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哈佛教你32天學會 大腦整理:從科學理論、故事案例到親身經驗, 每天上一堂認識自己的大腦思考課!

在閱讀這本書作者簡介時赫然發現之前看過他的其他作品「為什麼我們的決定常出錯」,個人覺得作者很會重點摘要,美中不足的是作者為大陸人,在有些觀點會出現大陸優於其他國家之感。

閱讀完的心得...好像讀了很多知性的道理,但沒有特別鮮明的記憶,有些觀念很不錯,過於簡潔的結果是印象不深刻,之後在選擇書籍可能要從廣泛慢慢濃縮,不再以量取勝。

這本書在教讀者如何運用大腦、學習如何思考,32天是分成32個小主題,每章點出大腦的特色或面對問題思考的策略,以下節錄個人覺得不錯的觀念:

1.一個人的決策能力與接受不確定性的能力息息相關。任何一個決定都存在不確定性,能夠忍受不確定性的人,往往更能把握自己人生的機遇,應對人生的風險。且能夠避免模式化,因為大腦喜歡尋求最輕鬆的捷徑。

2.正常情況大腦能判斷時間,但我們對時間的感知可能受到注意力、情緒、預期、前後背景等因素影響。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浦.津巴多說:人們參照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不同座標來感知時間。如果只局限於某一個時間座標,生命觀會發生偏差,可參照三種不同時間座標並保持平衡的人,最能適應社會發展的步伐,更能充分享受生活。

3.人雖然從經驗中學習,但經驗不一定在不同問題下完全適用,很多你以為正確、合理的東西,可能只是被慣性思考限制的結果。

4.對於決策的資訊要眼見為憑,而非相信片面資訊;並學會從宏觀的角度觀察,發現和驗證刻板印象與現實相悖的資訊;避免簡單的看待事物。

5.任何決策都會出現不確定性,要學會接受模棱兩可的灰色地帶,不確定主要來自三方面:1.對資訊掌握不夠具體。2.決策資訊出現混淆。3.資訊乎相衝突。

6.目標有大小之分,一個大目標可以分解為多個小目標,也更具有可實現性。能有效降低心理壓力。在設定目標同時應注意要有充足且有意義的理由及記錄比記憶更重要,試著將目標寫下來。

7.在決策過程中,人總是想避免損失、風險和錯誤,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應試著做好風險決策,提前預估決策過程中可能出現不可控的因素以及可能出現的後果。

8.風險和機會成正比(大部分),如果事情風險小,追求的人就更多;風險大,多數人望而卻步。若希望取得越多回報,必須承擔越大的風險。

9.解決大問題的最好方法,是把它化為小問題,把大壓力化為小壓力。

10.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世界上沒有和我一模一樣的人,我的存在必定有價值,我能在適合自己的道路上找到自身價值,我可以將某些事情做得很好,這是我的優勢。

這本書是極簡的入門大腦科學、思考的書籍,且大多以故事及作者觀點闡述,較少以科學證據輔佐,因此在閱讀上較為容易,是一本很好閱讀的書籍,但若對於大腦機制想更深入的了解,這部作品可能只算是通識課程,可以再找更專業的書籍來閱讀,這本書個人覺得普通,並非非獨不可的書籍。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黑光計劃 的頭像
    黑光計劃

    黑光進化黑洞(分享閱讀心得及精彩旅遊故事),每週六、日更新文章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