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zeltpk_460x580

閱讀「學得更好」有一種再重複閱讀「超牢記憶法」的既視感,用了另外一套架構大綱來闡述,一項工作或技能,若賦予這項任務意義及使命感可以讓人做得更認真及快樂,學習得更好,人若有動機就會主動的積極進行,而主動、積極、意義是讓大腦可以印象深刻加強記憶的一種方式;有了動機接著就是計劃這項任務可以達到什麼樣的目標,訂定目標可以讓人在學習過程中知道自己是否有進步、進度到達哪裡,有計畫的執行比毫無規劃的隨興相比可以學習的更好;在有了動機及目標後,反覆的練習就會提升這項技能的熟練度,增加這個技能的效率並可藉由其他方式讓這個技能更加精進:即時回饋可讓你知道在過程中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當越熟練一項技能時藉由連結、延伸、類比等方式讓這套技能擴展成規模更大的系統,這整個流程就是學習一項技能從初學到專精的過程,作者烏瑞克.鮑澤將整個學習過程拆解成6大主題分別探討:以下節錄書中的內容:

"意義(價值感):

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起來,想要學成一項技能必須將它視為有價值的,還需要創造意義。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動機=付出+期待感+價值感。

主動參與有助於形成更深層的思考與理解;學習是一種心智活動—在特定專業領域創造價值的力量。學習的心態應在意的是學習過程,而非結果,用探索的心態學習,不害怕錯誤與失敗學習成果更好。

目標與計劃:

在學習早期階段,聚焦是很重要的,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什麼並設定目標。

最佳的學習位置就是比現有能力稍微超出一點點的地方。

後設認知有助於讓學習聚焦(後設認知為對思考的思考),就是理解自己如何去理解某樣事物,是對自己認知歷程的知識與覺察。

提升能力:

正確的練習方式(具體的回饋意見、可引發思考的回饋、提取練習)可以磨練自身技能提升表現。錯誤可以增進理解,大腦需要錯誤印象才會深刻、重點要放在精通技能(過程)而非追求表現(結果)。

延展知識:

掌握了基礎之後,以這基礎向下延伸,創造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把學習當作一張道路網的概念,當延伸一條街道或小巷,規劃新路徑時,會記住更多。以先前獲得知識為基礎創造更深入、連結成網路般的理解。常常問自己「為什麼」可以幫助釐清觀念。"以教為學"是一種加深影用所學知識及產生連結的方法,稱為"門徒效應":投過講授主題,提供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這主題的重點會提升這個專業知識。

群體多樣性帶來更多樣的思考模式。

產生連結:

將所學與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想要了解這些細節與步驟如何與其他事實和步驟互動。

找到事物的內在關聯可以幫助學習、學會系統思考可以了解特定領域的深層結構。可藉由科學流程:檢查證據→設立假設→實驗→結論。藉由推理可以找出專業領域內在關連的方法。另一個方法為「類比」,類比可以比較出不同概念或事物間的異與同。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依據下列四階段:1.了解問題。2.擬定解題計畫。3.執行計畫。4.驗算與回顧。

反思:

我們很容易在學習過程中犯錯,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東西,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及從學習中學習。

人會過度自信,因此要常質疑自己是否真的了解,養成對學習的反思,可以採用間隔時間學習或是深入思考,讓概念可以更加深化。"

「學得更好」是一本簡單易讀的書,可以協助讀者找到學習如何學習的策略與方法,個人認為非常值得一讀。

 

 

arrow
arrow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