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工具書,與「群眾的智慧」講的完全相反的情況,後者提出許多案例說明團體會比個人有更好的決策,前者則是部分認同,認為確實在達成某些條件下團體表現會比個人好,但更多情況下,團體會有不同的迷思(許多謬誤與個人一樣)導致決策更為失敗,因此如何讓團體可以有更好的決策方法是本書探討的主題。
當閱讀的書籍越多,覺得即使完全相反的結論由不同角度論述都很有道理,矛盾存在於世界上,歧異是組成人類多樣性的特質,例如:股市能成交,買方與賣方想的是相反的事情;我們希望能進行長期對自己好的行為,但大腦天生設定是即時享樂;知道社會比較會影響心情,但還是花許多時間滑臉書、IG;有的問題要靠直覺、有時需要靠證據,看遇到的問題是什麼。本書則是想探討團體藉由哪些因素導致較差的決策,又可以用什麼手段來改善。
群體討論容易出錯,通常會有以下二種情形:
1.資訊型信號:如果他人早一步先公開資訊,會讓其他人不好意思再接露自己所知的事。
2.高層影響力和社會壓力:人會為了避免各式各樣的處罰,而選擇沉默。
由於上述兩種情形,群體會產生以下四種問題:
1.群體無法糾正個人的錯誤,還會放大那些錯誤。
2.群體會犯「模仿效應」,先發言的人會讓後面的人模仿,導致不幸的結果。
3.群體變得更兩極化,同意與反對會比討論前立場更極端。
4.群體容易專注於已知的消息,反而阻礙尚未分享的資訊,少部分關鍵訊息就無法被提出,發揮討論的功能。
至於如何解決團體決策走向失敗的路線,書中提出8種策略:
1.領導者要多提問,並保持沉默。
2.促發批判性思考。
3.獎勵群體的成功而非個人的成功。
4.角色指派(權責分配清楚、不同權益立場的人參與)。
5.觀點互換。(從旁觀者角度思考)
6.指定唱反調的人。(反向思考)
7.指定敵對的團隊。
8.以匿名方式陳述自己意見。
以下7點是個人從閱讀中覺得不錯的內容:
1.人類會犯錯,是因為在回答與機率有關的難題時,會採用可得經驗法則,這是人的內建機制,人們會從大腦提取立即可用的範例來回答機率問題。
2.「框架效應」:雖然真實情況不變,不同的框架用不同的語意去表達,回答的結果就會不一樣。
3.「自我中心偏誤」:讓大部分的人認為,其他人的想法和做法會和自己相同。
4.在評估問題時(在「魔球」的小說中),重點不在於倚賴直覺、情感、球員事蹟,甚至是經驗,要用仔細的統計分析。
5.人們容易「過度自信」:做投資決策時,容易表現出過度精確的習性,高估自己的預測比實際情形更正確和精準。
6.書中提到,美國人一開始就傾向冒險,而台灣人一開始就避免風險。(台灣的政府機構都以避免風險的方式行事,因此難以做出創新決策)。
7.股市可能會有泡沫現象,股票以遠高於其基本面的價格進行交易。如果投資人相信的並不是這檔股票真的很有價值,而是相信其他人「覺得」這檔股票很有價值,這時就容易出現泡沫化,人們投資的心態,是預期著其他投資人也會看好跟進,然後股票就能大漲。
8.當遇到問題時,有一些情況,制定決策或解決問題的流程需要批判性思考,去蕪存菁的挑出最好的解決方案。但在其他情況時,需要更有想像力、更靈活、更開放的解決方式。在書中則是用"辨別"和"選擇",來作為解決問題時需要執行的兩個階段。
個人認為這本書提供主管階級及領導者不錯的觀點,因企業所遇到的問題通常需要團體合作,而如何讓團隊發揮最大效益,避免群體迷思,這部作品有許多案例探討與說明,對於在團隊中的個人而言,也可以了解自己所待團隊是否有上述問題,並試著正面影響團隊,讓正反意見以及關鍵訊息都能讓全體接收到,人類團結起來的智慧很強大,因此成為地球上優勢物種,若讀者有興趣可去閱讀「群眾的智慧」,將會看到群體是如何解決問題的;這本書個人是覺得普通,有些許幫助,但不到驚為天人,令人印象深刻,推薦給對團體是否比個人表現更好有疑問的讀者,從書中應可找到解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