能好好處理解決,畢竟會遇到關鍵對話表示對方與你在某方面在生活上有交集,交惡對自己壞處多於好處,學會說話的藝術是我們要立身於社會必備的技能。
這本書"開口就說對話"簡單好讀,搭配上各種情境讓觀念可以應用,個人覺得推薦,不只是一般人,若為管理者更需要學會對話的技巧,這本書是一個很不錯的學習對話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