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韓日常生活:與眾不同,住在世界上最神祕國家的兩年

北韓,一個神祕的國度,引發我的好奇心,對於北韓的影片與書籍,只要有機會都會觀賞,甚至想安排到北韓旅遊,親眼看世界上唯二的共產國家;且會有【黑光讀書筆記】也是跟北韓有一點淵源,在2018年,黑光計畫痞客邦會誕生,就是從一位脫北者的作品「為了活下去」而開始,它打開了我的眼界,原來這世界上還有這樣一個地方–一個人民不得不脫離自己國家、且有許多與民主國家迥異的價值觀的世界。6年間,也陸續閱讀相關作品,例如:「我們最幸福」。今天要分享的是「北韓的日常生活」。

這本書很好閱讀,因為這是一部近200幅的無聲影片,是作者林美珠在北韓二年生活的照片集,並分享幾則在北韓發生的經歷,以旁觀者客觀立場,講述每張照片背後的故事,以及立體化圖片中的人與物、讓讀者想像與體驗,試著繪出北韓人生活的輪廓、從他們的住宅、通勤、工作、日常休閒,到作者田野觀察,發現他們生活矛盾之處(例如:朝鮮憲法明文規定女性在社會中應受到尊重,但在招待所、餐廳或店員通常都是女性,作者常常觀察到反證,會有北韓男性對她們做出不禮貌行徑)。雖然只是一張照片,但延伸出一則故事、包含當下的氣味、氛圍等,讓圖片更有動態的連續性。

從這些照片中人物穿著、生活、所使用的交通運輸及工作工具,個人感覺他們還停留在農業時代,也可能會一直靜止在這個時刻,八成的人民過著黨規定的生活,黨隨時監督人們有沒有〈犯規〉,若不符合黨的價值觀,就會受罰,而黨很在意國家的形象,因此與外國人互動,可能會無意間破壞外國人對北韓的〈良好印象〉。因此,北韓人對外國人感到好奇,卻不能自在的與外國人互動,而作者也知道,她眼睛所見可能是黨請人民〈演戲、假裝或包裝〉後的呈現,且這些〈授權〉與外國人互動的人也會受到監視,若有〈犯規〉情事,就會有人出來干涉。

「我們可能是在看一場精心安排好的實境電影」。我覺得會是描述外國人觀察北韓的最佳寫照,但因為作者(外國人)無法限制活動,因此可能會誤闖「片場之外及遇到非電影工作人員」,而這其實才是真正北韓人的生活,例如:她們很喜歡唱歌、平常休閒是去河邊釣魚或下棋、或是去郊外野餐。而他們的道路非常寬敞(從模糊的標線可看出至少六線道),但水泥路的品質不佳,維護工人也沒有壓路機這種工具,而是簡單的鏟子、推車等;他們很常用的交通工具是腳踏車,夏天撐的傘是含蕾絲花邊的,大部分的人民氣質,就像是農村人家的感覺:皮膚黝黑、看起來有點精實的瘦小、服裝有70年代的農村風。照片中,大部分都是鄉村老舊感;即使是都市,也說不上是現代化,而是以30年前工法蓋的水泥建築;很多地方會有領導人的照片、銅像,以及標語;這個神秘世界,感覺很空曠、被規定秀給外國人的〈高級場所〉,實際上是讓人感覺很不協調的搭配,例如在一間義式餐廳用古怪的黑板和破舊又時髦的家具來裝潢,或是百貨公司想呈現很多消費產品的樣子,但逛過自己國家百貨公司就會知道,他們的百貨公司真的只是〈做個樣子〉,且價格還非常不合理的昂貴,一顆足球賣300美元,洋娃娃賣幾美元,在當地市場賣更便宜,不過外國人不被允許參觀當地市場。

不曉得這些北韓人覺得自己幸不幸福,也許他們的價值觀不被允許思考這種問題,黨要求他們做什麼他們就照做,只要聽話就能好好生活,有房住、吃得飽?穿得暖?生活悠哉,這樣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就像莊子說:「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我們非北韓人,不知道北韓人的快樂。也可以做為借鏡—世界很大,若你多去體驗不同的文化,會了解到不同的生活模式,重點是:我們可以自主思考與選擇,靠自己努力而改變現況。依作者分享的照片及故事,個人覺得她們的生活選擇可能有其侷限,但也或許,他們因而容易滿足,不會過於追求物質慾望及花太多時間於工作,平淡而快樂。這本書,會帶給讀者許多思考空間,不只看到北韓生活,還可感受到北韓與其他國家的差異,個人覺得像去了一趟異世界冒險,也歡迎你來體驗。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黑光計劃 的頭像
    黑光計劃

    黑光進化黑洞(分享閱讀心得及精彩旅遊故事),每週末更新文章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